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的初夏,寒武纪毛庄组遗址的山坡泛着奇特的紫褐色,5.05亿年前的紫色页岩在烈日下泛着哑光,将寒武纪晚期“小型灭绝事件”后“幸存者集群”的痕迹,藏进“页岩与粉砂岩的互层裂隙”中。林晚站在“毛庄组2号幸存者区”的临时观察台旁,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比富源矿化痕更微弱却更坚韧的灵气——没有矿化多样性的精致感,却带着“绝境存活”的顽强脉动:有的灵气藏在深穴中(穴居生物),有的依附在藻席上(共生生物),还有的裹着厚壳(耐逆小壳生物),像是远古海洋灾难后,生命在废墟中“抱团取暖”的微弱信号,数亿年未散。
“根据富源矿化预警的‘危机信号’线索和宣威毛庄组勘探报告,2号幸存者区的‘寒武纪晚期紫色页岩’中,藏着‘灭绝事件后幸存者集群印痕’。”顾倾城展开一张防水的《宣威毛庄组岩性剖面图》,指尖在互层的“紫褐色裂隙带”处点了点,“这些印痕包含三类核心幸存者:一是‘厚壳小壳生物’(壳厚度比危机前增加30%,耐缺氧),二是‘深穴蠕虫’(穴居深度达10厘米,躲避表层恶劣环境),三是‘藻席共生体’(与蓝藻共生,靠光合作用自给自足),三者共存能证明5.05亿年前,寒武纪晚期灭绝事件后,生命已演化出‘多元存活策略’,是‘生命从危机到复苏’的关键证据。2025年试掘时,曾在裂隙边缘找到过藻席碎片,但完整幸存者集群藏在‘页岩的深层裂隙’中——紫色页岩遇暴晒易开裂,且一伙‘非法露天采矿队’盯上了这里,他们想挖页岩中的‘磷矿’,昨天已经在幸存者区南侧挖了个10米深的采矿坑,裂隙带被挖断,至少5处深穴蠕虫痕迹被铲碎,再挖下去,深层裂隙会被彻底掏空,幸存者集群的完整证据会随渣土丢弃,连‘生命如何熬过灭绝’的线索都留不下。”
毛庄组考古队的施教授,穿着防烫户外服,手里拿着一块深穴蠕虫穴痕复制品(树脂翻模),神色焦灼:“采矿队的老板叫‘老矿’,说‘磷矿能卖钱,这些破石头没用’,昨天我们拦着不让挖,他还让工人用水枪冲我们——现在采矿坑还在往幸存者区中心扩,水枪的冲击力已经把表层页岩冲成碎渣,再冲2小时,就能挖到藻席共生体所在的核心裂隙!”
施教授指着采矿坑边的碎页岩:“你看这些带穴痕的碎片,上面还能看到蠕虫爬过的细微纹路,要是被当成矿渣运走,我们连‘灭绝事件中哪些生命能活下来’的证据都没了——这比任何磷矿的价值都珍贵!”
林晚走下观察台,蹲在紫色页岩旁,指尖轻轻触碰裂隙边缘的碎石,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红色光晕。她清晰感应到深层裂隙中,幸存者的灵气像“分散的星火”:厚壳小壳生物的灵气裹着“硬壳”的厚重感,深穴蠕虫的灵气藏在“通道”的幽深感里,藻席共生体的灵气带着“光合”的微弱活力,三者在裂隙中相互依偎——而采矿队的水枪正对着核心裂隙方向,高压水流已冲开表层页岩,即将触及深层痕迹。
“绝不能让他们继续采矿!”林晚站起身,拍掉手上的碎渣,“顾倾城,你立刻联系当地自然资源局和公安局,出示非法采矿证据和幸存者集群的科研价值报告,请求联合执法;施教授,你帮我准备‘页岩保湿修复剂’——含海藻糖的水溶液,能湿润页岩防止开裂,同时修复表层微小裂隙;我留在幸存者区,用聚灵玉佩定位深层裂隙的位置,同时用灵气在裂隙口形成‘防冲屏障’,挡住水枪的冲击力。”
顾倾城立刻拿着现场照片和报告去拨打电话,烈日下的声音带着急切;施教授则从考古车的储物箱里搬出修复剂,分给队员们用喷雾器喷洒在页岩表面。林晚走到采矿坑旁,掌心对着裂隙口,聚灵玉佩的“坚韧灵气”越来越清晰,她能“看到”幸存者的分布:厚壳小壳生物嵌在裂隙壁上,深穴蠕虫的通道像细小的隧道,藻席共生体则像一层薄绿膜,覆盖在裂隙底部,共同组成“绝境求生”的画面。
没过多久,公安局的执法车和自然资源局的监察车赶到,当场控制住老矿和采矿工人,没收了采矿设备和水枪。老矿看着复制品里的穴痕,又看了看页岩上的幸存者痕迹,终于低头:“没想到这石头里藏着‘灾荒年活下来的生物痕迹’,以后再也不来这里挖矿了。”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剑狱符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