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张月琴推开卫生所的门。她昨晚走了一夜,脚底发沉,肩膀僵得抬不起来。村口那户人家的媳妇吐了三回,头晕得睁不开眼。她去了看了脉,开了藿香正气汤加减,又嘱咐不能吃凉的,要喝温米汤。等病人睡下,天都快亮了。
她回来时没惊动谁,轻轻关上门,坐到桌前喘口气。屋里静得很,只有墙上挂钟的指针在走。她低头看自己的手,指尖有些发抖,是累的。
刚想合眼歇一会儿,听见外面有脚步声。一个孩子从门口跑过,放下个东西就跑了。她起身去看,是个木头雕的小罐子,刻得不太像样,但能看出是个药罐。底下压着张纸条,写着“谢谢张医生”。
她还没来得及收起来,又有个人影站在门外。是村东头的老李婆,手里提个小竹篮。她把篮子放在桌上,没说话,转身就走。张月琴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双布鞋垫,绣着几株草药,叶子是绿线缝的,花用黄线点了几个点。边上还缀了朵小野菊,针脚密实。
她抬头想道声谢,人已经走远了。
接着一整天,陆陆续续有人来。王婶送来个麦秆编的小匣子,说是照着药柜的样子编的,能装两味药。她说自己编了两天,手指都磨红了。李嫂带来一块粗布方巾,上面用彩线绣了个女人背着药箱走在田埂上的图。她说这是她一针一针绣的,不知道画得对不对,但她记得张医生总是一个人往山里走。
还有人送来陶土捏的小听诊器。那人没见过真正的听诊器,只听说城里医生挂着个铁圈听心跳,就凭印象捏了个圆环连着一根棍子的东西。烧出来歪歪扭扭的,但他认真地说:“您拿着,也算有个样子。”
没人说太多话。来了就放东西,说了句“一点心意”,转身就走。有的老人站着不动,看着她点点头,眼睛有点湿,也没擦,慢慢走了。
桌子渐渐堆满了。木头的、泥的、布的、编的,什么都有。她一件件拿起来看,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粗糙的边角。那个木药罐的盖子有点歪,但她看得出,每一道刻痕都很用力,像是怕刻轻了就不够真。
她忽然想起自己那双鞋。去年冬天雪大,她去孙家湾出诊,路上摔了一跤,鞋底裂了口。回来后随手塞在床底下,一直没换。后来有次下雨,村民看见她走路一拐一拐的,回去就跟家里人说了。没想到现在,有人给她做了鞋垫。
她坐在桌前,把那双鞋垫放在手心。阳光从窗边照进来,落在她的手上。她没动,也没说话,就那样坐着。
中午过后,周小妹过来送饭。她一进门就愣住了:“哎哟,这是谁送这么多东西?”
张月琴抬起头,“都是村里人。”
周小妹挨个看了看,拿起那个陶听诊器笑了,“这啥呀?像根烧火棍。”
“人家觉得医生都用这个。”她说。
“可真用心。”周小妹把饭盒放在一边,拿起那块绣图方巾,“你看这人影,背的药箱都绣出来了,连带子都一根一根缝的。”
张月琴点点头。
周小妹看着她,“你咋不说话?”
她摇头,“没什么好说的。”
“你不高兴?”
“不是。”她低声说,“我是……没想到。”
“啥没想到?”
“我就是个看病的,该做的都做了。他们却记着这些小事。”
周小妹没再问,默默把饭盒打开,催她吃饭。她吃了两口,放下筷子,又去看那堆东西。
下午太阳偏了,光移到墙角。她站起来,一样样收拾。木药罐放进抽屉,麦秆匣子摆在书架上,那块方巾叠好压在病历本下面。最后她拿起那双鞋垫,摸了很久,才轻轻放进最里面的格子里。
她坐回桌前,翻开新的病历本。今天没病人来,她本可以休息,但她还是写了几行字:
“暑湿犯胃,多见于夏秋之交。藿香、紫苏、白芷为主,佐以茯苓、半夏。重在护胃气,不宜过用寒凉。”
写完她停了一会儿,又翻到前面一页,在“小石头”名字旁边补了一句:“服药三日,食纳渐增,精神复常。原方减量,续服两剂。”
然后她在本子边缘空白处,写下一行小字:
“村民赠物数件,皆亲手所制。情重于礼,心不能安。”
笔尖顿了一下,她又添了一行:
“若医者只为报答而行,便失了初心。可若不知被记挂,也是辜负。”
窗外传来说话声。两个女人走过门口,一个说:“我娘也让我做点啥,可我不会绣也不会编。”
另一个说:“做不了手工,煮碗鸡蛋送去也行。张医生天天替我们熬药,自己都没空好好吃一顿。”
声音渐渐远了。
她合上本子,抬头看外头。夕阳照在屋前的石阶上,暖黄色。有几个孩子蹲在门口玩泥巴,其中一个抱着那个木药罐,小心翼翼地不让它掉在地上。
她站起身,走到门口。孩子们看见她,立刻站起来,把药罐递过来,“张医生,还你。”
她接过来看了看,罐子被摸得发亮,边角也不那么扎手了。她笑了笑,“你们留着玩吧。”
“真的可以吗?”孩子眼睛亮了。
她点头,“下次谁生病了,你们就用它装药。”
孩子高兴地跳起来,抱着罐子跑了。
她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屋。刚坐下,门又被推开。一位老人走进来,手里捧着个泥碗,里面盛着几朵晒干的野菊花。
“这是我家后山采的。”他说,“听说你爱喝茶,没别的,就这点东西。”
她接过碗,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
老人没多留,转身走了。她把碗放在桌上,看着那几朵干花,花瓣已经卷了边,颜色也不鲜亮,但还能看出开过时的模样。
她起身去灶台烧水,把茶叶和几片菊花一起放进杯里。水倒进去,颜色慢慢变黄,香味散出来。
她坐回桌前,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有点苦,后面回了点甜。
外面天快黑了,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动桌上的纸页。她伸手去压,手指碰到那张写着感想的纸。她没拿开,就让它留在那里。
墙上的钟响了六下。
她放下杯子,打开抽屉,把剩下的菊花小心放进一个小布袋里。标签上她写了三个字:明早用。
喜欢母亲是赤脚医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母亲是赤脚医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