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心谷”的成功与国际声誉,像一面无比清晰的镜子,映照出容景深过往的偏执与荒谬。在无尽的悔恨与孤独中,他终于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那个他一直刻意回避的名字——温让。
如果苏晴能为了嫉恨,精心策划如此恶毒的阴谋来诬陷沈未曦,那么,当年她对同样可能成为她“障碍”的温让,又会做出什么?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缠绕得他几乎窒息。
他再次走进了那间尘封的客房。地上,那幅被他毁坏的肖像画碎片依旧散落着,像一个无声的控诉。他蹲下身,没有去碰那些碎片,目光却落在了那个被遗忘在角落的、装着温让素描本的陈旧木盒上。
上一次,他被妒火蒙蔽,只看得到画中沈未曦的影像,认定这是他们“私情”的证据。而这一次,他带着截然不同的心境,颤抖着手,再次打开了盒子。
他小心翼翼地翻看着素描本。里面大部分是风景和建筑速写,笔触灵动,充满生命力,是典型的温让风格。直到翻到中间那些沈未曦的素描——窗边的侧影,阳光下微笑的瞬间,专注看书的模样……
容景深的心依旧会刺痛,但不再是纯粹的妒忌,而是混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和……一丝微弱的、被忽略的违和感。
温让画中的沈未曦,眼神干净,带着少女的恬静与一丝忧郁,更像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记录与欣赏,而非带着强烈占有欲的爱慕。尤其是最后那幅,他踩碎的那幅肖像,画中的沈未曦低眉垂目,神情间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预感到什么……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夹在素描本最后的那张字条上。温让飞扬的字迹再次映入眼帘:
【“阿深,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请帮我守住这片晚霞,还有……她。”】
以前,他看到这句话,只读出了“托付”和“背叛”,愤怒于温让将她置于自己之上。可现在,结合苏晴的疯狂,再细细品味这句话……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
这更像是一种……预感?一种对自身处境的担忧?
“守住她”……
为什么要用“守住”这个词?仿佛预见到她会面临危险?
一个可怕的猜想,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容景深脑海中某个一直被忽略的角落!
难道温让的死,真的不是意外?他是不是察觉到了苏晴的什么?所以才留下这样的话语?而自己,不仅没有“守住”她,反而成了伤害她最深的那把刀?!
巨大的恐惧和自责如同冰锥,狠狠刺穿了他的心脏!他猛地合上素描本,胸口剧烈起伏,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他必须查清楚!不惜一切代价!
“来人!”他对着空荡的房间低吼,声音沙哑而急切,“给我重新调查温让三年前的事故!所有细节,尤其是……苏晴在那段时间前后的所有行踪和接触过的人!我要知道真相!”
---
而与容景深那边的惊涛骇浪相比,沈未曦的生活仿佛进入了“静水深流”的阶段。
“栖心谷”一期的成功让她在陆氏彻底站稳了脚跟,也赢得了国际业界的尊重。她没有沉浸在荣誉中,而是更加沉静地投入到二期项目的构思中。她的设计风格愈发成熟内敛,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
陆司辰依旧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懂她的同行者。他为她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甚至开始与她探讨陆氏未来在高端设计领域的整体战略布局,俨然将她视为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他对她的好感,沈未曦并非毫无察觉。他儒雅、体贴、尊重她,且能在专业上与她对等交流,是常人眼中近乎完美的伴侣人选。林薇也多次私下劝她“考虑一下陆总”。
然而,沈未曦的心,如同一片经历过烈火焚烧的荒原,看似平静,内里却尚未生出新的草木。她对陆司辰,只有真诚的感激和战友般的情谊,无法产生更进一步的悸动。
那些激烈的爱恨,那些刻骨的伤害,仿佛耗尽了她所有的情感能量。现在的她,更享受这种专注于事业、内心平静的状态。爱情,于她而言,似乎成了遥远而模糊的事情。
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暗中调查温让死因上。陆司辰派去的人对采石场的勘察进展缓慢,那里地形复杂,且年代久远,取证极其困难。而dNA比对的结果也还需要等待。
她并不急躁。三年的隐忍都过来了,她有的是耐心。她相信,只要方向没错,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这天傍晚,她独自一人在“栖心谷”已完工的区域散步。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晚霞倒映在静谧的水面上,美得惊心动魄。
她忽然想起温让画中那片燃烧的晚霞,想起他字条里那句“守住这片晚霞”。
心中微微一动。
温让哥,你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她停下脚步,望着天边绚烂的云彩,眼神坚定而清澈。
无论答案是什么,她都会一直查下去。
迟来的审视,让容景深终于开始触碰尘封的真相,痛苦与恐惧交织;静水深流,让沈未曦在事业的成功中沉淀自我,耐心等待着迷雾散尽的那一刻。两条线,都在向着同一个核心——温让之死的真相——不断逼近。而那个隐藏在幕后的罪魁祸首,其最终的命运,也即将迎来审判。
喜欢燎原与星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燎原与星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