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I号”成功入轨的余波尚未平息,“深潜者”基地已如同一张拉满的弓,弦丝紧绷,蓄势待发。主控室内,巨大的全息星图占据了核心位置,三条关键信息流如同命运的脉络,在上面清晰地搏动:
第一条,代表“探索者-I号”的银白光点,正稳定地环绕着星球,其搭载的环境监测与简易通讯中继模块已开始传回第一批数据——虽然只是基础的辐射水平和大气边缘成分分析,却标志着“万用阁”真正拥有了“天眼”的雏形。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是希望,也是引来觊觎的明灯。
第二条,是潮汐监狱能量监测曲线,那条猩红的弧线正以令人心悸的斜率逼近预测的峰值顶点。旁边的倒计时无情地跳动着:【71:59:23…】。深海之下,那股毁灭性的力量正在积蓄,每一次微小的波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第三条,则是来自外部势力的动态。哈夫克控制区内,数个原本处于静默状态的远程地对空导弹阵地雷达开机,扫描波束如同无形的触手,反复掠过“探索者-I号”的轨道路径,充满了警告与敌意。而GtI方面,其部署在西北方向的部队明显加强了巡逻强度和电子侦察力度,巴特勒准将甚至发来了一份“友好提醒”,关切地询问“星港”是否需要帮助应对“可能的轨道威胁”,其招揽与监视之意不言而喻。
成功踏入太空,带来的并非安宁,而是更强烈的聚焦与更沉重的压力。
“‘钥匙’系统最终状态确认。”骇爪的声音在加密频道中响起,带着技术狂人特有的、面对终极挑战时的兴奋与凝重,“能量矩阵稳定,共振频率锁定,发射通道畅通。只待能量峰值窗口打开。”
顾临站在星图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每一条信息。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评估着每一个变量。
“威龙,‘星港’防御能否顶住哈夫克可能发动的、针对地面设施的报复性打击?”
“反应堆运行稳定,能源充足。修复并强化后的‘铁幕’节点和新增的‘蜂刺’近防系统已构成多层次防御网。只要不是饱和式战略打击,我们有信心守住。”威龙的回答充满底气,这是技术带来的自信。
“麦晓雯,GtI那边的动向?”
“巴特勒的‘关切’背后,是GtI高层急于确认我们价值与威胁程度的焦虑。他们既希望我们牵制哈夫克,又担心我们脱离掌控。我已按计划,选择性分享了部分关于哈夫克异常调动和潮汐监狱不稳定性的‘担忧’,他们内部正在激烈讨论。”
顾临微微颔首。利用信息引导,让GtI将更多注意力投向哈夫克和那个共同的潜在威胁,是目前最好的策略。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那条不断攀升的猩红能量曲线上。七十一个小时,这是“核心”给予的,或者说,是命运给予的最后准备时间。
“启动‘静默壁垒’协议。”顾临下令,“‘星港’外部所有非必要能量信号降至最低,伪装成常规科研基地。‘探索者-I号’转入深度隐蔽运行模式,只维持最低限度的基础数据采集。”
“骇爪,‘钥匙’系统进入最终倒计时同步。我要你在能量峰值到来的前一刻,计算出最优干预时机,误差不能超过正负零点五秒。”
“明白!”
命令一条条发出,整个基地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运转——应对即将到来的能量峰值,以及随之可能引爆的一切。
顾临走到观测窗前,窗外是“星港”主体结构冰冷的金属光泽和远处沙海无垠的黑暗。他的指尖轻轻拂过控制台的边缘,感受着其中流淌的、由“织网者”技术优化的稳定能量。
他回想起“共鸣石”传递的古老知识,那浩瀚星海与守护的责任;回想起深海意识最后的警告;回想起克拉默派系递来的、指向脆弱基座的结构图。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准备,所有的博弈,似乎都指向了这一刻。
使用“钥匙”,是一次豪赌。成功,或许能暂时瘫痪哈夫克的能量来源,打断“方舟”计划,为“万用阁”赢得宝贵的战略时间和空间。失败,则可能提前引爆“核心”,拉上所有人一起陪葬,或者招致哈夫克不顾一切的毁灭性报复。
而不使用“钥匙”,则意味着他们将被动等待“核心”自行达到峰值。谁也无法预测,在雅各布的疯狂引导下,这次能量爆发会将哈夫克,乃至整个世界带向何方。可能是“方舟”计划的突破性进展,也可能是彻底的失控。
进退之间,皆是险境。
但顾临的眼神没有丝毫犹豫。被动等待从不是他的风格。既然风暴无法避免,那么,他选择在风暴眼中,投下自己的锚。
“通知所有核心成员,”顾临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穿透了主控室的紧张空气,“我们已站在暗流之巅。接下来,要么乘风破浪,要么……粉身碎骨。做好各自的工作,等待最终指令。”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投向星图上那颗代表着“星港”未来、正在轨道上静静运行的银白光点。
通天之路已在脚下,而眼前这片翻涌的黑暗,正是他们必须跨越的第一片险海。七十一个小时,是审判,也是机遇。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角洲卖导弹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之我在三角洲卖导弹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