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如今听儿子说起吕氏的算计,心里又气又恨,更多的是对常氏的惋惜,还有对常遇春家族的愧疚。虽然也听说过,现在更加确信了!
“难怪……难怪你会对常家的姑娘上心。”
朱允炆缓了缓语气,看向朱明远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理解。
“常遇春将军是开国功臣,为大明立了汗马功劳,他的孙女,骨子里就带着将门的正气,又敢说敢干、还会武艺,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你能看上她,没看错人。”
柳雨嫣也缓过神来,拉过朱明远的手,眼里满是疼惜,语气也软了下来:“傻孩子,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点跟母后说?你以为母后会拦着你?
你跟瞻基一样,都到了动情的年纪,能寻着个心意相通的人,母后高兴还来不及呢!”
朱明远看着双亲的反应,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之前的紧张和忐忑,一下子散了大半,他挠了挠头,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我哪敢说啊?
我知道自己以后要继承皇位,婚事从来都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怕说了,你们会觉得我不懂事,还会说我耽误课业,所以就一直憋在心里。”
“直到今天听了瞻基堂弟的事,我才敢说——
他能搞自由恋爱,我也想试试,不想以后被人安排着,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做皇后。”
“傻孩子,继承皇位是你的责任,可你的幸福,也一样重要。”
朱允炆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格外认真,“以前大明朝的皇子、皇孙,婚事都由长辈安排,为的是拉拢势力、稳固朝堂,
可到了咱们这一辈,朝堂已经稳了,没必要再靠婚事绑着谁。
你想寻自己喜欢的人,父王支持你,就像支持瞻基那样。”
柳雨嫣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笑意:“没错!这事你别操心了,交给我和你父王来办。
咱们先派人去查查常姑娘的底细,看看她的性子、品行,再找个合适的时机,派媒人去常家提亲——”
“虽说不用像以前那样搞三书六礼的繁文缛节,可该有的体面,一点都不能少,绝不能委屈了常姑娘,也绝不能让常家觉得,咱们是看不上他们。”
“等你以后继承了皇位,就风风光光把常姑娘娶进宫,立她为后。”
朱允炆看着朱明远,语气里满是期许,“常遇春将军当年护着大明,以后他的孙女做了皇后,护着你、护着大明。这也是一段佳话。
既能告慰常将军的在天之灵,也能让天下人知道,咱们朱家,没忘了功臣,更没委屈了自己的孩子。”
朱明远听着,心里甜得发腻,眼眶都有点红了——
他本来还怕双亲会反对,怕自己的心意会被“皇位”“规矩”压下去,没想到,父王和母后不仅没拦着,还这么支持他,甚至已经开始为他张罗婚事。
他站起身,对着朱允炆和柳雨嫣深深鞠了一躬,语气坚定:“多谢父王,多谢母后!儿臣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好好学处理朝政。
等继承了皇位,一定会好好待常姑娘,也会好好护着大明,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朱允炆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揉了揉他的头,语气又恢复了平时的温和:“行了,别绷着了,坐下歇会儿。你也别总想着婚事,接下来的课业和朝政学习,可不能落下——
你要成为一个好皇帝,才能给常姑娘一个安稳的未来,才能护着你想护的人,对不对?”
“对!”朱明远赶紧坐下,重新拿起书案上的毛笔,眼神里满是干劲——
以前他读书、学朝政,是为了履行皇子的责任,可现在,他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个目标,连写字的手,都比以前稳了几分。
柳雨嫣看着父子俩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悄悄起身去吩咐下人:“去,找宫里最靠谱的老嬷嬷,
让她明天一早就去查常遇春孙女的底细,记住,别声张,查仔细点,尤其是姑娘的性子和品行,一点都不能漏。”
下人赶紧应下,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东宫的屋子里,油灯的光暖黄又柔和,映着一家三口的身影,格外温馨。
朱明远低头写着字,脑子里却偶尔会想起赶考路上遇见的那位常姑娘——
浅青色的劲装,利落的马尾,说话时眼里的光,还有拔剑时的模样,都清晰得像昨天刚见过。
他心里暗暗想着:常姑娘,你等着,等我把一切安排好,就一定会风风光光地去接你,绝不会让你像当年的常氏奶奶那样,受半点委屈。
我要替常奶奶还有常将军保护好云溪,让她过上最好的生活。
再不用颠沛流离 ——
让她为我们大明朱家开枝散叶——
哈哈哈——越多越好!
兵强马壮,谁还敢欺负我们!
此时的朱明远完全像一个春心蹦动的少年,浮想联翩——
要把一切美好都呈现给常云溪!
而那边,在客栈里的云溪也在春心萌动,还打了几个喷嚏:是谁在惦记我?
我怎么觉得脸热心跳?
那天和朱明元的偶遇情景也在眼前浮现——
他要真的是东宫的朱明远就好了,可能有那么巧合吗?
爷爷您在天之灵保佑孙女吧!
她施礼——
突然,她看见云端飘来观世音菩萨——
跟她的奶奶供奉的一模一样——
“你们常家满门忠烈,我会保佑你的!”
观世音菩萨用杨柳枝沾了聚水瓶里倾出来的清泉,在常云溪头上方点落下来——
常云溪顿感从头到脚清凉无比,头脑更加清明。眼睛变成桃花眼,面颊白里透着粉红,说不出的漂亮!
醍醐灌顶!我被洗脑了!还变的更加靓丽!
远方传来观世音菩萨的声音:“保佑你们朱常两家永结世代相好,护卫大明万代江山!”
而此时的南洋,胡静华正跟着李大叔在咖啡园里搬竹筐,粗布裙上沾了点灰,额头上满是汗水,却没喊一句累。
反而笑着跟帮工们说:“再加把劲,咱们把这些豆子搬去烘房,明天就能烘新咖啡了!”
没人知道,京城里的东宫,已经因为朱瞻基的“自由恋爱”,掀起了另一场关于“幸福”与“责任”的风波。
更没人知道,这两场风波,以后会慢慢交织在一起,影响着大明的未来。
喜欢大明,朱允炆我来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