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慧觉(慧静)身份进行深入推测的同时,另一条关键线索——那页从地宫带出的特殊织料经书,以及它所可能蕴含的致幻原理,也在白砚舟和沈墨卿的协作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驿馆的书房再次被改造成了临时的实验场所。
窗外天色阴沉,室内却灯火通明。
那页经书被小心翼翼地固定在特制的木架上,旁边摆放着各种透镜、棱镜、灯盏以及白砚舟调配的多种药液。
白砚舟指着经书上那些只有在特定药液下才会显现的、扭曲的暗红色纹路,说道:“这些隐藏的纹路,绝非装饰。我怀疑,它们与织料本身的特殊结构相结合,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对光线产生奇异的影响。”
沈墨卿凝视着那些纹路,在他的“视野”中,这些纹路的“墨色”走向与织料的经纬交织,形成了一种极其复杂、充满动感的“势”。
他缓缓道:“这些纹路,如同水下的暗流,引导着‘光’的流动。若在有光源的环境中,其作用或许会更加明显。”
受到启发,白砚舟调整了数盏油灯的位置,从不同角度照射经书。
起初并无异常,直到他尝试将灯光以极低的角度、几乎平行于经书表面投射时,异变发生了!
在那种特定的掠射光线下,经书表面那些原本平淡无奇的织料纹理,以及隐藏的暗红纹路,仿佛突然“活”了过来!
它们不再是静止的图案,而是开始折射、扭曲光线,在经页上方寸许的空中,形成了一片极其模糊、不断晃动、令人眼花的扭曲光晕。
长时间凝视这片光晕,会让人产生轻微的眩晕和恶心感。
“是了!”白砚舟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织料经过药液浸泡和特殊织造,其表面形成了无数我们肉眼难以分辨的、极其微小的棱镜结构和凹凸面!它们本身或许不直接致幻,但它们能在特定的光线角度下,极大地干扰、扭曲人的视觉!”
他拿起一块水晶棱镜做类比:“如同棱镜能将白光分散成七色,这织料上的微观结构,能将正常的光线打乱、重组,形成不断变化的、不稳定的光影图案。长时间凝视,会使得眼部肌肉和视觉神经极度疲劳、混乱,进而……可能诱发大脑产生错误的视觉信号,也就是……幻觉!”
沈墨卿补充道,结合他对《千佛朝宗图》的感知:“地宫之中,光线昏暗,只有几盏长明灯。若那几盏灯的位置是精心设计的,其光线恰好能以特定角度照射在绣娘们诵念的经书上,或者……照射在她们日夜面对的那些刻满扭曲经文的岩壁上……那么,这种视觉干扰效果将会被持续放大。”
裴昭雪立刻联想到:“再加上那持续不断的、带有精神压迫感的诵经声,以及可能从织料、金线中缓慢散发的、影响心神的特殊气息……多重因素叠加,足以在不知不觉中,摧毁一个人的心智防线,引导其产生施术者想要的特定幻觉!”
织料致幻的原理,虽然尚未完全破解所有细节,但核心机制已然明朗。
这不是什么妖法,而是基于对光学、药理学和心理学的精深理解和巧妙运用!
对手的狡猾与学识,再次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喜欢神都昭雪录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神都昭雪录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