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宣武门外,新建的建业居民小区。
这里曾是京城最大的棚户区之一,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而现在,一排排五层高的红砖楼房整齐排列,楼间是宽敞的圣灰路面和新栽种的绿树。
傍晚时分,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纺织厂工人王二牛,哼着小曲回到了自己的家。
他的家在三楼,一个标准的两室一厅单元。
他拧开门锁,迎接他的是温暖的灯光和饭菜的香气。
“回来啦。”他的媳妇李氏,正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炒得喷香的鸡蛋。
“嗯。”王二牛应了一声,走到墙角,拧开一个黄铜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
他痛快地洗了把脸,两年前,这还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时候,他还是京郊的一个佃农,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交完租子,剩下的粮食勉强够一家人糊口。
吃水,要到一里外的井里去挑,一担水,得省着用两天。
现在,他进了皇家第一纺织厂,成了技术工人。
厂子用的是蒸汽驱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一个人能看十台机器,效率比过去的手工纺车高出百倍。
他的薪水,也从最初的每月一两银子,涨到了现在的五两。
五两银子,刨去房租和日常开销,每个月还能结余下二两多。
“爹!”里屋的门帘一掀,他八岁的儿子狗蛋,举着一本书跑了出来。
狗蛋如今有了大名,叫王启明。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学堂制服,小脸红扑扑的。
“爹,你看,这是我们今天新学的。”
王启明把书摊开,指着上面一行字,一字一顿地念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这是小区配套的启蒙学堂里教的。
所有工厂工人的子女,只要年满六岁,都可以免费入学。
学堂除了教授部分四书五经的内容,重点会教识字、算学和一门叫做格物基础的课程。
王二牛不识字,但他听着儿子念书,心里就觉得敞亮。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将来不会再像他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或者在工厂里当一辈子工人。
他或许,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技术员,甚至,像报纸上说的那些格物院的大人物一样,去造火车,造大船。
“好好学。”王二牛摸了摸儿子的头,“学好了,有出息。”
李氏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是红烧肉,用的是从肉联厂买来的处理好的五花肉,配上合作社卖的白糖,肥而不腻,香气扑鼻。
“吃饭了。”一家三口围坐在方桌前。
桌上的煤气灯,发出明亮而稳定的光。
李氏再也不用就着昏暗的油灯,缝补到半夜了。
吃完饭,王二牛从怀里掏出今天刚发的《大明日报》。
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他喜欢看上面的图画,听住在隔壁的,识字的张秀才给他念。
今天的头版头条,是一幅巨大的版画。
画上,是一艘比山还要巨大的铁甲船,正在下水。
船头,雕刻着一个威武的龙头,船舷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巨大炮口。
“老张,快来给念念,这上面写的啥?”王二牛拿着报纸,敲开了隔壁的门。
张秀才,过去是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穷困潦倒。
新政之后,他考进了新成立的税务总局,当了一名小小的税务员,日子也过得红火起来。
“老王啊,又来了。”张秀才笑着接过报纸,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文章的作者,依旧是那个如今在大明朝野如日中天的王思任。
标题是:《天下大同,始于足下》。
“……或问,何为盛世?汉唐之盛,在于武功,开疆拓土,万国来朝。”
“然,黎民百姓,所享何几?不过苛政猛虎,易子而食。”
“今,圣天子临朝,以无上智慧,重塑乾坤。观我神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幼者有其学。此非空谈,乃万民亲历之实景!”
“城有地下天河,排污秽而绝病疫;家有不夜明灯,驱黑暗而享安康。此等福祉,遍及贩夫走卒,惠及妇孺老幼。昔日王侯之享,今为寻常百姓之日用。敢问古今中外,何人能及?”
王二牛听得入了迷,他觉得,这文章里写的,不就是他自己家的日子吗?
张秀才越念越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
“再观此图!此乃我大明海军最新之昆仑级战舰!其大,可载万军;其坚,可御雷霆;其利,可碎山河!此等神舟,非为征伐,乃为守护!”
“守护我大明万千百姓之安宁,守护我大明亿兆子民之富足!让那四海之外的蛮夷,不敢觊觎我中华之繁华,不敢侵扰我百姓之安乐!”
“故曰,天下大同,始于足下。足下之安稳,源于国之强盛。国之强盛,源于陛下之神武!”
“我等生于此世,躬逢其盛,当感天恩,奋发图强,为帝国添砖加瓦,不负此生!”
念完,张秀才已是老泪纵横。
王二牛也听得热血沸腾,他看着报纸上那艘威武的巨舰,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窗明几净的家,看着正在灯下认真写字的儿子。
一种自豪感和归属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为了一口饭吃的工人。
他是这个强大帝国的一份子,那艘巨舰,就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家人而造。
“他娘的,说得真好!”王二牛攥紧了拳头,粗声粗气地说道。
“明天开始,俺要更卖力地干活!多织几匹布,也算是为那大船,添了块铁皮!”
这种情绪,不仅仅存在于王二牛一个人心中。
在京师的工厂里,在天津的码头上,在西山的矿井下,在遍布全国的铁路上……
无数个普通的,曾经麻木的,只为生计奔波的大明百姓,通过报纸,通过学堂,通过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开始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个正在崛起的帝国,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他们不再是王朝更迭中,被随意牺牲的代价。
他们是帝国这台巨大机器上,一个个虽然微小,却不可或缺的齿轮。
帝国的强大,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而他们的努力,也正在为帝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朱由检的系统界面上,一条新的指数,正在缓慢而坚定地上升。
【帝国凝聚力指数:78.5%(稳定增长)。】
【系统评估:国民认同感与国家发展目标已初步形成正向循环。社会结构稳定性大幅提升。】
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要有锋利的爪牙,更要有强壮的身躯和万众一心的灵魂。
现在,这三样,大明帝国都已具备。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