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神迹!给老子的科研加点油!**
年轻人一声惊呼,办公室里刚燃起的狂喜瞬间消失。
A-7号有机硅改性聚合物?
那不是上个月被李组长痛批为“方向性错误”,当成工业垃圾处理掉的失败品吗?
怎么会在一个孩子手里当橡皮泥?
姜绵绵看着自己的“麻花”被拿走,不高兴地嘟起了嘴。
年轻人将那坨东西递到李明面前,声音发颤:“组长,您看这质感、颜色,还有这股……独特的硅烷味儿……”
李明脸上的狂喜笑容瞬间凝固。
他接过来,指尖一捻,那熟悉的冰冷触感让他如遭电击。
错不了。
就是它!
那个让整个化学组蒙羞的失败产物!
“这……这东西怎么会在这里?”李明声音干涩,茫然地看向王建国。
王建国老脸一僵,干咳道:“咳,前几天打扫卫生从库房扫出来的,我看还挺软和,就给孩子当玩具了……”
软和?
李明和他的组员们嘴角疯狂抽搐。
所长,这玩意儿在室温下硬得能砸核桃!
办公室里因“互穿网络”而火热的空气,瞬间冷却到冰点。
李明的心也沉到谷底。
“互穿网络”的思路虽好,可材料呢?现有的橡胶一个耐磨不耐寒,一个耐寒没强度,拧在一起只会更差。
理想的翅膀刚展开,就被现实砸断。
李明捏着失败的样品,万丈豪情化为颓丧。
办公室再次被名为“绝望”的低气压笼罩。
只有王建国和陈思远,视线不约而同地落在姜绵绵身上。
来了!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先给希望,再踹进深渊,然后……就该小祖宗出场了。
姜绵绵不知大人们的心里戏,她的“麻花”被抢走,手里空落落的。
她的小眼神在屋里一扫,落在了那个眼镜哥哥手里的半块“橡皮泥”上。
她跑过去,扯了扯年轻组员的衣角,伸出小手:“哥哥,那个能还给我吗?”
年轻人正沮丧,下意识地就把废料递给了她。
姜绵绵重新拿到“玩具”,坐回墙角。
但这“橡皮泥”又干又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才能按出一个小坑。
她的小脸憋得通红,跟那坨灰色的东西较着劲。
“哎呀!”
她气呼呼地把东西摔在地上,发出“梆”的一声脆响。
“这个泥巴怎么这么硬啊!一点都不可爱!”她鼓着腮帮子,气得羊角辫一抖一抖的。
这句抱怨,让那两个组员苦笑着摇了摇头,只觉得孩子天真。
可姜绵绵接下来的话,却让整个办公室的空气都凝固了。
她捡起硬邦邦的“泥巴”,烦躁地捶着,嘴里发出直击灵魂的抱怨:
“这个泥巴太硬了,加点油就好了,不然怎么都捏不软!”
加点油……就好了……
轰——!
一道闪电从天灵盖直劈而下,贯穿李明的四肢百骸!
他像被施了定身术,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死死盯着姜绵绵,大脑仿佛引爆了原子弹!
油!
增塑剂!
他错了!他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们所有的研究都陷入了思想怪圈!一直执着于改变高分子链本身的结构,妄图创造“完美链条”。
这就像试图把钢筋掰弯,还要求它有棉线的柔软,根本违背了材料学的基本规律!
可为什么不能给“钢筋”涂上一层润滑油呢?
为什么忽略了最简单的办法——添加能在分子层面“润滑”高分子链,增加其活动空间,从而在低温下保持柔韧性的……新型增塑剂!
无数被否决的方案和失败数据,在这一刻,被“加点油”三个字重新激活、串联!
失败的“A-7号”,本身分子链结构强、耐磨,缺点就是太“硬”、太“脆”!
如果将它作为“互穿网络”的“刚性”骨架,再选用极耐寒的橡胶作“柔性”基体,最后加入高效增塑剂渗透其中……
刚柔并济!内外兼修!
一个完美的、三位一体的耐寒橡胶解决方案,在他脑海里轰然成型!
“我操!”
李明,这个严谨刻板了半辈子的老实研究员,爆了句粗口。
他猛地弹起,双眼通红,脸上是狂喜、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癫狂。
“增塑剂!是增塑剂!我们怎么就没想到!我们这群猪脑子!”
他像个疯子一样扑到桌边,夺过一支笔,在报告纸背面疯狂书写。
“用‘A-7’做骨架!顺丁橡胶做基体!再加上……二辛酯!不,用己二酸二辛酯!对!就是它!”
一串串化学式和结构图,从他的笔下狂泻而出。
那两个组员彻底看傻了。
他们的组长,这是……又疯了一次?而且疯得更彻底了!
王建国和陈思远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四个大字:尘埃落定。
实锤了。
这已经不是科学,这是玄学。
不,这是神学!
姜绵绵,就是他们红旗七所的神!
李明写完最后一个分子式,激动得浑身颤抖,捏着那张薄薄却重于泰山的纸,冲到王建国面前,语无伦次:“所长!成了!这次真的成了!我敢用我这辈子的名誉担保!这个方案,绝对能行!”
王建国看着他,又看看旁边好奇看鬼画符的姜绵绵,感觉三观被碾碎后,又以一种更狂热的方式重组了。
他颤抖着手,摸出钥匙递给陈思-远,声音嘶哑得像从牙缝里挤出来:
“小陈,去……去我宿舍,床头柜最底下那层,把我藏了半年的那瓶……茅台拿来。”
“还有!”他猛地提高音量,指着食堂的方向,下达了最高指示,“通知食堂老张,从今天开始,给绵绵同志单开小灶!红烧肉!必须是肥瘦相间、入口即化的那种!”
“顿顿都得有!”
他看着姜绵绵,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狂热。
这哪是功勋遗孤,分明是他们红旗七所的定海神针!是行走的人民币!是科技兴国的活体外挂!
李明那两个组员还处在震惊和混乱中。
戴眼镜的年轻人扶了扶眼镜,茫然地问组长:
“组长,您……您刚才的灵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李明脸上的狂喜一滞。
他总不能说,灵感来自一个小丫头抱怨橡皮泥太硬吧?
这话传出去,他不是化学组组长,而是精神病院的看护对象了。
他看了一眼正眼巴巴瞅着王所长,确认“红烧肉”真实性的姜绵绵,深吸一口气,用高深莫测的语气完美回答:
“这是厚积薄发,懂吗?科学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中最朴素的真理。”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