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吧,没人捅开,知道的也当不知道,一旦被人捅开了,甭管有没有抓奸在床,都不可能再压下去。
知道的人被人问到头上只笑笑不说话。
这个笑笑,内容就多了。
不知道的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恨不得趴人床底下等着看现场。
那位官员的对手就这么干了。
当然,不是对手自个儿趴,而是对手派去抓小辫的人,正好撞见了不正当的生命大和谐。
哦豁,直接给人把遮羞布给掀了。
那家人自顾不暇,一个小小的豆腐作坊自然就抛之脑后了。
这个麻烦没了,不代表草坝子村的日子就好过了。
随着平均主义的兴起,牛皮吹破天的时代来了。
城市、农村到处搞起了大食堂,大米白面随便造,鸡鸭鱼肉随便吃。
夸张到极点的红漆宣传语刷的到处都是。
什么亩产几万斤,什么一窝猪仔一百头,什么白菜能顶天,什么南瓜能造房......
有这么高产的东西,还需要咱辛辛苦苦的种地吗?
尽是些糊弄人的话,偏偏有人信。
信的还挺多。
或许有些人是不信的,但你不信还不行。
有专门的监督队下乡监督生产队有没有把‘平均主义’落实到极致。
怎么个落实法?
各家的粮食全部交出来,各家的牲口全部宰杀,大蒸笼使劲儿蒸、大锅肉使劲儿炖。
吃不完咋办?
无所谓,咱有高产粮。
耽搁农活了怎么办?
无所谓,有那么高产的粮食,还差你这仨瓜俩枣?
正好,咱这地也不用种了、饭也不用做了,锅碗瓢盆加农具啥的,全部拿来支援lian钢吧。
公社现垒了个炉子,就这么lian。
没错,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很多后世人抠破脑壳都无法理解的事全都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
明明吃不饱穿不暖,却有米饭肉菜往泔水桶里倒。
某权威日报大肆报道虚假产量,几万斤算什么?人家还有十二万、十三万斤的!(亩产,不能一起写o(╥﹏╥)o)
某些地区还真就为此荒废了田地,以至于面对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毫无应对之力,饿死了无数人。
仅某省一个公社,三年不到饿死700多人。
(具体不能写,网上可查。)
此事上达天听,又是一阵腥风血雨,至此,牛皮吹上天的时代结束,食堂取消。
这些都是后话。
可食堂取消了也没能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农具、厨具、工具都没了。
那个时代是真的疯狂,为了支援lian钢,好些狂热分子把自家搜刮了个干净,拆门卸窗拔钉子,大到自行车,小到门钥匙,全部丢进熔炉。
是不是铁器不重要,是金属就行。
可着自家的折腾这都还算好的,乡下地方被那些监督队的一顿搜刮,房梁都恨不得给你拆走咯。
因为lian钢不仅要金属,还要火!
没有煤炭就用柴,要很多很多的柴!
现成的柴先搬走,搞建设的事你敢有异议?
没柴烧会冻死人?咱有颗火热的心,能对抗寒冬!
但这些不够,必须大力支援。
借你们个锯条子上山伐木吧。
草坝子村村民们常年打柴的几个山头,几个月不到硬生生给伐秃了。
人家才不管你这是枯木还是新树,甚至有人趁乱偷老树、名贵树。
有人看见了,但谁敢说什么?
深山的外围都往里挪了一大截。
人类的疯狂让人无法想象。
有些工厂反应快,关门停工组织自卫队,冲突频发,有些工厂反应不及时,被掏空了家底。
还有那傻x被人煽动,集结人手妄图冲击军营,嚷嚷着让人把闲置无用的枪炮机械弄出来lian钢。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回忆录,作者说他年轻时候也是狂热分子一枚,老了老了回想那时候,他自己也想不通当时的自己怎么会那么蠢。
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根本就不信,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傻到去冲击军营?还让人交出闲置的枪炮?咱家那时候啥情况不知道吗?哪来的闲置?
当时我认知的一些东西大多都是来源于身边的老人。
随着我为了写文查找到越来越多的的资料,才隐约发现有些事真的有可能发生过,只是不在我们身边而已。
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在草坝子村生活了七八年,孟锦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草坝子村有条不到三米宽的小河,别看这河不大,却从未断过流。
河水是从山里流下来的,途径好几个村,横穿整个镇,最后和其他小溪流一起汇入省城那条母亲河。
而这条小河的源头,就是位于深山某处的出水洞。
所谓出水洞其实是个水潭。
水潭看着不大,却深不可测,下面连接着暗河。
孟锦偷摸往深山跑了很多回,回回都会去一趟出水洞。
去出水洞有两个目的,第一,定期往里加灵泉,让水流途经之处的生态更加繁荣;
第二,找到跟出水洞相连接的暗河,弄清方位和水位,挑选出最合适的出水口,设下引流阵法。
等干旱到来,阵法启动,确保干旱期间不会因为地下暗河的水位下降而导致小河干涸。
打从大食堂成立,新组合的冲山大队就出现了两极分化。
原草坝子村村民听刘队长的安排,规规矩矩吃食堂,浪费是绝对不允许浪费的。
监督队的来了能糊弄就糊弄。
只有几个被扇动的小年轻短暂爆发了一下狂热,但很快就被村里的长辈们镇压了。
尽管草坝子村的人想尽办法糊弄,却也还是伤了筋动了骨。
更别说另外两个不怎么听话的村子了。
不知道是为了图表现还是不服气刘队长的上任,刘队长说啥他们都不听。
不说反着来,但也大差不差。
不管刘队长是劝说也好,还是行使大队长的权利罚工分也罢。
都不顶用。
人地都不种了,罚就罚呗。
混乱时期,刘队长手里的权力还不如监督队的大,很多时候,他也无能为力。
等灾害来临,他们将面对怎样的困境可想而知。
像草坝子村这样比较理智的有很多。
像另两个村子那样闹腾的却有更多。
说他们全都被虚假粮食产量忽悠了,孟锦不信。
年轻人没经历太多的毒打,被忽悠正常。
那些在地里忙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庄稼把式呢?他们也被忽悠?
(这也是作者最想不通的地方,咱国家是传承几千年的农业大国呀,怎么会相信那么离谱又夸张的虚报?
作者老家在消息相对比较闭塞的山区城市,那个时代因为交通不便,几乎全靠自给自足,
大概是抱着别管人家多大产量都不可能运到咱们这来的理念,该种种,该收收,倒是平安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
但我们这里来了好多来自平原地区的逃荒者。)
喜欢快穿,我的百样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快穿,我的百样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