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战略为人类文明在“大筛选器”的注视下定下了生存与发展的总基调。但这仅仅是防御姿态,是被动的隐藏。万里深知,面对一个科技水平远超自身、意图不明的“观察者”,仅仅依靠隐藏是远远不够的。文明需要眼睛去看清威胁,需要耳朵去聆听危险,更需要一张能够在关键时刻进行隐蔽反击或有效欺骗的网。
于是,在“潜龙在渊”的框架下,一项更为具体、更具攻击性的子计划被万里提上日程,其代号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幽灵协议”。
“‘幽灵协议’的核心目标,是在绝对隐蔽的前提下,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太阳系的早期预警、态势感知与主动防御网络。”在“南天门”绝密战术研究室,万里向秦宇将军及少数几位核心军事与科技负责人阐述着这项宏大而隐秘的计划。“它不是一支摆在明面上的舰队,而是一张无形的、融入宇宙背景的‘蛛网’。任何未经允许闯入太阳系的‘飞虫’,都将在触碰蛛网的瞬间被我们感知,并可能遭到来自暗处的致命一击,或陷入我们精心编织的幻境。”
计划被分解为三个核心支柱:
支柱一:“深空之眼”——超越极限的隐蔽监视网络。
传统的雷达和光学望远镜在深空探测中局限性太大,且极易暴露自身。“幽灵协议”的监视体系,建立在更为底层和隐蔽的物理效应之上。
· 微引力透镜阵列: 万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在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甚至奥尔特云,秘密部署数千个低成本、微型化的“引力感应节点”。这些节点本身不发射任何信号,它们只做一件事:极其精确地测量彼此之间极其微小的距离变化。当有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尤其是进行空间跳跃或高速航行的飞船)从附近经过时,其引力会引发时空的微小弯曲,从而被节点捕捉到。成千上万个节点构成一个巨大的干涉阵列,其灵敏度足以探测到数百万公里外一艘驱逐舰大小的物体进行曲率航行产生的时空涟漪。
· 宇宙背景辐射监听站: 在月球背面、“广寒宫”基地附近,以及未来在火星、木星卫星等引力稳定点,建立高度敏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接收站。任何非自然的能量活动(如引擎点火、武器充能、强通讯信号)都会在近乎完美的宇宙背景黑体辐射频谱上留下独特的“指纹”。通过分析这些细微的频谱异常,可以反推出能量源的方向、性质甚至部分技术特征。
· 量子纠缠感应网络(理论预研): 这是“幽灵协议”的终极监视梦想。万里根据“火种”中更高阶的知识,提出了利用成对纠缠的粒子进行超距感应的概念。在太阳系各处秘密部署纠缠粒子源,当其中一个粒子受到未知力场或能量干扰时,其纠缠态会瞬间改变,无论相隔多远。理论上,这能实现真正无延迟、无法被常规手段探测的全域监控。但这涉及量子理论的深层奥秘,目前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由“伏羲”主导进行模拟推演。
支柱二:“无形之盾”——非对称与欺骗性防御系统。
防御,不意味着硬碰硬。“幽灵协议”的防御理念,是让攻击者找不到目标,或者攻击错误的目标。
· 全频段电磁幻象: 由“伏羲”控制,在太阳系内关键区域(如地球轨道、月球轨道、火星轨道)部署大量的“全息投影卫星”。这些卫星能够模拟出各种大小、各种能量特征的虚假目标——从大型星舰到空间站,从能量护盾到引擎尾焰。一旦发现不明侵入者,这些“幻象”将被激活,混淆其传感器,诱使其攻击虚假目标,浪费其能量和弹药,甚至引导其进入预设的陷阱空域。
· 引力陷阱与时空褶皱: 在关键航道附近,秘密部署“引力异常发生器”。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于局部空域制造出模拟小行星引力场或微型黑洞吸积盘效应的虚假引力源,干扰入侵者的导航系统,使其偏离航线。更高级的应用,是尝试制造小范围的“时空褶皱”,让闯入的物体陷入时间流速不同的区域,或者在其内部制造应力,从结构上将其瓦解。这项技术风险极高,属于谨慎研究的范畴。
· 定向能武器“暗影”化: 现有的激光、粒子束武器能量特征明显,容易暴露发射源。“幽灵协议”要求对所有定向能武器进行“暗影”改造,包括开发能量回收与屏蔽技术,使发射时产生的能量泄露降至最低;研究“延迟激发”技术,将能量预先储存在特定空间点,待目标进入后再瞬间释放,使攻击似乎来自“虚空”。
支柱三:“寂静猎手”——分布式自主攻击平台。
这是“幽灵协议”最具攻击性的一环,旨在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幽灵舰队”。
· “尘埃”级纳米攻击群: 开发体积仅如沙粒、具备初级动力和导向能力的纳米机器人。它们可以大量播撒在特定区域,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与宇宙尘埃无异。一旦被特定信号激活,它们会蜂拥而至,附着在入侵者飞船表面,进行集群式电磁干扰、结构腐蚀甚至微型爆破。虽然单个“尘埃”威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数以亿计的“尘埃”足以瘫痪一艘大型星舰的外部传感器和推进系统。
· “陨星”伪装式拦截器: 将高爆弹头或动能撞击体伪装成天然的小行星或太空碎片,预先部署在可能成为入侵路径的轨道上。由“伏羲”统一监控,在必要时远程激活其动力系统,对目标进行自杀式撞击。攻击完成后,残留物与自然陨石无异。
· “影梭”隐形侦察\/攻击舰: 这是“鸾鸟”技术的极致隐匿化发展。采用最新的“星尘”隐形材料和非等离子推进技术(如基于时空曲率操控的“蠕动推进”),使其在光学、雷达、红外乃至引力探测层面都近乎隐形。它们将作为“幽灵协议”的机动力量,执行最危险的抵近侦察、情报收集,以及在获得明确授权后,发动无声的致命一击。
“幽灵协议”的制定,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防御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追求硬碰硬的堡垒防御,转向了融入环境、善于欺骗、伺机而动的“刺客”哲学。所有项目都在绝对保密下启动,资源通过“伏羲”进行最优化、最隐蔽的调配,许多实验在地球深海、月球背面乃至小行星带的阴影中进行。
万里站在“巡天”空间站的观测窗前,望着外面看似空无一物的深邃太空。他知道,在这片寂静之下,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织就。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那支藏在暗处,却能决定明处生死的……‘箭’。”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的南天门计划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