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维宇宙常数修改技术”带来的灵魂震颤,并未随着万里斩钉截铁的宣言而消散,反而如同一种高维度的背景辐射,无声地渗透进“南天门”计划的每一个角落。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敬畏、恐惧与极致专注的氛围,取代了之前因“轩辕”牺牲和“火种”启航而产生的悲壮与激昂。
压力,化为了实质。
主控中心的灯光似乎都变得更为冷冽,映照着每个人脸上那种近乎苦行僧般的肃穆。秦宇将军签署的命令不再仅仅是战略部署,更像是一份份将文明未来押上赌桌的生死状。陈院士和周坤带领的科研团队,眼神中除了狂热,更多了一份触碰禁忌的小心翼翼。
万里成为了绝对的核心,也是压力最大的那一个。他不仅要协调“火种计划”与“方舟计划”的并行推进,更要主导对“超维理论”的初步解析与风险管控,同时,他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推演着“收割者”或者说那宇宙“免疫系统”可能做出的反应。
“我们就像在雷区里赛跑。”在一次核心层会议上,万里用沙哑的声音比喻,“‘超维理论’是我们看到的,能让我们瞬间跨越雷区的传送门,但门后可能是生路,也可能是引爆所有地雷的开关。在弄清楚门后的情况,或者找到拆除地雷的方法前,我们连靠近门都要万分小心。”
因此,一项被万里命名为 “静默基石” 的庞大工程,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先级。它的目标,并非取得某种突破性进展,而是构筑一道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想象的、最极致的“信息屏障”。
第一块基石:“冥府”深海基地。
选址不再局限于大陆架,而是直接指向了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数以万计经过特殊改造、具备极端抗压和静音功能的工程机器人,如同沉默的鱼群,携带着利用先行者材料科技制造的新型复合材料,潜向那永恒黑暗与高压的世界。
在那里,依托海底热液喷口提供的稳定地热能源,一座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基地正在成型。它的外壳被设计成能完美模拟海底地质结构的形态,内部则采用多重真空隔层和主动声波抵消系统,确保任何能量波动和机械噪音都不会泄露出去。这里,将成为研究“超维理论”以及进行其他高风险、高保密实验的终极禁区。
第二块基石:“虚像”宇宙背景伪装计划。
如果说“冥府”是物理层面的隐藏,那么“虚像”则是数学和信息层面的终极伪装。由万里亲自设计核心算法,依托“伏羲”和“昆仑”的联合算力,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太阳系的、动态的“信息滤网”。
这个滤网并非简单的信号屏蔽,它更高级,也更诡异。它能主动分析所有向外发射的信息——从普通的无线电通讯到飞船的引擎辐射,再到大型能量设施运行产生的时空涟漪——然后,以一种近乎“欺骗”宇宙本身的方式,将这些信息“翻译”成符合自然宇宙背景噪音的模式。
例如,一艘“鸾鸟”级空天战机在进行机动时产生的能量特征,会被“虚像”系统捕捉、解析,然后在其外围生成一层对应的、但强度被极大削弱且频谱被扭曲的“伪装信号”,使得远程观测者只会认为那是一片普通的太阳风扰动或微弱的宇宙射线爆发。
这需要无法想象的算力,以及对物理规则深入到极致的理解。整个“南天门”基地,乃至所有与计划相关的太空设施,其能源输出的很大一部分,都被悄无声息地调配给了这个无形的“滤网”。
第三块基石:“文明镜像”分流。
这是对“火种计划”与“方舟计划”的进一步深化和伪装。
在“昆仑”量子服务器之外,万里下令在火星、木卫二乃至小行星带,秘密建立了数个规模稍小、但结构完全不同的备用数字世界。这些“镜像世界”中,会被刻意注入一些经过修改的、不完全的科技树数据,以及模拟出的、符合“正常”发展路径的文明活动痕迹。
它们的作用,是“诱饵”。如果,万一,有某种探测穿透了“虚像”滤网,这些精心准备的“镜像”将首当其冲,吸引注意力和火力,为真正的“火种”和核心基地争取时间。
同时,实体层面的“方舟”计划也被拆分成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公开的、规模宏大的火星城市穹顶建设和生态改造,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也吸引着可能存在的窥探。暗线,则是在火星地下深处,以及金星极端环境中,利用先行者技术建造的、真正具备长期生存能力和隐蔽性的末日堡垒。
这一切,都在一种近乎绝对的静默中推进。没有欢呼,没有庆典,只有无数人夜以继日、如履薄冰的忙碌。一种沉重的使命感,取代了初获突破时的喜悦。
“冥府”基地,主控舱室。
万里通过高保真量子通讯,凝视着深海机器人传回的实时画面。幽暗的海水中,庞大的基地轮廓如同史前巨兽的骨架,在探照灯下若隐若现。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感,透过屏幕弥漫开来。
“压力壳最终强度测试通过。内部生态循环系统,自持力达到设计标准的150%。‘深渊之眼’引力波侦测阵列,部署完成度87%。”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声在通讯频道中响起,带着一丝完成艰巨任务后的疲惫。
“能量屏蔽效能?”万里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实测数据表明,基地运行产生的综合能量辐射,经过七重衰减和模拟抵消后,泄露至外部海域的强度,低于一头蓝鲸心跳所产生的生物电信号。理论上,除非探测器的灵敏度达到能监听全球海洋所有鱼类神经冲动的地步,否则无法从背景中分辨出我们。”
“很好。”万里点了点头,脸上却并无轻松之色。这仅仅是开始,仅仅是应对已知或可推测的探测手段。对于那可能存在的、基于宇宙常数变动而触发的“免疫系统”,这种程度的屏蔽,无异于在死神面前蒙上一块薄纱。
他切换频道,连接至“昆仑”。
“伏羲,‘虚像’滤网运行状态报告。”
“滤网覆盖率达98.73%。太阳系内所有我方人造信号源,均已纳入伪装序列。过去72小时内,成功拦截并伪装了十七次来自境外深空探测网络的主动扫描,对方未发现异常。能量消耗稳定在预估值的105%,尚在可控范围。”
“对背景宇宙常数模型的监控呢?”
“已建立连续监测网络,监控范围包括光速(c)、普朗克常数(h)、精细结构常数(a)等十二个关键宇宙常数。截至目前,未发现任何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统计学上显着)的异常波动。但需要提醒,监测精度受限于当前技术水平,无法完全排除极微幅、或高维度的扰动。”
万里沉默了片刻。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但这死寂般的平静,反而更让人不安。那艘被摧毁的“收割者”母舰,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过后,潭水恢复了黑暗,但你永远不知道水下是否惊醒了更可怕的东西。
“继续监控,优先级提到最高。任何微小波动,立即直接向我汇报。”
“明白。”
火星,乌托邦平原。
明面上的殖民城市“希望之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巨大的透明穹顶在红色的荒漠上反射着恒星的光芒,如同镶嵌在火星表面的宝石。来自地球的移民和工程师们,在相对宜居的环境里,为人类的未来开拓着新的疆土。
而在“希望之城”地下数千米处,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是“方舟”计划的暗线核心——“磐石”基地。温度极高,压力巨大,依靠强大的能量护盾和先行者材料技术,才在这片近乎地狱的环境中开辟出生存空间。基地内部,没有窗户,没有模拟的自然风光,只有冰冷的金属墙壁、错综复杂的管道和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群经过严格筛选、意志坚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在这里进行着最前沿的、也最危险的实验。他们研究的,正是从“先行者核心”中解析出的、相对“安全”的一些次级技术——例如高效物质重组、初级能量护盾生成器的小型化、以及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亚光速推进系统。
这些技术,同样远超地球现有水平,但至少,它们尚未触及那最根本的宇宙规则。
周坤坐镇于此,他的头发比一年前白了许多,但眼神却愈发锐利。他指着全息屏幕上一个正在模拟运行的能量护盾模型,对身边的年轻研究员说道:“看,这里的能量流转效率还是太低。按照万工提供的理论,如果我们能引入对希格斯场局域凝聚态的微操控,或许能将护盾强度再提升百分之三十,同时能耗降低十五个百分点。”
年轻研究员看着那复杂到令人头晕的公式和模型,眼中既有崇拜,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周老,我们……我们走的是不是太快了?这些技术,一旦失控……”
周坤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重:“孩子,我们没有慢下来的资格。‘轩辕’用牺牲告诉我们,敌人不会等我们准备好。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可能到来的、更残酷的接触做准备。快,可能会死。慢,一定会死。”
他望向基地深处,那扇通往更高保密级别实验室的厚重合金大门,门后,是连他都无权知晓的、关于“超维理论”的初步研究和风险评估。
“我们能做的,就是确保在我们这环,不能出任何差错。”
“南天门”主控中心。
万里独自站在巨大的星图前,星图上,代表“冥府”、“昆仑”、“磐石”、“希望之城”以及无数隐秘监测站的光点静静闪烁,构成了一张人类文明在生存压力下,被迫编织出的、复杂而脆弱的防御网络。
他的手中,握着一份刚刚由“伏羲”和“昆仑”联合提交的、关于“超维理论”初步解析的风险评估报告。报告用冰冷的数据和无数的概率模型,描绘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图景——任何试图在现实宇宙中,哪怕只是对最微末的宇宙常数进行一丝一毫的、受控的修改尝试,都有超过67.4%的概率,会引发无法预测的连锁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局部物理定律崩溃、时空结构撕裂、乃至触发某种……“回归均值”的宇宙级修正力。
那感觉,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手中却握着一柄能重塑世界的锤子。他甚至连锤子的重量都无法承受,更遑论去使用它。
但这柄锤子,又是他们唯一可能用来对抗“免疫系统”的武器。
孤独感,如同星际空间的绝对零度,包裹着万里。所有的决策,最终的压力,都汇聚于他一人之身。秦宇将军可以调动资源,陈院士可以攻坚技术,周坤可以执行计划,但最终的方向、分寸和那关乎文明存亡的“度”,需要他来把握。
他抬起手,轻轻触摸着星图上那颗蔚蓝色的星球。那里,数十亿人依旧过着平凡的生活,对头顶星空深处正在发生的、决定他们命运的一切,一无所知。
“基石已经铺下……”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对自己承诺,又仿佛在向那沉默的宇宙宣告,
“我们或许渺小,或许无知,或许在规则的洪流中不堪一击……”
“但只要我们还能思考,还能选择,还能在绝望中点燃下一缕星火……”
“这场文明的远征,就永不会结束。”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清明。
“伏羲,连接‘冥府’、‘昆仑’、‘磐石’所有负责人。”
“‘静默基石’第一阶段完成。现在,让我们开始……”
“搭建我们自己的……‘规则’。”
喜欢我的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的南天门计划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