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霓虹勾勒出都市的钢铁森林,那株从裂缝中生长的野草标志在巨型屏幕上循环往复,像一个顽固的心跳。
林夏的办公室里,气氛却在瞬间凝固。
那条来自系统的红色警报,在她的视野中无声地燃烧着,每一个字符都带着不祥的预兆。
【高危预警:检测到异常高频访问Ip,持续刷新‘野草公社’首页及《劳动者共治协议》页面。】
【来源追溯:Ip地址归属地为‘蓝鲸科技’总部大厦顶层,独立光纤网络。】
【身份匹配:该办公室唯一使用者——蓝鲸科技cEo,张瀚海。】
【在线时长:47分钟。】
张瀚海。
那个亲手签发了她裁员通知,将她推入深渊的男人。
他没有睡。他在看。
像一头嗅到新物种气味的猛兽,在自己的领地边缘,警惕、贪婪、而又困惑地审视着这个不属于他规则体系的新生命。
林夏嘴角的弧度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沉静。
她没有声张,指尖在加密通讯器上敲下一行指令,发给了阿哲。
“查蓝鲸科技近期所有与‘组织效能’、‘人力算法模型’相关的项目组动向,尤其是高层会议纪要。动用你的‘信鸽’网络,我要最深层的消息。”
阿哲的民间物流联盟,不止能送信。
那些遍布城市毛细血管的快递员、外卖员,是城市里最不起眼的眼睛和耳朵。
他们能听到会议室隔音玻璃外泄露的只言片语,能看到深夜被召回加班的疲惫面孔属于哪个部门。
三天后,一份经过三重加密的文件出现在林夏的终端里。
蓝鲸科技,果然动手了。
一个名为“北极星计划”的项目组已秘密成立,由cEo张瀚海亲自挂帅,目标直指“野草公社”的核心——复刻“哨兵计划2.0”的工时预警与劳动强度监测逻辑,并将其整合进他们原有的“组织健康评估模型”。
他们想把林夏的武器,变成自己的新镰刀。
几乎是同时,系统提示音冰冷响起。
【提示:技术抄袭风险等级:高。】
【评估:对方拥有更强的算力与基础设施,但其算法底层缺乏真实劳动者行为样本与信任数据,模型空转,无法形成有效预警。
预计运行成功率低于35%。】
林夏眼底闪过一丝讥诮的冷光。
想抄我的作业?
可以。
但我的作业,是用无数打工人的血与泪写成的,你们用冰冷的数据,永远抄不到灵魂。
她冷笑着,关闭了文件。
不阻拦,甚至,放任。
她要让张瀚海在那条死胡同里,尽情地烧钱、浪费时间。
而她,要在他忙着抄作业的时候,釜底抽薪。
她拨通了李曼的电话。
“李曼,启动‘忏悔录’计划。”
“忏悔录?”
“对,邀请我们第一批‘失业高管再就业计划’里的那十位总监,开系列直播。让他们对着镜头,亲口讲述自己当年是如何设计关键绩效指标,如何用算法和模型,将一个个活生生的同事,‘优化’成报告里一个冰冷的数字。”
当晚,成都试点服务中心的直播间里,一位前阿里p9,曾经掌管数千人团队的男人,面对镜头,脸色苍白。
“我们当年做的‘效能优化看板’,现在想来,其实就是个屠宰流水线。每个人被贴上标签,拆解成数据……效率低的、年龄大的、不再能996的,系统会自动标红。我们甚至不用自己做决定,只需要对着看板说,为了公司的‘组织健康’,必须进行‘人员结构调整’。我们把人,拆成了可随时替换的零件。”
视频瞬间引爆全网。
#曾经的刽子手现在求收留# 的词条,以一种荒诞而又现实的姿态,冲上热搜第一。
林夏没有给舆论丝毫冷却的机会。
第二天,“野草公社”官网醒目位置,发布了第一版《劳动者信用白皮书》。
其中,一条全新的规则引爆了整个职场圈——“决策责任追溯机制”。
任何企业若想接入“野草公社”的信用体系,其管理层过往主导或执行的重大裁员行为,将被算法模型进行评估,并直接影响其个人在公社内的信用评分。
这意味着,一个曾经靠“优化”员工上位的总监,在“野草公社”的世界里,将背负信用污点,寸步难行。
陈导的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石破天惊的一幕。
她的最新一期深度访谈节目,破天荒地没有邀请任何专家学者,而是同时连线了三位不同大厂的hR负责人。
陈导的问题,如手术刀般精准而锐利:“各位桌上都有一份最新的AI员工管理系统方案吧?当你们兴奋地讨论如何用AI淘汰35岁以上的员工时,有没有想过,只需要再迭代一个版本,你们就会被一个更聪明、更年轻、还不需要付五险一金的AI淘汰?”
死一般的寂静。
直播画面里,三位精英人士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无法管理的惊慌。
节目播出当晚,国内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美股盘前交易,应声下跌7%。
资本市场用最诚实的方式,表达了它们的恐惧。
林夏坐在后台,看着那条绿色的下跌曲线,嘴角勾起。
她立刻对阿哲下达了第二道指令:“启动‘燎原计划’。让全国三百个社区快递站点,同步张贴‘野草公社技能兑换海报’。让每一个路过的外卖小哥、保洁阿姨、失业白领都知道,他们的技能,在这里有价值。”
线上的声浪,被精准地引向了最真实的线下触点。
一时间,街头巷尾,那株绿色的野草无处不在。
天顶人力科技,那家曾想用90%控股来“合作”的巨头,终于彻底坐不住了。
这一次,来的不是邮件,而是cto魏哲本人,带着法务和技术总监,姿态放得极低地站在了林夏的办公室门口。
“夏……林总。”魏哲递上一份全新的、几乎等于“投诚”的整改方案。
他们不仅全盘接受了此前对二十名被封杀工程师的三年高薪聘用承诺,还主动提出,愿意开放其内部数据库中,关于“隐形失业人群画像”的核心数据,用于“野草公社”的公益帮扶项目。
林夏甚至没伸手去接那份厚厚的文件。
她只是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人。
“资料可以给,但不是给我的团队。”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将全部原始数据,上传至‘野草公社’的区块链存证系统,由公社的法律志愿者团队进行脱敏和合规性审查。我们可以合作,但不是跪着接招。”
顾沉舟带领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团队,接手了这项庞大的工作。
这些天,他整个人仿佛重新活了过来。
告别了过去的阴霾,他沉浸在为具体的人解决具体问题的价值感中。
深夜,就在他以为审查工作即将结束时,一个被标记为“已失效”的加密子集,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尝试了数种方法,终于破解了密码。
屏幕亮起的一瞬间,顾沉舟的呼吸停滞了。
那不是冰冷的数据,那是一份名单。
一份数千人的名单。
他们都曾是各大工厂、平台的基层员工,因为长期的过劳、工伤、或是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症,而被“协议离职”,却没有获得任何法律规定的赔偿。
他们被系统定义为“失效样本”,被遗忘在资本的数据库深处,仿佛从未存在过。
顾沉舟连夜将这份血淋淋的报告,发给了林夏。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
“野草公社”首页,所有内容都被一则特别公告取代。
公告的背景,是密密麻麻、经过模糊处理的人名。
公告只有一句话:
“从今天起,我们替你们记下每一笔债。”
下方,一个全新的“代申诉通道”正式开通。
消息如野火燎原。
首日,涌入的求助与存证记录,超过八千条。
城市的另一端,一间不对外开放的顶级会所里,烟雾缭绕。
数位掌管着千亿资本的投资人围坐一圈,气氛压抑。
他们手机上,都收到了来自“野草公社”的那则公告。
“不能再让她这么搞下去了!”
“这是在动我们的根基!”
“收购,或者……击溃。必须做出选择。”
林夏的办公室里,系统提示悄然弹出。
【高危预警:检测到多个关联资本方正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
会议议题:‘野草模式’是否必须被收购或击溃。】
林夏看了一眼,随手关掉了提示框。
她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苏醒的城市。
阳光洒在身上,带着一丝暖意。
“让他们吵去吧,”她轻声自语,“房子已经盖好了。”
战斗,才刚刚开始。
她正准备回到座位,处理那汹涌而来的申诉请求,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不是她的助理,也不是团队的任何人。
敲门声很陌生,带着一种机械的礼貌。
林夏眉头微蹙,说了声“请进”。
门开了,一个穿着朴素制服,却不属于任何一家主流快递公司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手中捧着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牛皮纸文件袋,径直放在林夏的桌上。
“林小姐,您的信件。”
他没有要求签收,说完便转身离去,动作干净利落,仿佛一个执行完命令的影子。
林夏的目光落在那份文件袋上。
它不厚,也没有任何署名和寄件地址,封口处用最原始的火漆封缄,上面却没有任何徽记,只是一片光滑的暗红。
一种源于多年职场搏杀的直觉,让她心中警铃微作。
这封信,绕过了阿哲的情报网,绕过了公司的前台,精准地出现在了她的桌上。
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示威。
喜欢从被辞退到被敬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从被辞退到被敬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