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家,和排队的新朋友
那顿滋味复杂的烤鸭,成了王建国京城记忆里的一个分水岭。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招待所的房间里就响起了轻微的收拾声。
王建国几乎一夜没睡,他像一头警惕的孤狼,
耳朵捕捉着走廊里最细微的声响。
姜绵绵倒是睡得香甜,
小脸上还带着梦到烤鸭的满足笑容,嘴角挂着一丝晶莹。
王建国俯下身,用粗糙的指腹轻轻擦掉那点口水,
眼神里是化不开的温柔与决绝。
没有电话,没有通知。
当时针指向七点整,一辆极其普通的、看不出任何标识的灰色面包车
滑到了招待所的后门。
车窗贴着深色的膜,匍匐在晨曦的阴影里。
李振邦亲自拉开了车门。
他换下了一身笔挺的中山装,穿了一件最不起眼的夹克衫,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对着王建国点了点头。
“走吧。”
两个字,没有多余的寒暄。
王建国一手拎着两个大帆布包,另一只手将刚睡醒、还迷迷糊糊的姜绵绵抱在怀里。
小丫头揉着眼睛,小脑袋在王建国宽厚的肩膀上蹭了蹭
“王爷爷,我们又要坐火车吗?”
“不坐火车了,”王建国帮她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头发,
“我们去一个新家,一个很大很大的新家。”
面包车没有驶向宽阔的大道,而是在京城迷宫般的小胡同里七拐八绕。
窗外的景物飞速变换,从市井的喧嚣,到郊区的宁静,
再到人烟愈发稀少的公路。
姜绵绵的小脑袋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越来越陌生的景色,好奇心压过了睡意。
“王爷爷,我们是在玩捉迷藏吗?
这个叔叔开车怎么一直在转圈圈呀?”
开车的那个沉默男人,手猛地抖了一下。
坐在副驾驶的李振邦,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那个好奇宝宝,嘴角抽了抽,
“我们在走一条……秘密通道,通往一个魔法城堡。”
“魔法城堡!”姜绵绵的眼睛瞬间亮了,
“里面有会飞的扫帚和说话的猫吗?”
李振邦被噎住了,他一个研究量子物理的,
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跟一个七岁小孩解释魔法的构成。
车子最终驶离了公路,拐上了一条地图上根本不存在的水泥路。
道路两旁是高大茂密的白杨树,将天空切割成一条狭长的亮带。
路的尽头,是一扇厚重的铁门,
门口站着两个穿着普通工装,但眼神锐利如鹰的年轻人。
看到面包车,他们没有盘问,
只是默默地推开了铁门。
当车子缓缓驶入,浓郁苏式风格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
红砖的墙壁上爬满了常青藤,巨大的拱形窗户,
还有一座已经不再喷水、长满了青苔的中央喷泉。
这里曾经应该是一个高级疗养院,
如今却像一座沉睡的古堡,
谧又萧索的气息。
“哇……”姜绵绵的小嘴张成了“o”形,
“这个城堡好大呀!”
车子停在主楼前。
王建国抱着姜绵绵下车,立刻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不同寻常。
空气里,除了青草和泥土的芬芳,
还混杂着一股新油漆、电焊和……消毒水的味道。
主楼前的草坪上,站着一群人。
黑压压的一片,至少有三四十个。
为首的,正是化学所的赵忠国和工程力学所的孙立伟。
他们身后,是王建国在动物园里见过的、那些来自各个院所的“熟面孔”。
但这一次,没有人吵闹,没有人抢着往前挤,更没有人提着鸡汤或者拿着报纸。
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排成了几列整齐的队伍,像是在等待检阅的士兵。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混杂激动、期待、紧张和肃穆的复杂表情。
这阵仗,比任何欢迎仪式都更具冲击力。
那是一种无声的、沉甸甸的托付。
“欢迎回家。”
赵忠国走上前,他脸上的笑容不再是那种“偷到鸡”的得意,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慈祥的温情。
孙立伟也跟了上来,他看着王建国怀里的姜绵绵,这个暴脾气的老头,
眼神里竟然流露出一丝近乎于“近乡情怯”的局促。
“咳,绵绵,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喜不喜欢?”
姜绵绵看着眼前这么多熟悉又陌生的爷爷叔叔,
她一点也不怕生,反而开心地挥了挥小手:
“喜欢!爷爷们都来我的新家做客吗?”
李振邦领着他们走进主楼。
大厅里,工人们正在铺设粗大的电缆,发出滋滋的声响。
空气中飘着灰尘,但一切都井然有序。
“东边的这栋附楼,已经完全改造好了,是你们的起居区。”
李振邦指着一条铺着崭新地毯的走廊,
“安保是最高级别的,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
西边和北边的楼,正在改造成模块化实验室,第一批设备昨天晚上已经运到了。”
他推开走廊尽头的一扇门。
一个童话世界,豁然展开。
那是一个巨大的套间,被刷成了温暖的米黄色。
松软的地毯,堆成小山的毛绒玩具,一个漂亮的小木马,
还有一个专门为她打造的、只到她胸口的迷你书桌。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对着门口的那面墙。
一整面墙,都被改造成从天花板一直延伸到地板的黑色黑板。
旁边,放着一个装满了五颜六色粉笔的小木桶。
“哇——!”姜绵绵挣脱王建国的怀抱,像一只快乐的小蝴蝶,扑进了这个属于她的王国。
她抱了抱比她还高的泰迪熊,又骑上小木马晃了两下,
最后,她跑到了那面巨大的黑板前,踮起脚尖,也只能摸到黑板最下面的边缘。
所有人都跟了进来,几十个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国宝级科学家,
挤在门口,屏住呼吸,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
仿佛在等待一场神圣的仪式。
王建国的心,被一种巨大的、酸涩的暖流填满了。
他知道这群老家伙,是把他们能给的、最好的东西,全都捧到了这个孩子面前。
姜绵绵从木桶里,拿出了一根白色的粉笔。
她小小的身体,站在巨大的黑板前,显得那么不成比例。
她回过头,看着门口那一张张写满期待的脸,看着李爷爷、孙爷爷、赵爷爷……
她的小眉头又一次苦恼地皱了起来,像是在思考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然后,她用一种软糯又带着一丝严肃的语气,奶声奶气地宣布道:
“爷爷太多啦,绵绵只有一个。”
她顿了顿,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举起了手里的小粉笔。
“所以,你们要排队哦!”
说完,她转过身,在那面巨大的黑板最下面,用尽全身力气,
画下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代表着“李爷爷”的火柴人小老头。
紧接着,她又在后面,
画了一个气鼓鼓的、代表着“孙爷爷”的火柴人。
再后面,是一个笑眯眯的、提着“汤罐子”的赵爷爷……
一个,又一个。
一条长长的、幼稚又可爱的队伍,在黑板上慢慢延伸。
门口,那群共和国最智慧的大脑们,
看着黑板上属于自己的那个滑稽的火柴人,全都愣住了。
那份被撕碎的、凝聚了无数争吵与博弈的《排班协调方案》,
此刻,以一种他们谁也无法拒绝、也无法反驳的方式,重生了。
李振邦看着那个在黑板前认真“排班”的小小身影,又想起了自己亲手撕掉的那份草案,
他那冰山脸上,缓缓裂开了一道哭笑不得的缝。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规则,却已经变了。
喜欢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国宝级科研福崽,全院院士抢着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