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如水,林夏指尖的香烟燃到尽头,烫得她微微一缩。
她没有再点燃一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截蓄势待发的影子,仿佛在看另一个自己。
改变的种子一旦种下,要么破土,要么在沉默中腐烂。
她等的就是那些试图将它捂烂的手。
仅仅一周后,李曼的视频电话就带着压不住的火气打了进来。
“夏姐,出事了!”李曼的脸在屏幕上因为愤怒而涨红,“A市那所试点校,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搞了个所谓的‘教师观察员’制度,对所有关键决策都有一票否决权!”
林夏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地问:“说具体点。”
“‘互助值’排行榜前十的学生,今天被集体取消了参与‘项目实践’的资格,理由是‘过度沉迷,影响正常学习’!”李曼气得声音都在发颤,“我立刻调了后台数据,你猜怎么着?这十个孩子,就是上周联名向学校举报,揭发他们班主任私下开办高价补习班的核心骨干!”
这已经不是改良,而是明目张胆的报复。
用你创造的规则,来惩罚你最想保护的人。
李曼的拳头攥得死紧:“这帮人太脏了!他们把我们的体系,变成了筛选‘顺民’的新工具!我这就去找他们校长理论!”
“别去。”林夏的声音冷静得像冰,“你去,就是匹夫之勇,正中他们下怀。”
她话音未落,那熟悉的、不带任何感情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提示:温和改良常为压制披衣,权力者擅长将反抗的工具扭曲为控制的枷锁。
建议启动透明审计机制,以真实结果击穿虚伪流程。】
林夏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透明审计?
不,她要的,是让他们亲手点燃自己埋下的炸药。
她挂断李曼的电话,立刻拨给了阿哲:“阿哲,帮我个忙。以‘野草公社’公益合作方的名义,向A市、b市、c市那三所‘改良版’试点校,紧急下发一个真实订单。”
电话那头的阿哲精神一振:“什么订单?”
“为甘孜山区的一所小学配送三百件冬衣。要求很简单,七十二小时内,必须由学生团队独立完成从分拣、打包到联系物流送达的全过程。全程录像,作为交付凭证。”林夏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一颗钉子,“对了,向三所学校公开宣布:这次任务完成度最高的团队,将集体获得下一批‘少年野草奖’的提名资格。”
这道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少年野草奖”,这个由林夏设立,专门奖励那些在“模拟职场”中展现出卓越领导力、协作精神和反抗精神的学生的奖项,早已在圈子里成了比“三好学生”更具含金量的荣誉。
压力,瞬间从校方转移到了学生身上。
三所学校的管理层陷入了两难。
接,就意味着必须放权给那些他们刚刚打压下去的“刺头”;不接,就是公然拒绝公益,还要面对学生对错失荣誉的巨大怨气。
他们还在犹豫,学生们却已经动了起来。
三所学校的“刺头”们,绕过了所有“教师观察员”,通过“野草公社”的内部论坛,自发成立了一个跨校联合行动组。
没有场地?他们在废弃的体育器材室里分拣打包。
没有交通工具?
他们用几十辆共享单车组成接力运输队,在城市的车流中穿梭。
人手不够?
几个学生硬着头皮,将林夏的直播视频和这次公益任务的意义讲给父母听。
两个小时后,一支由十几辆私家车组成的“家长后援车队”悄然集结在校门口,后备箱里装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功能饮料。
这是一场完全失控,却又无比高效的行动。
那些被老师们贴上“功利”、“散漫”标签的孩子,在真实的使命面前,爆发出了惊人的组织力和责任感。
第六十八个小时,当最后一箱印着“野草公社”logo的冬衣被送上开往甘孜的货车时,三个城市的夜空下,一群少年疲惫地瘫坐在地上,脸上却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光彩。
而此时,顾沉舟的“子弹”也已精准上膛。
他几乎是踩着点,联合国内两名顶尖高校的法学教授,发布了一份《关于教育场景中变相报复行为的法律意见书》。
意见书直指要害,明确指出“以行政手段剥夺学生因正当举报而应享有的正当权益”,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中关于“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规定。
同时,一份由他主导起草的《关于建立校园内“学生权利救济独立通道”的联署倡议》,被同步发送至各大媒体和教育部门邮箱。
紧接着,李曼组织的十个被取消资格的学生录制的口述视频,在“野草公社”的官方账号上同时放出。
视频没有控诉,没有煽情,只有平静的叙述。
标题惊人地统一:“我因为说了真话,被踢出了排行榜。”
舆论的火药桶,彻底被点燃了。
最后一击,来自陈导。
她和她的团队连熬了两个通宵,将学生们自己拍摄的粗糙视频素材,剪辑成了一部名为《沉默的搬运者》的纪实短片。
影片的高潮,是一个负责夜间搬运的男孩,在刺骨的寒风中扛着一个比他还宽的纸箱,喘着粗气,对着镜头咧嘴一笑,雪花落在他滚烫的额头上。
他说:“老师总说,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听话就行。但现在我知道了,只要我们肯动,路,自己就会出来。”
影片在社交平台呈病毒式裂变传播。
短短三小时,“#别把孩子教成顺民#”的话题,以亿级的阅读量,再度霸占热搜榜首。
这一次,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巨大的舆论海啸下,三所试点学校连夜发表声明,不仅恢复了所有学生的积分和资格,更公开承诺“将充分尊重学生自治决策,不再设置干预性职位”。
一场看似必输的仗,被林夏用一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打成了教科书式的绝地反杀。
庆功会上,办公室里一片欢腾,几个年轻的同事甚至把一个学生送来的“最佳cEo”锦旗挂在了墙上。
唯有林夏,在喧闹中独自走到窗边,盯着手机屏幕上刚刚弹出的系统提示,陷入了沉思。
【信息更新:检测到“前任暴君”企业内部培训资料库更新,新增课程:《如何识别并管理高潜能员工的反抗倾向及早期干预手段》。】
“前任暴君”,是系统对她前东家的代号。
林夏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们怕的不是反叛,是觉醒。
从校园到职场,这条驯化的流水线,他们绝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
她忽然起身,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拨通了顾沉舟的电话,声音压得极低:“老顾,帮我个忙,立刻查一下,最近有没有企业,特别是猎头公司,在通过非正常渠道,秘密收集‘野草公社’核心参与者的背景信息。”
挂断电话,她望向窗外。
街对面的大楼幕墙上,一群少年正兴奋地用投影仪播放着他们自己制作的“职场避坑”系列动画短片,画风粗糙,内容却异常犀利。
林夏看着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低声自语,像是在对他们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你们以为,我们在教这些孩子怎么做事?”
她轻笑一声,眸光里尽是冰冷的锋芒。
“不,我们在教他们,怎么不被做成牺牲品。”
喜欢从被辞退到被敬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从被辞退到被敬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