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四年,春。
天津卫军港,码头上人山人海,却又落针可闻。
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港池内的三艘巨舰上。
它们没有名字,只有冰冷的舷号,龙渊零一、龙渊零二、龙渊零三。
它们通体被漆成了深沉的黑色,船身低矮而扁平,没有任何帆索的累赘,只有无数铆钉勾勒出的冷硬线条。
船体中部,一根粗大的烟囱,正喷吐着浓烈的黑烟,在天空中拉出三道长长的印记。
甲板之上,前后两座巨大的双联装炮塔,缓缓转动着,磨砂黑的炮管,指向天空,像三头蛰伏的钢铁巨兽,在发出无声的咆哮。
这就是大明皇家海军的第一支铁甲舰队。
它们静静地停泊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宣言,一种对木头、风帆和旧时代的彻底告别。
茅胤京站在旗舰龙渊零一号的舰桥上,身上穿着崭新的藏蓝色海军军服,肩章上,是代表舰队提督的金色龙纹。
他低头看着脚下的钢铁甲板,感受着从船体深处传来的,蒸汽机稳定而有力的震动。
这种感觉,与骑在战马上,截然不同,马是有生命的,有情绪的,而脚下这艘巨兽,没有生命,它只有服从。
朱由检亲自任命他为东洋宣慰舰队司令,这个任命,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一个陆将,去指挥海军,而且是这种前所未有的铁甲海军,这不合常理。
但茅胤京自己清楚,这是自己努力来的。
他和其他所有旧水师的将领,在海军学院,接受了为期五个月的再教育。
他们学习的不是如何掌舵,如何观星,而是《海战战术流程图》、《火力覆盖理论》、《目标优先级判定准则》。
这些由皇帝亲自口述,由参谋总部整理成册的教材,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海战的认知。
没有肉搏,没有火船冲锋,没有抢占上风。
只有冰冷的计算,测距、标定、弹道解算、区域覆盖。
海战,在皇帝的定义里,变成了一道算学题,而他们这些将领,就是解题的人。
谁的计算更精准,谁的执行更到位,谁就是胜利者。
“司令,锅炉压力已达额定值,随时可以启航。”一名年轻的军官,走上前来报告。
他是皇家海军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但眼神却明亮而专注。
茅胤京点了点头,他看向码头,码头的尽头,那个黑色的身影,即使隔着数百丈,也依旧清晰。
朱由检站在那里,身后是倪元璐、宋应星等一众臣工。
他没有发表任何慷慨激昂的讲话,也没有举行任何隆重的仪式,他只是看着。
在他的系统界面上,此次行动的指令清晰明确。
【任务名称:东洋宣慰行动(第一阶段)。】
【任务目标:对“资源点(日本)”进行非对称武力威慑,建立心理优势,为后续格式化操作铺垫。】
【行动单位:龙渊级铁甲舰三艘。】
【战术原则:1.避免平民伤亡;2.选择无战略价值目标,进行毁灭性火力展示;3.展示后即刻脱离,不与之纠缠。】
【评估:达成目标后,将极大降低后续同化成本。】
朱由检的目光,从舰队上移开,落在了身旁的雷鹰身上。
“日本方面的数据,收集得如何?”
“回陛下。”雷鹰的声音压得很低,“驻日情报小组已于一月前就位。”
“已初步查明德川幕府在江户湾沿岸的主要兵力部署、炮台位置。民间对幕府的统治多有不满,但对外界抱有极强的警惕与排外情绪。详细数据,已通过电报,加密传输至舰队。”
朱由检点头,知己知彼,在任何时代,都是战争的第一法则,天穹的战争,更是建立在海量的数据之上。
与此同时,在京师的皇家海军学院内。
数百名未能出海的学员,正聚集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是按精确比例制作的江户湾地形模型。
一名教官,正根据刚刚从天津军港发来的电报,更新着沙盘上的信息。
“注意,宣慰舰队已确认,将从浦贺水道进入江户湾。此处水流湍急,航道狭窄,是幕府防御的重点。”
“沙盘推演开始,第一小组,你们负责制定突破方案。第二小组,你们扮演幕府水军,进行拦截。”
“记住,你们的武器,只有木船和老式火炮。”
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围绕着沙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这种模拟演练,已经成为了学院的日常,他们通过电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舰队,进行着信息同步。
前线每一次的海域勘测数据,每一次的设备参数调整,都会在十二个时辰内,成为他们课堂上的最新案例。
帝国的心脏,与它探出去的铁拳,通过一根看不见的电波,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
天津军港。
正午时分,悠长而沉闷的汽笛声,响彻了整个港口。
那是钢铁巨兽的宣告。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龙渊零一号的烟囱,喷出了更浓的黑烟,船尾的水下,螺旋桨开始搅动,在海面上翻涌起巨大的白色浪花。
庞大的船身,开始缓缓移动。
没有船夫的号子,没有升帆的忙碌,只有钢铁的轰鸣和蒸汽的嘶吼。
它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离开了港池,驶向外海。
紧接着,龙渊零二号、龙渊零三号,也依次跟上。
三艘通体漆黑的铁甲舰,在海面上排成一个标准的“品”字形。
它们像三座移动的小岛,碾过波涛,向着东方,向着那片充满了神话与传说的未知海域,驶去。
码头上,宋应星看着远去的舰队,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他的心血结晶。
而更多的官员和百姓,则是在巨大的震撼中,陷入了沉思。
他们不知道这三艘船的远航,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有一种直觉,这个世界,从今天起,要变得不一样了。
王思任站在人群中,手中的笔,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
他的下一篇文章,标题已经想好。
《告别海岸的帝国》。
文章的结尾,他准备这样写:昔日,长城是我朝的边界;今日,海岸线亦不再是尽头。当龙旗在钢铁的舰炮上飘扬,帝国的疆域,将由炮弹的射程来决定。
海风渐起,三艘铁甲舰的轮廓,在海天之间,渐渐变成三个小小的黑点。
但所有人都知道,它们带去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遥远的日本,江户城内,幕府将军德川家光,还在为如何处理九州岛的切支丹余孽而烦恼。
他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一无所知。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