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章会比较现实,没错,就是我们这个现实的现实,大家辩证看待哈,但!胜利终将是属于人民的!)
皇家格物院,蒸汽动力研究所。
在宋应星和一群年轻技术官的努力下,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几次小规模的爆炸,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的乾坤四型小型蒸汽机,终于研发成功。
这种新型蒸汽机,不再是如同天穹一号那般需要占据整间屋子的庞然大物,它的体积只相当于一头牛,但能输出的动力,却远超十牛之力。
它的诞生,意味着蒸汽动力终于可以摆脱对大型厂房的依赖,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消息一出,整个京畿地区的工业界都为之疯狂。
那些已经尝到甜头的工厂主们,挥舞着皇家开发银行发行的银票,几乎踏破了西山兵工厂的门槛。
“宋大人!给我来二十台!不,三十台!我要把我的矿井全都换上新的抽水机!”煤老板王德发嗓门最大,生怕别人抢了他的先。
“王老板,你那煤窑才多大点地方,用得了三十台吗?”旁边一个经营纺织厂的钱老板酸溜溜地说道,“宋大人,我那纺织厂要扩建,急需五十台!价钱好商量!”
“都别争了!”宋应星被这群人吵得头大,只能高声喊道,“所有订单,都要去皇家开发银行排队登记!格物院只负责研发,不负责销售!”
一场由技术革新引发的工业狂潮,席卷了大明。
采矿、冶金、纺织、陶瓷、造纸……几乎所有行业,都在蒸汽机的加持下,生产力爆炸式提升,无数的旧作坊被淘汰,无数的新工厂拔地而起。
就连一些曾经对新政嗤之以鼻的旧士绅家族,在目睹了这股无法抗拒的时代洪流后,也纷纷调转船头。
以京城王氏为代表的几个大家族,果断地变卖了手中的部分田产,将海量资金投入到煤矿和纺织业。
凭借着他们雄厚的资本和盘根错节的人脉,他们很快后来居上,通过兼并和收购,成为了京津地区最大的工业资本家。
财富,正飞速向少数人手中聚集。
户部尚书倪元璐,最近走路都是飘的,他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户部衙门的库房里,一箱箱的白银被运进来。
“陛下!天大的喜讯啊!”这天早朝,他激动得满脸通红,高举着账本出列,“上个季度,仅京畿、天津两地,上缴的工业商税,就高达一千二百万两白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国农业税收的总和!”
“我大明国库,从未如此充裕过啊!”
他身后,皇家开发银行行长沈算也紧跟着出列汇报,“启禀陛下,上季度银行新增技术升级专项贷款三千七百万两,所有贷款均有工厂、矿山等实体资产作为抵押,风险极低。帝国的经济,正在高速运转!”
朝堂之上一片喜气洋洋,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静静地看着系统界面上飞速跳动的数字。
【帝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7.3%。】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率:+41.2%。】
【系统评估:工业化第一阶段目标超额完成。】
然而,在一片绿色的增长数据之中,几个不起眼的红色指标,也在悄然攀升。
【劳资关系紧张指数:+8.9%。】
【环境污染指数(京畿地区):+17.2%。】
【土地兼并冲突指数:+11.5%。】
系统飞速运转,将这些看似无关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一幅更加完整的图景,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京畿地区,大片的良田被工厂主们用各种手段圈占,改造成了冒着黑烟的厂房和堆放煤渣的废料场。
失去土地的农民,一部分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涌入城市,成为了工厂里的廉价劳动力。
而另一部分故土难离,或是无法适应工厂生活的人,则在乡间流离失所,沦为佃户甚至流民。
他们看着那些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建起的工厂,听着城里人对盛世的歌颂,心中充满了被时代抛弃的怨恨。
“什么狗屁盛世!地都没了,还盛世?”通州的一个小茶馆里,一个刚被赶出土地的老农,正喝着闷酒,愤愤不平地骂着,“以前给地主种地,好歹还有个盼头。现在,地是皇帝的了,皇帝又让那些老板来开工厂,咱们什么都没了!”
“小声点,老张头!你想找死啊!”旁边的人连忙劝他。
“怕什么!烂命一条!反正也活不下去了!”
巡城御史黄宗会最近忧心忡忡,他是一名传统的儒家士大夫,虽然对皇帝的雷霆手段感到畏惧,但内心的责任感还是驱使他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奏疏。
“臣,巡城御史黄宗会,泣血上奏。”
他在奏疏中写道,“近半年来,京畿河道之水,日渐浑浊。永定河下游,鱼虾绝迹,两岸农田引水灌溉后,禾苗枯黄。沿河村庄,百姓多患皮疹、腹泻之症。臣沿河而上,发现污染之源,皆出自两岸新建之工厂,其黑水横流,毒烟蔽日。”
“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此乃竭泽而渔,与万物争利,有违天和。恳请陛下圣裁,约束工厂,还京畿一片朗朗乾坤。”
奏疏被送进了宫里,然后便石沉大海。
朱由检的系统在收到这份奏疏后,只是将其内容数据化,并给出了一个冰冷的评估。
【输入信息:环境污染导致农业减产及民众健康受损。】
【数据分析:受影响农业产值约37万两\/年。受影响人口约5.6万人。】
【对比分析:同期,污染源(工厂)创造工业产值约2800万两\/年。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个。】
【结论:治理环境污染的投入产出比过低。当前阶段,维持工业增长为最高优先级。】
【处理方案:将该奏疏归档为“低优先级待办事项”。】
皇帝的沉默,让工厂主们更加有恃无恐。
而那些被新时代抛弃的群体,他们的不满和怒火,则像深埋在地下的煤层,在黑暗中悄悄积聚。
锦衣卫的密探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雷鹰的每日报告中,关于“民间非议”、“流民聚集”、“帮派活动”的条目,正变得越来越多。
京城最大的江湖帮派漕帮,原本因为漕运的没落而日渐式微。
但最近,他们通过吸纳大量失地农民和破产手工业者,势力竟再度抬头,他们在工人的聚居区开设赌场、妓院,放高利贷,俨然成为了新兴城镇地下世界的王者。
一个雨夜,漕帮的一名香主,在酒后对心腹说道,“这世道,乱了才好。”
“越乱,咱们兄弟才有饭吃,皇帝老儿只看得见那些高楼和烟囱,却看不见底下这些快要活不下去的人。”
“等这些人被逼急了,哼哼,有他好看的!”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