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级火球符的成功批量制作,如同在林风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符箓之道,已然被他初步解析为可理解、可优化、可量产的“能量电路工程”。但这并未让他满足,他那属于特工和科学家的探索欲,如同最炽热的火焰,迅速投向了修真百艺中另一座更为复杂、也更为玄奥的高峰——阵法。
与符箓那种将能量回路固化于方寸之间的“微缩电路”不同,阵法,则是以天地为基,以灵物为材,勾连四方灵气,构建出影响一方区域规则、拥有种种不可思议效能的“宏观能量场”。聚灵、防御、攻击、迷幻、传送……阵法之能,几乎涵盖了修仙世界的方方面面,其精妙与威力,远非单一符箓可比。
在传功堂,关于阵法的课程比符箓更加晦涩难懂。讲师口中尽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星宿方位”、“气机牵引”等玄奥术语,听得大多数弟子云里雾里,只觉得阵法一道,高深莫测,非大智慧、大机缘者不能入门。
然而,当林风看到讲师在演示板上勾勒出一个个基础的阵纹,描述着不同阵基如何遥相呼应,如何引导灵气按照特定轨迹运行时,他脑海中再次浮现出熟悉的既视感。
这哪里是什么玄学布阵?
这分明是多维空间的数学建模与能量场构建!
在他眼中:
那些看似玄妙的阵纹,就是数学函数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的图形化表达!
那些作为阵基的灵石、阵旗、阵盘,就是能量场的锚点与变量参数!
阵法整体的运行,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方程组求解与稳定的过程!
而阵法的效果,就是这个稳定能量场对现实世界施加的特定“干涉效应”!
这个认知让他心头一片火热。如果阵法的本质是数学,那么破解阵法、布置阵法,就不再依赖于虚无缥缈的“阵感”和“悟性”,而是可以依靠严谨的数学推演和逻辑计算!
他立刻在庶务殿用部分出售火球符所得的贡献点,兑换了几枚最基础的阵法入门玉简,以及一些用于练习的、最廉价的空白阵盘和刻画刀。
回到小院,他再次将主战场放在了5倍加速的本源空间内。
空间里,他的意识虚影面前,浮现出无数由光点、线条和复杂公式构成的虚拟模型。他开始系统地学习、拆解那些最基础的阵法:一元聚灵阵、两仪微尘阵、三才守御阵……
他将每一个阵法,都视为一个待解的数学难题。
“一元聚灵阵,核心是构建一个凹面向内的‘灵气引力场’,其场强分布是否符合某种反比例函数?阵眼位置的设置,是否是整个场的奇点?”
“两仪微尘阵,利用阴阳二气循环制造视觉和感知扭曲,这是否类似于光学中的干涉与衍射?其能量波动模式,能否用波动方程来描述?”
“三才守御阵,三角稳定结构,能量在三个节点间循环流动,分担冲击,这分明是力学中的三角稳定原理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他沉迷于这种将玄学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解构过程。每一个阵纹的角度,每一个阵基的距离,灵力输入输出的强度与相位……所有这些,在他眼中都变成了需要精确计算的参数。
然而,阵法远比符箓复杂。符箓是静态的、封闭的回路,而阵法是动态的、开放的场域,涉及到的变量多达成百上千,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推演起来,对计算力的要求呈指数级上升。
即使拥有5倍时间加速,即使他前世经过严苛的逻辑思维训练,进展也极其缓慢。无数个相当于外界日夜的推演,往往只能验证一个细微的猜想,或者排除一个错误的模型。
但他乐此不疲。这种挑战智力极限的感觉,让他找回了前世破解最高难度密码、分析复杂情报系统时的兴奋感。
这一日,他在研究玉简中记载的一个古老残阵——“小五行迷踪阵”。此阵据说是某位前辈高人所留,残缺不全,只有阵图轮廓和部分阵基描述,效果是制造一个小范围的、基于五行变化的迷幻区域。无数阵法师试图补全它,却都失败了,因为它对五行灵气的平衡与转化要求达到了一个变态的程度,稍有差池,阵法不攻自破,甚至可能引动五行逆乱,反噬自身。
这被视为外院阵法阁的一个趣味性难题,悬挂多年,无人能解。
林风却被这个难题深深吸引了。五行?平衡?转化?这不正是为他这个五灵根修士量身定做的挑战吗?
他立刻投入到对这个残阵的推演中。
他将残缺的阵图输入意识模型,开始尝试补全缺失的部分。这不仅仅是在空白处填上阵纹,而是要构建一个能够完美实现“五行迷踪”功能的、自洽的数学体系。
“此处阵基属金,锐利而具穿透性,与之呼应处,必须有水行阵基承接转化,金生水……”
“木行阵基在此,生机勃勃,但过于散漫,需火行阵基约束引导,木生火,但同时火不能过旺,否则克金,破坏初始结构……”
“土行阵基是枢纽,承载四方,平衡五行,其位置和灵力输出必须精确到毫厘,否则全局崩溃……”
他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数学家,在构建一个拥有五个核心变量(金木水火土)的庞大非线性方程组。每一个阵基的设定,都是一个方程;阵法的整体稳定与功能实现,是方程组的解集。
5倍加速的空间内,时间飞速流逝。他的意识超负荷运转,无数种可能性被提出、计算、验证、然后被否决。虚拟的阵盘在他面前一次次亮起,又一次次因为能量冲突或结构不稳而崩溃、湮灭。
失败,失败,无尽的失败。
这个古老难题的复杂程度,远超他之前接触的任何基础阵法。它像是一个精密无比却又残缺了一半的机械钟表,想要补全它,不仅需要找到缺失的齿轮,更要让所有齿轮严丝合缝地重新啮合,精准运行。
不知过去了多久,相当于外界数日的疯狂推演后,林风感觉自己的意识都快被那无尽的数学符号和能量模型淹没了。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暂时搁置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代表土行枢纽的那个能量节点。之前,他一直试图通过复杂的函数去精确控制它的输出,以求平衡其他四行,但始终无法达到完美。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近乎枯竭的脑海:
“平衡,并非静态的相等,而是动态的循环!为何一定要强行控制土行枢纽的输出?为何不将它设计成一个自适应调节的‘缓冲变量’?”
他猛地抓住这一丝灵感!
他放弃了之前那种试图精确控制每一个变量的思路,转而构建一个全新的模型:将土行枢纽设定为一个可以根据其他四行能量波动,自动微调自身输出,以维持整体五行循环稳定的“智能节点”!这类似于控制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这个思路一转变,原本僵死的方程组仿佛瞬间被注入了活力!无数纠缠的死结迎刃而解!
他飞快地在意识中重新构建模型,调整参数。将土行枢纽与其他四行的能量连接,从单向的输出,改为双向的感应与反馈!
虚拟的阵盘再次亮起!
金、绿、蓝、红、黄,五色灵光依次点亮,不再是孤立的光点,而是形成了一个流转不息、相生相克的完美循环!能量场稳定地扩展开来,散发出一种令人心神迷乱的气息!
小五行迷踪阵,补全成功!
就在阵法成功的刹那,林风感觉到自己的神识仿佛被一股清凉的能量洗涤,变得更加凝练、敏锐!他对五行之力的理解,尤其是对“平衡”与“循环”的感悟,骤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体内那微小的五行循环,也随之变得更加圆融自如!
同时,灵魂深处的本源空间,再次传来熟悉的悸动。空间的边界再次拓展,中央的灵泉似乎更加甘洌,而最让他惊喜的是——时间流速的壁垒,再次松动!
5倍时间加速,彻底稳固,并且隐隐触摸到了下一层,6倍加速的门槛!
意识回归肉身,林风缓缓睁开眼睛,虽然精神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如同星辰般明亮的光芒。
他摊开手掌,一枚普通的空白阵盘出现在他手中。他拿起刻画刀,神识引导着灵力,开始在阵盘上刻画刚刚推演成功的、完整的小五行迷踪阵的阵纹。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滞涩,仿佛已经练习了千百遍。每一刀的角度,每一道灵力的注入,都精准地符合那个完美的数学解。
当最后一笔落下,整个阵盘嗡鸣一声,五色光华内敛,一股无形的迷幻力场悄然生成。
看着手中这枚自行运转的阵盘,林风嘴角微微上扬。
阵法,就是数学。
而数学,是通往真理最直接的语言。
他成功用这种语言,解开了一个古老的难题。
这不仅仅是一次技艺上的突破,更是一次认知层面的飞跃。
他知道,凭借对阵法数学本质的理解,再加上5倍(乃至未来更高倍率)的时间加速,他在阵法一道上的成就,将不可限量。
而这,将成为他除了符箓之外,另一张强大的底牌。
青岚学院的舞台,似乎正在为他这个“异类”,悄然拉开更广阔的帷幕。
喜欢特工修仙不讲武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特工修仙不讲武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