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颍上县稍事整饬,张无忌一行便不作停歇,扬鞭催马,如狂飙般卷向下游州县。
此地后事,早有快马飞报韩山童部,自有人前来接手料理。
蹄声如雷,破城如开瓜。沿途几座小镇,元廷那腐朽的狼头旗帜,被毫不留情地扯下,换上了红巾军赤焰般的战旗。
杀至寿州,却遇些微阻滞。元廷在此囤了支“护商营”,足有千人之数,乃是当地色目巨贾凑钱供养的私兵,平日里耀武扬威,实则战阵不堪。
彼等盘踞于淮河渡口旁一座土堡,仗着地势,负隅顽抗。
常遇春亲率数百剽悍轻骑,竟如神兵天降,疾风般绕过正面,闪电般截断敌人水陆退路。
堡中元兵正待凭高射箭,猛见一道青色身影如天外飞鸿,点过几处残垣断壁,未待人看清,便已翩然落于寨墙之上。
正是张无忌!
长剑啸空,所过之处,惊呼不绝,元兵如割熟麦般倒下。
那护商营的头目,乃是色目商贾心腹,兀自举刀嘶吼督战,陡见白影一闪,只觉咽喉处一凉,如饮冰露,偌大身躯已自墙头一头栽下,扑地不动。
主将登时毙命。堡内顿时鬼哭狼嚎,乱作一团!渡口转眼易主。
城内府库收获更丰。粮秣堆积如山,更为惊人是那几大仓如雪似霜的官盐,在光线下灼人眼目。
开仓放粮那日,消息不胫而走。只见四野乡道上,饥民蜂拥,如同浊浪排河,人人眼中俱是那求活之光!
那点点红巾旗帜,已在淮河两岸呼啦啦连成一片,星火燎原势成!
蚌埠集乃临淮小城,几乎毫无防备。
蚌埠集小城,几乎未遇丁点抵抗,城门自开。
怀远镇城头却有百余弓箭手,弓弦绷紧如铁,冷嗖嗖地射下箭雨阻击,妄图阻滞。
张无忌勒马不前,于百步之外,顺手抽出身旁的一支寻常铁枪。双目微凝,雄浑无匹的九阳真气尽注于铁枪之上!
“嗖”
烈风响响,那杠铁枪带着可怕的劲力,如同流星一样向那高高飘扬的元廷狼头大纛旗杆冲去。
“轰隆”
巨大的轰鸣声响起,城头堡上一角直接撞碎,那狼头大纛更是飘然落下。
元兵目睹此等神威,瞠目结舌之下,哪还有半分战意?
那守将连官袍靴帽都来不及穿戴,狼狈翻墙,开了偏门便混入渔舟逃之夭夭!
张无忌等人所过之处,皆是一般手段:惩处那民怨沸腾的贪酷之吏、鱼肉乡里的劣绅,斩首示众,悬于城楼,以儆天下!开启官府仓廪,钱粮滚滚,尽数分与嗷嗷待哺之民!
被悬首者,万民唾弃;开仓者,百姓箪食壶浆相送!
红巾二字,真英雄、真侠义之名,如一股迅猛无比的热风,卷过千里淮河!
这一路疾行猛进,连破数镇,沿途收编流民青壮无数。
待得濠州城郊那片熟悉的起伏山峦在视野尽头浮现,回顾身后,那两千精骑阵列之侧,已然汇聚起数目相若、气宇昂扬的新骑。
更有成百上千目光灼灼、紧束短褐、背负行囊、手提竹枪木棒的健硕后生!他们紧紧追随着那面愈发鲜亮夺目的烈焰赤旗,步伐坚定!
人喧马嘶之中,常遇春忽地浓眉一锁,抬臂遥指前方:“教主且看,濠州城前竟有强敌环伺。”
张无忌举目望去,果见濠州城宛如一叶孤舟,城外数万元军联营结寨,层层叠叠,直围得铁桶相似!战鼓轰鸣之声裹在风里,呜咽呜咽地撞入耳中。
只是这围而不攻,只顾擂鼓的蹊跷景象,令他心头疑窦丛生。
然情势急迫,容不得细究。张无忌目光陡然转利,“让弟兄们埋锅造饭,暂歇马力。我去敌营盘盘道!”
语声甫落,青影微晃,张无忌已然不见踪迹,真似凭虚御风而去!
常遇春与周遭亲兵早已见怪不怪。这位张教主神功盖世,轻功更是独步天下,常只身犯险,轻取敌军内情,向来万无一失。
早先众人也曾苦劝,甚或以营中斥候相谏阻。谁知张无忌露了手绝技,与斥候较量一番,带回的军情密报远比斥候翔实精细百倍,自此众人唯有心服。
且说张无忌离了大军,施展绝顶轻功,兔起鹘落,几个闪身已如鬼魅般潜入元军大营深处。
营门守卫但觉眼一花,疑是林间鸟雀掠过,哪曾想是有人闯营了。
进入营地后,张无忌把一个士兵打晕,换上了元兵的衣服,开始探查信息。
寻个僻静处,一名元兵闷哼都未及发出,已软倒在地。张无忌剥下其衣甲换上,混入营中,四下游走探查。只见营盘嘈杂散漫,军纪废弛如乱粥,心下已有确定:这主将又是酒囊饭袋之辈。
逛了一圈,张无忌便知道这支五万人的队伍是由彻里不花所统帅。但彻里不花惧怕红巾军,不敢交战,只扎营起垒,时而派人抓捕一下附近的村民,砍杀了当做敌人而上交朝廷。
张无忌得知后,面沉如水:“这人居然如此残民害命!端不能留。”
他胸中怒气翻涌,他能忍沙场敌对死伤,却断不容这等屠戮无辜庶民之举。
身形如烟,悄无声息潜至辎重粮草之处,指间微弹,数点火星落地,瞬间引燃干燥草料!
待他悄然返回本队,常遇春这边刚饱餐毕,正欲招呼:“教主,快用些……”
话音未断,张无忌已断然厉喝:“全军听令!随我杀敌!”
“是!”众将士轰然应诺,恰似平地惊雷!
翻身上马之际,张无忌抬眼望去,只见元军大营正中心,浓烟烈火腾空而起!正是时候!
他当即气沉丹田,隔空将话语遥遥送入濠州城头守军耳鼓深处:
“濠州城的兄弟听着,我乃明教张无忌!此刻随我里应外合,共破鞑虏!”
言毕,猛一勒缰,坐下神驹长嘶人立!手中的屠龙刀如电光直指敌营侧翼:“杀——!”
身后早已蓄势待发的数千劲旅,如猛虎下山,卷起漫天黄尘,朝着元军营垒薄弱处决死突去!
濠州城上兵卒骤闻耳畔清晰送音,初时皆惊疑不定。待俯身细看,只见营中浓烟滚滚,元兵大乱,营外一支剽悍兵马高举烈焰赤旗如狂飙突进!
顿时恍然,定是援军到了。
急报如飞般直抵帅府。
城内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位元帅正为元军连日装腔作势、鼓噪声战却寸步不进的古怪行止而忧烦不解,忽闻此讯,狂喜之情难以名状。
连声大叫:“开城,出击!与张教主夹击破敌。”
“轰隆!”如雷鸣炸响!濠州西门千斤闸轰然拉起,吊桥狠狠砸落护城河岸泥尘之中。
门洞内,“郭”字大纛猎猎作响,当先一将眼神锐利如鹰,正是郭子兴帐下的朱元璋。
再说援军那粮仓燃起冲天烈焰,彻里不花正焦头烂额,呼喝扑救,猛听得亲兵凄厉急报:“大帅!不好!侧翼杀到一支红巾悍兵,濠州城门大开,贼军也已杀出来了。”
“轰”地一下,彻里不花仅存的那点胆气彻底粉碎。
惊骇之下,哪还顾得什么排兵布阵?
失声怪叫:“撤!速撤!全军后队改前队,快——快撤啊!”
这道仓惶失措的军令,登时成了压垮骆驼的末根稻草!
营内元军本就因粮仓起火人心惶惶,此刻又闻两路死神齐至,更兼军令失措——“全军后撤”之令在乱军之中无异于火上浇油!
顷刻之间,整座大营如同炸了锅一样。
兵士抛戈弃甲,哭爹喊娘,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营道拥挤推搡,人撞马,马踏人。前营推挤中军,后军不明所以向前拥,自相践踏如滚粥沸汤。
“哗——!”营里营外,各处不知何时又冒起十数处火头,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可怜这五万大军,等了多日,才刚与敌人交锋,便在自相碾压和那无边的恐慌中被彻底撕碎。
乱军如潮水倒卷,漫山遍野奔逃,濠州城下竟化作一片修罗屠场。
却说那大军主帅彻里不花,觑见营中大乱,早由贴身心腹铁卫拼死裹挟着,趁着泼天骚乱,偷偷儿向北逃窜。
一口气连滚带爬蹿出三四里地,他才敢勒马驻足,猛喘粗气。回
首眺望,远处营地方向浓烟蔽日,火光点点,隐隐还送来惨呼悲号。
彻里不花抹了把额头冷汗,心有余悸地喃道:“亏得跑得利索……”
话音未散,陡听身畔林道旁一声清叱,如冰似铁:“你,便是那彻里不花?”
彻里不花浑身剧震,骇然四顾。只见道旁不知何时立定一个青衫身影。其人丰神俊朗,手中却倒提一柄黑沉沉、冷幽幽的无鞘厚刃。
正是张无忌!
彻里不花的亲兵们立即拔出武器对准了张无忌,怒斥道:“你是谁?”
彻里不花身畔那七八个彪悍亲卫,惊魂未定间又逢鬼魅拦路,登时如炸了毛的困兽。
呛啷啷一片拔刀厉吼:“哪来的狗胆狂徒!找死!”
张无忌眉峰都不曾动得半分。
手腕微转,那柄厚重的屠龙刀划出数道诡异的乌光。刀风无声破空,只似微风拂过残烛。
“噗、噗、噗……”
闷响连珠!众亲卫喉咙、心口要害处乍现一抹血线,哼也未哼一声,尽数扑倒尘埃!
唯有那彻里不花,吓得牙关直打颤,双股瑟瑟,几乎坠下马来!面无人色:“英……英雄饶……”
“聒噪!”张无忌屈指轻弹,一缕指风如箭,已封了他胸前几处大穴!
彻里不花喉头“呃咯”作响,再也发不出半点声音,浑身僵直如木偶。
张无忌心中怒涛翻涌,却不欲一刀了结这贼子——此人杀良冒功血债累累,若这般轻巧取他性命,岂不便宜?
总要教这累累恶行昭彰于光天化日之下,偿命伏法。
濠州城下,两路兵马已会于一处!
朱元璋一身戎装,正见常遇春浑身浴血,提着丈八铁枪从尸山血海里拍马而出。他哈哈一笑,急拨马首迎上:“常兄弟!自蝴蝶谷拜别英风,恍如隔世。怎只见你,教主何在?”
常遇春钢枪挂鞍,亦是大笑,声若洪钟:“朱兄弟!别来无恙。教主去擒那狗贼彻里不花了!”
遂三言两语道破彻里不花杀良冒功恶行。
朱元璋听罢,一股冲天怒气直冲顶门,额角青筋贲起,恨声道:“鞑虏禽兽行径!竟至于斯!今日定要将他碎剐示众!”
二人叙话间,由军士簇拥着入了濠州城门。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位元帅早已亲迎于道,面上虽带大捷余喜,眼中却有几分焦灼惊疑:遍寻不见那张教主身影。
郭子兴刚拱手欲问:“常将军,这……”
话音未落!但见一道青衫身影须臾而至,悄无声息。手中随意一抛,一具死狗般僵直的身影“砰”地砸在尘埃里,激起灰土迷眼。不是张无忌又是谁?
“教主!”众人大喜。
张无忌微微颔首,目光如电般扫过地上那瘫泥般的元将,清冷话音斩钉截铁:“郭将军,将此獠严加捆缚,严加看管!待一一查明其残害良民、杀良冒功之血债,桩桩件件清算清楚后,明证典刑——再诛此恶首!”
郭子兴虎躯一挺,厉声接令:“谨遵教主号令!”
是夜,濠州府衙灯火通明,杀猪宰羊,香气扑鼻,一场热腾喧天的庆功宴席铺陈开来。
张无忌端坐主位,面容平静无波。郭子兴、孙德崖一众元帅在下首满面潮红,吆五喝六,大碗酒哗啦啦灌下喉咙,只觉浑身筋络都透着快意。朱元璋、常遇春亦在各席间。
酒酣耳热之际,自有一名行军书记官抱着厚厚账册趋前,朗声唱喏此战所获:
“启禀诸位元帅!此役大败元酋彻里不花部五万兵马!斩敌将校三百二十五员!毙命乱兵(含自相践踏而亡者)估八千有余!缴完好铁甲二千八百副,良马四千三百匹!弓弩、刀矛、锣鼓、旗帜堆积如山,仓禀已塞矣!”
“痛快!痛快!”
“五万鞑子,风一吹就散了种!”郭子兴等人听得血脉贲张,拍案连呼,又将烈酒咕咚咚一口饮尽!朱元璋眼观鼻,鼻观心,面沉似水,唯目中精光似电;常遇春则咧开大嘴,笑声震得梁上尘簌簌往下掉。
堂上热火朝天,独张无忌掌中酒杯,纹丝不动,半滴未沾。他目光如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水,静静落在那书记官脸上:“还有呢?彻里不花屠戮了多少无辜良民?”
书记官额头瞬间见汗,慌忙翻至账簿另页,声音陡然哑涩下去,带着泣音:“禀……禀教主!遣人多方详查,寻得遗骨,拷实口供……那……那彻里不花为冒功请赏,纵兵围村……所查明确者,前后屠戮男妇老幼……共计三百八十七口!数处村落,几已绝了人烟!”
“噗——!”一声极细微的闷响!张无忌掌中那只厚重青瓷酒杯,竟在他五指之间无声无息化为一撮细粉!混着酒水,簌簌洒落袍襟。
他缓缓抬起头,那张原本温和清朗的面容如今却布满寒霜,双目之中更是射出两道冷彻骨髓的光芒!
一股沛然莫御的气势无形勃发,压得满堂欢声笑语戛然而止!连郭子兴等粗豪老将亦觉心头被巨石撞了一记,喘不过气。
满帐将领皆惊然噤声,连喘息都放得轻了三分。谁能想到,这宽仁少年一旦震怒,竟能发出足以令神鬼辟易的凛冽杀意!
“……三百八十七口……”他口中低低念出这数。
他骤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过满堂,猛地定在阶下一个垂手侍立的亲兵身上,每一个字都寒透了骨:“即刻去城中药铺,照此配齐:巴豆十两,生附子五钱,生草乌……白砒霜半钱……一样不少,速速抓来!”
那亲兵被他眼中寒意刺得浑身一颤,不敢丝毫迟疑,提笔记下,飞奔而去。
堂上诸人听着这串毒药名字,面面相觑,心头俱是一阵发毛,虽不解其用,却知必然非同小可,那彻里不花,怕是要倒霉了。
喜欢张无忌穿越到神雕世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张无忌穿越到神雕世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