江淮望着眼前踊跃的商贾,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温声道:诸位拳拳之心,孤感同身受。只是这捐资一事...
殿下!米商急切地抢话,小人的五千两银子已经备好,就在轿子里!
布商也急忙道:小人的三千两也准备好了!
江淮与杨老元帅交换了一个眼神,老元帅微微颔首。
江淮这才笑道:既然诸位如此热忱,孤便代朝廷收下这份心意。不过...
他环视众商贾,正色道:捐资全凭自愿,不得攀比,更不得因此抬高物价、盘剥百姓。
赵员外连忙躬身:殿下放心,老夫愿作保,若有商人借此生事,甘愿受罚!
江淮点头,王主事!
下官在!王主事捧着账册上前。
设立捐资专账,每笔款项都要登记造册,张榜公示。
下官明白!
这时,一个瘦小的盐商怯生生地问:殿下...小人想捐八百两,可否...可否留个名号?
江淮略作思索,忽然提高声音:传孤旨意:凡捐资者,无论多寡,皆在渠畔立功德碑,永世铭记!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功德碑?
要立碑?
杨老元帅会意,朗声补充:捐资百两以上者,刻名于碑;千两以上者,另在重要渠段立石为记!
商贾们顿时沸腾了:
我要捐一千五百两!
我捐两千两!要在大渠转弯处立石!
快,快回去取银子!
这时,一位一直站在人群前列的粮商突然高声说道:殿下!小人愿捐粮五千石,外加白银一千两!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
江淮眼睛一亮:这位是...
小人是永丰粮行的东家,姓陈。粮商恭敬行礼,修渠民夫每日要吃饭,小人愿尽绵薄之力!
另一位粮商立即跟上:殿下,小人是泰和粮号的,捐粮三千石,白银八百两!
小人捐粮两千石!
小人捐粮一千五百石!
江淮感动地点头:好!好!王主事,将捐粮的数目也一并记下,功德碑上要特别注明!
陈粮商又道:殿下,小人还有个建议。我们在各州县都有粮仓,可以就近调运,省去长途运输之费。
杨老元帅抚掌称赞:这个主意甚好!陈东家,此事就交由你统筹如何?
小人定当竭尽全力!陈粮商激动得声音发颤。
这时,一个年轻的粮商挤上前来:殿下,小人虽刚接手家业,也愿捐粮一千石。只是...粮食都在邻县仓库...
江淮温声道:无妨,写下凭据即可。王主事,派人随这位东家去清点。
王主事忙得满头大汗,却满脸喜色。
布商王掌柜见状,急忙道:殿下,小人也愿捐布五百匹,给民夫做衣裳!
小人捐铁器一千件!
小人捐药材五十箱!
江淮环视众人,朗声道:诸位高义,孤铭记于心。待水渠修成之日,孤要在这渠畔立一座九丈高的功德碑,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今日之义举!
殿下圣明!欢呼声震天动地。
杨老元帅笑着补充:捐粮百石、捐物值百两者,皆可刻名!
这时,一个老者颤巍巍上前:殿下,老朽是开油坊的,捐不了一百石粮,但愿每日供应工地一百斤油!
江淮握住老人的手:老丈放心,供应一日便记一功,满百日同样刻碑留名!
更多商人闻讯赶来,整个辕门外已成沸腾的海洋。账册一再加厚,王主事不得不临时调来十几个书吏帮忙登记。
江淮望着这盛况,对杨老元帅低语:外公,看来咱们不仅要修渠,还要修一座最大的功德碑了。
老元帅开怀大笑:让这功德碑,成为我边关永远的丰碑!
喜欢万界杂货铺,我的货架通诸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万界杂货铺,我的货架通诸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