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暗中联络忠臣 收集太子罪证
(子时,紫微府深处的密室静得能听见油灯燃烧的“噼啪”声,连空气都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压抑的质感。窗外的月光被厚重的乌云严严实实遮蔽,连一丝微光都透不进来,唯有案上那盏青铜油灯,燃着豆大的火焰,将密室映照得昏黄而朦胧。阴影在墙壁上堆叠交错,像极了这些年紫微府暗藏的心事,层层叠叠,压得人喘不过气。)
(墙壁正中央悬挂的画像在光影中若隐若现,画中人身着银白铠甲,腰佩虎头湛金枪,肩披猩红披风,面容刚毅如磐石,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即便化作画像,依旧能镇守一方疆土——那是紫微的祖父,前镇国大将军苏定疆。)
(提及祖父,紫微的心头便泛起一阵酸楚。当年祖父镇守北疆十五年,大小战役百余场,身上的伤疤比铠甲的纹路还要多,凭一己之力护住了大胤的北境防线,让外敌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北疆守护神”。可就是这样一位忠君爱国的功臣,却因不肯依附太子,不愿与太子同流合污,被太子罗织了“通敌叛国”的罪名。)
(太子暗中买通祖父麾下的一名副将,伪造了祖父与北境蛮族的往来书信,又设计让蛮族在边境突袭时故意放走部分俘虏,制造出“里应外合”的假象。幸得先皇念及祖父的赫赫战功,又暗中派人查证,才发现其中有诈,保住了祖父的性命。但即便如此,太子依旧不肯罢休,借着“治军不严”的由头,削去了祖父的兵权,将他贬回京城休养。)
(祖父一生驰骋沙场,荣耀加身,骤然失去兵权,又背负着不白之冤,心中郁结难舒,归家后便一病不起,不出三年便郁郁而终。而紫微的父亲苏镇国,如今虽是当朝镇国将军,手握部分京畿兵权,却因祖父的前车之鉴,被太子处处提防、时时打压。这些年,父亲在朝堂上如履薄冰,凡事谨小慎微,连在家中都不敢多言政事,生怕被太子的人抓住把柄。)
(密室的门是厚重的梨花木所制,外面包裹着一层一指厚的铁皮,门上雕刻着繁复的缠枝莲暗纹,看似精致的装饰,实则是祖父当年特意设计的防盗机关。只要有人触碰暗纹的特定位置,门内便会发出刺耳的铜铃警报,即便在密室深处也能清晰听见。)
紫微母亲:(走到门边,先伸手摸了摸门闩上的铜锁,确认锁扣完好无损,又将耳朵紧紧贴在门上,屏住呼吸听了足足半盏茶的功夫。走廊里偶尔传来巡夜仆人轻缓的脚步声,伴随着打更人“子时三更,平安无事”的吆喝,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动静,她这才缓缓直起身,转身朝着画像走去。她的动作缓慢而郑重,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裙摆扫过地面,发出极轻的摩擦声,鬓边的白发在油灯下格外醒目,根根分明,那是常年忧心操劳留下的痕迹)这些年,娘活得像个惊弓之鸟。
紫微:(站在母亲身侧,望着画像中祖父的模样,眼眶不由自主地泛红,手指紧紧攥着衣袖,指节都泛出了白)娘,女儿知道您受了太多苦。爹在朝中被太子处处打压,连调动一兵一卒都要报备太子,受尽了窝囊气;我们府里更是被监视得严严实实,连出门买些布料首饰,身后都跟着太子的人,跟犯人似的。
紫微母亲:(指尖轻轻拂过画像上苏定疆的铠甲纹路,指尖传来画布粗糙的触感,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铠甲的冰冷坚硬。她的声音哽咽,尾音控制不住地发颤)你祖父一生忠君爱国,镇守北疆十几年,流血流汗,马革裹尸都不怕,最后却落得个被削权罢官的下场,连死后都没能洗清冤屈,这都是拜太子所赐!
她顿了顿,抬手用袖口拭去眼角的泪痕,语气中满是悲愤:你爹如今虽是镇国将军,却处处受制于人。太子怕他像你祖父一样不肯依附,又忌惮他手中的兵权,便想方设法地打压他。去年爹想奏请皇上加固京郊的防御工事,太子却在朝堂上百般阻挠,说什么“劳民伤财”,最后硬是把这事压了下来。还有你哥哥,本可以通过武举入朝,却被太子暗中使绊子,连考场都没能进去!
紫微:(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指甲深深嵌进掌心,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怒意)太子太过分了!他就是个奸佞小人,只会用这些卑劣的手段打压忠良!祖父的冤屈,爹的憋屈,哥哥的遗憾,还有府里日日被监视的滋味,女儿早就忍够了!
紫微母亲:(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无奈与隐忍,轻轻拍了拍紫微的手背)不忍又能如何?太子是储君,权势滔天,党羽遍布朝堂,连皇上身边都有他的人。你爹手握兵权却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被太子抓住半点把柄,到时候不仅他自身难保,还会连累整个苏家满门!
她环顾了一圈密室,声音压得更低:府里的下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那些忠心耿耿的老仆,不是被太子的人寻由头赶走,就是被暗中收买。现在留在府里的,多半是太子安插的暗线,就连门口卖菜的小贩、街角的算命先生,都可能是他派来监视我们的耳报神。上次你只是随口跟丫鬟抱怨了一句“物价涨得快”,没过三天,太子就派人送来一批米面,明着是“体恤”,实则是在警告我们,府里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紫微:(咬牙切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总有一天,我们要让太子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我们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揭穿他的阴谋诡计,为祖父洗清冤屈,还爹一个公道,让哥哥能堂堂正正地报效国家!
紫微母亲:(眼神灼灼地看着紫微,目光中满是坚定,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当年祖父的影子)娘怎会忘了?你祖父的冤屈不能就这么算了,苏家世代忠良的名声不能被玷污,先皇打下的江山更不能落入这样的奸人之手!
紫微:(重重点头,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女儿明白,娘这些年的隐忍,爹的蛰伏,都是为了等待一个能扳倒太子的时机。现在,这个时机终于来了。
紫微母亲:(走到画像前,双手按住画框两侧的暗扣,指尖在冰冷的木头上摸索着,找到了那个隐藏的机关)这些年,我表面上对太子一派俯首帖耳,逢年过节带着你去东宫“请安”,忍受着他们的冷嘲热讽,暗地里却一直在偷偷收集他的罪证,联络你祖父当年的旧部。
“咔哒——”
(一声轻微的机关响动,画像缓缓向一侧移动,露出后面隐藏的暗格。暗格不大,仅能容纳一个铁盒,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许久未曾开启。暗格内壁被打磨得光滑细腻,还残留着淡淡的桐油味,那是当年祖父特意打造的藏物之处,防潮防虫,能长久保存物品。)
紫微母亲:(小心翼翼地将铁盒取出,放在案上,用衣袖轻轻擦拭着盒面上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抚摸易碎的珍宝。铁盒约莫巴掌大小,是用上好的精铁打造而成,表面刻着细密的云雷纹,边缘处虽有些许锈蚀,却依旧坚固异常,盒身的搭扣是黄铜所制,刻着一个小小的“苏”字,是苏家的家徽)我忍着、等着,就是盼着有一天,能让太子的罪行大白于天下,告慰你祖父的在天之灵,让苏家彻底摆脱太子的打压,不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紫微:(凝视着案上的铁盒,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娘,这里面就是祖父当年留下的东西?还是您这些年收集的罪证?
紫微母亲:(点头,指尖轻轻抚过铁盒上的云雷纹,眼神中满是回忆)这里面,有三样东西。一样是你祖父当年未及呈给先皇的辩白奏折,还有先皇御赐的“忠勇”金牌,另外就是我这些年收集的太子党羽名单与罪证。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而郑重:当年你祖父被太子诬陷,连夜写下这份奏折,详细列明了自己的战功与清白,痛斥了太子的诬陷之举,想亲自面呈先皇辩解。可太子早就料到他会这么做,派了大量人手在宫门外阻拦,硬是没让你祖父见到先皇。若不是先皇心里有数,暗中派人保护,你祖父恐怕连回府的机会都没有。
紫微:(眼中闪过震惊,伸手想要触碰铁盒,又怕弄坏了里面的东西,手指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才收回)原来祖父当年真的写了辩白奏折!女儿一直以为,所有文书都被太子的人搜走了,没想到竟然藏在这里。
紫微母亲:(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欣慰)你祖父心思缜密,知道太子不会给他辩解的机会,早就把奏折藏在了画像后的暗格里。他说,就算自己这一辈子洗不清冤屈,也要把真相留下来,总有一天,会有人为他讨回公道。
她拿起铁盒,轻轻掂了掂,继续说道:这块“忠勇”金牌是先皇当年赐给你祖父的。那年北境大捷,先皇龙颜大悦,亲自为你祖父授勋,赐了这块金牌,说“持此牌者,忠勇可嘉,凡遇危难之际,可直闯御前,任何人不得阻拦,如朕亲至”。只是当年事发突然,你祖父没来得及动用,就被削去了兵权。
紫微:(攥紧衣角,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悲愤)太子真是阴险狡诈,连祖父辩解的机会都不肯给,生生毁了祖父的一世英名。
紫微母亲:(伸手捏住铁盒的搭扣,轻轻一扳)这些年,我借着去寺庙上香、给你祖父扫墓的机会,偷偷联络你祖父当年的旧部,从他们那里收集了不少太子的罪证。你看,这里面还有太子暗中囤积兵器、私通藩王的书信副本。
“啪——”
(铁盒被打开,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整齐地放着三样东西,在昏黄的油灯下散发着沉静的光芒。)
(一张泛黄发脆的奏折,纸页已经有些脆化,边角处微微卷起,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墨色虽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可辨,正是苏定疆的亲笔。字里行间满是悲愤与赤诚,一笔一划都透着不屈的傲骨,详细记录了他镇守北疆的种种战功,以及被太子诬陷后的冤屈,甚至有几处字迹被泪水晕染,能想见他写下时的激动与痛心。)
(一块巴掌大的黄铜金牌,正面刻着“忠勇可嘉”四个篆字,笔锋刚劲,刀工精湛,笔画间透着皇家的威严;背面是先皇的私印“康熙御印”,印文清晰可辨,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入手沉甸甸的,带着金属特有的冰凉触感,抚摸上去,还能感受到当年铸造时的精良工艺。)
(一叠写满字迹的纸笺,用细麻绳捆扎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太子党羽的名单、官职,以及他们的种种罪证,小到收受贿赂、欺压百姓,大到结党营私、暗中谋划,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还有证人姓名与证据来源,显然是经过多年的精心收集与核实。)
紫微母亲:(拿起金牌,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中闪过一丝希冀与惋惜)这块金牌是苏家的荣耀,也是苏家的希望。当年你祖父没能用它洗清冤屈,如今,或许能靠它扳倒太子,还苏家一个清白。
紫微:(伸手轻轻触碰金牌,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仿佛触碰到了祖父当年的忠魂,眼神中满是敬畏与坚定)祖父的在天之灵,一定也在等着这一天。他一生为国为民,绝不能让他的冤屈永远石沉大海。
紫微母亲:(将金牌放回铁盒,眼神变得格外郑重)这些年,我把它们藏在这里,就像藏着最后一丝希望,不敢轻易动用,怕打草惊蛇。太子心思缜密,狡猾多疑,若是让他察觉到我们在收集他的罪证,后果不堪设想。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振奋:如今,九殿下从江南回来了。你可知晓,九殿下在江南做了多少大事?他不仅平定了江南的叛乱,还查处了太子在江南的爪牙,收集到了太子在江南圈地敛财、强征赋税、滥杀无辜百姓的罪证,甚至还有他私设刑堂、迫害忠良的供词。那些罪证,桩桩件件都是死罪!
紫微:(接过铁盒,紧紧抱在怀中,铁盒的冰凉触感透过衣物传来,却让她感到一阵安心,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这些罪证,加上祖父的辩白奏折、这块“忠勇”金牌,还有娘收集的党羽名单与罪证,足够让太子万劫不复,再无翻身之地!
紫微母亲:(重重点头,语气凝重如铁)没错!这四样东西凑在一起,便是铁证如山,就算太子有再多党羽,就算他巧舌如簧,也无法辩驳!就算皇上想偏袒他,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天下百姓也不会答应!
紫微:(眼神决绝,声音坚定得没有一丝动摇,眼中闪烁着复仇的光芒与正义的火焰)娘,您放心,女儿定不辜负您和祖父的期望,不辜负爹这些年的隐忍与委屈,更不辜负九殿下的信任与付出。女儿定要将太子的罪行公之于众,为祖父洗清冤屈,还苏家一个清白,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紫微母亲:(突然伸出手,紧紧握住紫微的手,她的手掌粗糙而温暖,带着常年操持家务留下的厚茧,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紫微的骨头,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恳切)报仇雪恨是其次!
紫微:(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母亲,不明白母亲为何会这么说)娘?
紫微母亲:(语气沉重而恳切,一字一句都像是敲在紫微的心上)紫微,娘活了这大半辈子,早就看淡了恩怨情仇。对我来说,保住苏家满门的性命,护住你和你爹平安顺遂,让苏家不再受太子的打压陷害,让你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才是最要紧的。
紫微:(眼眶发红,反手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女儿知道,娘最在乎的就是我们。可祖父的冤屈不能不报,太子的恶行也不能不管。他不仅害了我们苏家,还害了那么多忠良之士,鱼肉百姓,祸乱朝纲,若是不除了他,将来不知还会有多少人遭殃。
紫微母亲:(眼神格外凝重,语气中带着一丝后怕)娘知道太子罪该万死,可我们不得不小心。太子心狠手辣,权势滔天,朝堂上下都是他的人,连京畿卫戍部队里都有他的亲信。我们这一步走出去,就是生死未卜的豪赌!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你爹手握兵权,太子本就忌惮他,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若是我们的计划败露,太子定然会狗急跳墙,诬陷你爹谋反。到时候,不仅我们活不成,整个苏家都会被株连九族,你祖父的忠名也会彻底被玷污,成为千古罪人!
紫微:(用力点头,语气坚定而沉稳)女儿明白其中的凶险,绝不会掉以轻心。女儿会万事谨慎,每一步都深思熟虑,绝不鲁莽行事,一定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紫微母亲:(喘了口气,脸上的担忧稍稍缓解了些许,她拍了拍紫微的手背,语气恳切)所以,你一定要提醒九殿下,千万不能冲动。他年轻气盛,有勇有谋,是个可塑之才,可终究还是太过年少,容易被情绪左右,遇事不够沉稳。对付太子这样的老狐狸,光有勇气和正义感是不够的,还需要耐心和谋略。
紫微:(颔首,将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娘放心,女儿会多劝劝他,凡事三思而后行,等所有准备都周全了再动手。女儿会告诉九殿下,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报仇,而是确保计划成功,同时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紫微母亲:(欣慰地点了点头,眼中的担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信任与希冀)好孩子,娘相信你。你从小就沉稳懂事,做事有分寸,比你哥哥还要让人放心。有你在九殿下身边,娘也能安心些。九殿下是个明事理、重情义的人,他不会置我们于不顾的。
紫微:(轻声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娘说得对,九殿下是个难得的好王爷。他在江南为民做主,严惩贪官污吏,深受百姓爱戴;对待下属也宽厚仁慈,从不摆王爷的架子。女儿相信,跟着九殿下,我们一定能成功。
紫微母亲:(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神秘而振奋)对了,娘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这些年,娘不仅收集了太子的罪证,还暗中联络了不少忠良之士。吏部的王大人、兵部的李将军,还有御史台的张御史,他们都愿意帮我们。
紫微:(眼中闪过惊喜,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些许,又连忙压低声音,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欣喜)真的?娘,您真的联络到了他们?女儿还以为,经过祖父当年的事,没人敢再与我们苏家往来了。
紫微母亲:(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骄傲)傻孩子,你祖父当年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而且他们都是忠心报国、明辨是非之人,怎么会因为太子的打压就背弃道义?当年你祖父出事后,他们之所以不敢与我们往来,不是因为怕了太子,而是怕连累我们。太子的眼睛一直盯着苏家,若是他们与我们走得太近,只会给太子更多打压我们的借口。
她顿了顿,回忆起这些年联络旧部的艰辛,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慨:我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托了无数关系,走了无数弯路,才慢慢联系上他们。一开始,我不敢直接去找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可靠的中间人传递消息。有好几次,中间人都因为害怕太子的权势,中途退缩了,甚至还有人想把消息卖给太子邀功,幸好我早有防备,才没出什么差错。
紫微:(听得心惊胆战,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娘,您太不容易了。这些年,您一个人默默承受了这么多,还做了这么多危险的事,女儿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紫微母亲:(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着安慰道)傻孩子,娘不告诉你,就是怕你担心。你那时候还小,心思单纯,若是让你知道了这些事,不小心露了馅,那我们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现在你长大了,沉稳懂事了,也能帮娘分担了,娘才敢把这些事告诉你。
她继续说道:我第一次见到王大人,是在五年前的一个雪夜。那天,我借着去城外寺庙给你祖父祈福的名义,偷偷去了约定好的破庙。那破庙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寒风呼啸着灌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王大人冒着被太子察觉的风险,如约而至,见到我的时候,他身上落满了雪花,脸都冻得发紫,却第一句话就问我“苏老将军的冤屈,真的有机会洗清吗”。
紫微:(眼眶湿润,声音带着哽咽)王大人真是个忠臣。
紫微母亲:(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是啊,王大人是你祖父当年亲手提拔的门生,当年你祖父对他有知遇之恩。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你祖父的赏识与栽培。这些年,他在吏部站稳脚跟,一直暗中关注着太子的动向,收集了不少太子在官员任免上的贪腐证据,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揭发。
她喝了口桌上的凉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后来,我又通过王大人联络到了李将军和张御史。李将军是你祖父当年的部下,曾跟着你祖父在北疆征战多年,身上多处负伤,是个铁血硬汉。当年你祖父被削权,他也受到了牵连,被降职到京郊军营,这些年一直隐忍蛰伏,默默积蓄力量。他手握部分京畿兵权,虽然不能调动全部禁军,却能稳住京郊的防务,若是真到了关键时刻,他能帮我们防止太子狗急跳墙,调动私兵作乱。
紫微:(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有李将军在,我们就多了一层保障。那张御史呢?他也是祖父的旧部吗?
紫微母亲:(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张御史不是你祖父的旧部,却是个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之人。他素有“铁笔御史”之称,专门负责弹劾百官,不管对方官职多大、背景多硬,只要犯了错,他都会直言不讳地弹劾。当年你祖父被诬陷,他就曾多次想上书为你祖父辩解,却都被皇上压了下来。这些年,他一直看不惯太子的嚣张跋扈与结党营私,多次在朝堂上暗中抵制太子的提议,只是势单力薄,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她脸上露出一丝振奋的神色:就在上个月,我借着给你祖父扫墓的机会,再次偷偷在城外的破庙里见了王大人。我把这些年收集到的太子罪证,还有九殿下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如何为民做主、如何收集太子罪证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王大人听了之后,又惊又怒,当即拍着桌子说“不能再忍了”,表示愿意全力帮我们,还说要联络李将军和张御史,一起为我们造势。
紫微:(紧张地追问)那他们都同意了吗?有没有什么顾虑?
紫微母亲:(一拍桌子,语气激昂)当然同意了!李将军听了太子在江南的暴行,气得当场就拔出了佩刀,说非要亲手斩了太子这个奸贼不可!张御史则是冷静了许多,他仔细查看了我们收集的罪证,说“这些证据虽然详实,但还不够震撼,必须等到九殿下带回江南的完整罪证,形成铁证如山的证据链,才能一举将太子扳倒”。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郑重:他们都纷纷表示,只要九殿下能将完整的罪证呈给皇上,他们便敢在朝堂上公开附议,联名揭发太子谋逆的真面目!王大人还说,他会暗中联络更多受太子打压的忠良官员,等到关键时刻,一起在朝堂上发声,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让皇上不得不重视此事,不得不严惩太子。
紫微:(激动地握紧铁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太好了!有他们相助,我们如虎添翼,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王大人是吏部尚书,掌管官员考核任免,在朝堂上威望极高,许多官员都受过他的提携,他一开口,定然会有更多人响应;李将军手握兵权,能稳住局面,防止太子作乱;张御史铁面无私,弹劾名正言顺,更具说服力。有他们三个人牵头,再加上其他忠良官员的支持,就算太子有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难飞!
紫微母亲:(语气笃定,眼神中满是信心)正是如此!王大人在文官集团中威望极高,他说话分量重,能带动一大批文官;李将军在军中颇有号召力,能稳住军心,防止太子利用军中亲信作乱;张御史则是御史台的核心人物,由他出面弹劾太子,名正言顺,既能堵住悠悠众口,又能让皇上师出有名。这三个人,一文一武一监察,正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足以对抗太子的势力。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凝重: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太子在朝堂上经营多年,党羽众多,势力盘根错节。户部尚书、礼部侍郎、还有京畿卫戍部队的副统领,都是太子的亲信。他们手握重权,若是我们的计划败露,他们定然会拼死反扑,到时候局面会变得非常棘手。
紫微:(冷静下来,点头道)娘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王大人他们的支持就放松警惕。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紫微母亲:(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好孩子,你能这么想,娘就放心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将九殿下带回的江南罪证与我们手中的证据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同时,让王大人他们暗中联络更多的忠良官员,壮大我们的力量。另外,还要派人密切监视太子及其党羽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任何异常,立刻汇报,我们也好及时调整计划。
她看着紫微,语气郑重地叮嘱道:还有一件事,你一定要记住。九殿下身边的霓裳是皇帝亲封的暗卫,忠诚可靠,武功高强,必要时可以让她帮忙护着罪证。但你切记,不可将我们的全部计划都告诉她,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她是皇帝的人,我们不知道她是否完全信任九殿下,也不知道她是否会将我们的计划汇报给皇帝。皇帝的心思深沉难测,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紫微:(重重点头,将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娘,您放心,女儿明白。女儿会把握好分寸,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会泄露我们的核心计划。女儿会亲自将罪证交给九殿下,确保罪证的安全。
紫微母亲:(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眼中满是疼爱与信任)好孩子,娘相信你。你从小就聪明伶俐,做事有分寸,娘知道你能办好这件事。你爹那边,我也会慢慢劝说他。这些年,他之所以一直隐忍,就是怕连累家人。现在,有了九殿下的支持,有了王大人他们的相助,还有这么多铁证,我相信他会愿意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助九殿下一臂之力。
她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憧憬:等太子倒台了,你祖父的冤屈洗清了,苏家就能恢复往日的荣耀,你爹也能摆脱太子的打压,堂堂正正地在朝堂上做事,为国家效力。你哥哥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报效国家的心愿。而你,也能找个好人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用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紫微:(眼中闪过一丝憧憬,随即又被坚定取代)娘,女儿现在不想考虑这些。女儿只想尽快扳倒太子,为祖父洗清冤屈,还苏家一个清白,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至于个人的婚事,女儿并不在意。
紫微母亲:(笑了笑,伸手轻轻抚摸着紫微的头发)傻孩子,娘知道你现在一心想着报仇雪恨,可娘也希望你能幸福。等这件事结束了,娘一定会为你找个好人家,让你一辈子平安顺遂。
紫微:(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知道,母亲是为了她好,可她现在确实没有心思考虑这些。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扳倒太子,完成祖父的遗愿,实现自己的誓言。)
密室的油灯依旧在燃烧,昏黄的光晕将两人的身影映在墙壁上,忽明忽暗。窗外的乌云渐渐散去,一丝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棂照了进来,落在铁盒上,反射出冷冽而坚定的光芒。
紫微母亲:(看着窗外的月光,轻声说道)夜已经深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明天一早,你就去找九殿下,把这些罪证交给她。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避开府里的暗线,不要让任何人察觉到你的行踪。
紫微:(重重点头,将铁盒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抱住了所有人的希望与未来)娘,您放心,女儿会的。女儿现在就回去,明天一早就去找九殿下。
她转身向密室门口走去,脚步坚定而沉稳。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承载着苏家的荣辱与天下的安危。走到门口,她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母亲,又看了一眼墙上祖父的画像,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她知道,从她走出这个密室的那一刻起,一场关乎朝堂安危、苏家荣辱的暗战,就正式拉开了序幕。这场战争,注定充满了凶险与变数,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的心中,有祖父的忠魂指引,有母亲的期盼支撑,有九殿下的信任相伴,还有无数忠良之士的支持。她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太子的罪行终将被揭穿,祖父的冤屈终将被洗清,苏家终将恢复往日的荣耀,天下百姓终将迎来一个太平盛世。
紫微深吸一口气,推开密室的门,悄悄走了出去。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巡夜仆人手中灯笼发出的微弱光芒,以及远处传来的打更声。她压低身形,避开巡逻的仆人,像一只灵活的猫儿,迅速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密室里,紫微母亲看着她消失的背影,眼中满是担忧与期盼。她走到案前,拿起桌上的油灯,走到祖父的画像前,轻轻说道:“爹,您看到了吗?紫微长大了,她很坚强,很勇敢。我们苏家的希望,就在她身上了。您一定要保佑她,保佑九殿下,保佑所有忠良之士,让我们能顺利扳倒太子,洗清您的冤屈,还苏家一个清白,还天下一个太平。”
油灯的火焰摇曳着,映在画像上祖父的脸上,仿佛祖父的眼神也变得温柔而坚定,在默默回应着她的祈求。
喜欢大夏九皇子与紫微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