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瑶在外面嘴角抽了抽,因为宋河他们现在的房子,正门对着的其实就是95号四合院这边的墙。
所以,宋河小两口整的活,她可以说是一清二楚。
要是别人,方玉瑶早就眼不见心净了。
但没办法,谁叫这是自己的亲亲儿子和亲亲儿媳妇呢。
方玉瑶只能当做没看见,心里又埋怨了一句宋河他爹。
当然还有宋河他爹的兄弟,今儿咋就把自己乖孙子孙女留在他们那边了呢?
平常时候小两口亲近,自己还有亲亲小孙子孙女陪着自己。
现在好了,都没了。
早上吃完了一顿甜腻腻的早饭,宋河也没让脸已经红成了红苹果的小媳妇收拾。
自己抱着碗碟往厨房里走了一趟,就直接弄好了。
和小媳妇说了一声,中午不用留饭,就准备出门了。
今天有重要的事情。
患者那边的拜访是个长期工程。
并不是说一家一家走一遍就行了的。
小媳妇怀孕的事儿,宋河俩人商量了一下,还是没准备早早告诉家里人。
没办法,小媳妇几年前被家里优待的差点儿连自己走路都不让走。
这种感觉虽然还不错,但时间长了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属实给小媳妇无聊坏了。
所以小媳妇准备等显怀了之后,瞒不住再说。
不过就是到时候宋河得背些锅了。
毕竟当初宋河就背过同样的锅。
宋河倒也无所谓,说两句的事儿而已,他脸皮厚,说两句也没啥。
骑着胯子出门,宋河很快就来到了宋祁家里。
这事儿还得和宋祁商量商量再说。
如果老宋头不帮自己,自己再另外想办法也不迟。
这件事只是宋河想给个交代,其实他不给,别人也没什么好办法。
但可能后续儿子的路就不好走了。
所以宋河还是想尽量尝试。
宋清如是个开心果,她喜欢的话,好好活一辈子就是了。
但宋景行就不行,老宋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从小耳濡目染,他大概率会走上老宋头希望走的那条路。
所以得尽可能的为其铺垫一下。
至于还没出生的老三,宋河也有安排。
这孩子大概是有灵根的,如果以后需要,倒是可以把这小子推出来,谁说科技和玄幻不能共驾齐驱的?
这小子或许比老大还要牛上许多,宋河不是很担心。
胯子突突突的在大伯家门口停下。
宋河下车刚站稳,一个闷闷的小团子就扑到了宋河怀里。
紧接着就是大姨的河东狮吼“宋婷婷,死丫头不知羞,你又爬你哥身上去了,给老娘下来!”
“哎呀没事儿没事儿,大姨,抱会儿抱会儿嘛。”
宋婷婷也长大了,慢慢也开始有了些重量,偏偏这死丫头爱让人抱着。
在家的时候就是宋祁,宋河来了就喜欢跑宋河身上扒着。
聊了一会儿,大姨狠狠盯了宋婷婷一眼,这才没说什么。
“大姨,我大伯呢?老头子今儿也没来?”
宋河感知了一下,老头和大伯今儿都不在,也不知道去干嘛去了。
问了问大姨,大姨和宋婷婷也不知道,只知道早上一大早带着宋龙宋虎就出门去了。
宋河也没在意,没找到算了,明儿上班的时候也会看见的。
到时候再商量也不迟。
在大伯家坐了一会儿,陪着小姑娘好好玩了一会儿,大姨似乎是有些纠结,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的样子。
宋河心中一动,但他并不打算退让什么。
“大姨,肚子饿了吧,我给您做点儿吃的?”
“没事儿,姨不饿。”
宋河做不信状“我给你煮俩鸡蛋?还是您想吃炒的?”
方玉琴:...
“不是,姨不饿。”
“哦,想吃冰糖葫芦?”
“没有,姨没有那意思。”
宋河挠了挠头“想吃糖醋丝瓜,姨,我没听过这菜啊。”
方玉琴那还不知道这小子隔着耍老太太玩儿呢。
白了宋河一眼,也不纠结该不该问了。
凑近了些担忧的看着宋河的眼睛“河,真要走?”
宋河还是无奈笑笑,把自己那套在乡下过的可能比城里好的说法又拿出来说了一遍。
听得大姨一愣一愣的。
但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她光想着关照宋河,怕宋河和自己的大孙子受苦了。
但忘了像是宋河这样的奇人,他别说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样的人你还真别说,在农村里活得真有可能比城里舒服。
方玉琴想通之后,也不多劝了,宋河是个有本事的。
只是想到要好多年看不到自己的大孙子,大姨还是有些低落。
“放心吧,姨,我们过去又不是不回来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回来的,而且那不是有我师父在哪呢嘛。
我师父目前还是在跑东北那条线,实在想的话,您就让师父那边给我们带封信过来。
我们很快就回来了。”
而且,宋河如果过去东北那边的话,那么之前那条线完全可以重新拉起来。
王大宝一个月能过去3趟,完全不愁什么通讯的问题。
实在不行方玉琴他们完全可以等有时间过去一趟,没什么好伤心的。
只是会比之前距离的更远,想要相见稍微麻烦了那么一点点儿罢了。
中午,宋河看大姨情绪不是很高。
也没有做什么很丰盛的菜肴。
带着宋婷婷往外面溜达了一趟,找了个小水沟直接用鱼钩鱼线拉了一条大鲶鱼上来。
反正现在宋婷婷对于现实的逻辑还不是那么清楚。
这种事只要大致符合逻辑,说不定她等会回去的时候就忘了哪里不对了。
提着鲶鱼,宋河记得王兵家里是有一个小菜园子的,老太太闲不住自己开辟的。
宋河就去要了两个。
都说鲶鱼炖茄子,香死老爷子,这话属实不假。
鲶鱼炖茄子果真下饭的很。
大姨都比平时多吃了一小碗饭,心情也好了很多。
喜欢年代:南锣鼓巷88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年代:南锣鼓巷88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