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玄门书院的晨钟准时响起。
宋知谧披着晨露来到后山练功场,弟子们已经整齐列队。东方既白,朝霞将每个人的身影镀上金边。
吐纳天地灵气,运转周天循环。她声音清越,在晨风中传得很远,记住,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林小雨站在弟子最前方,已经能够自如地引导体内真气。这个曾经怯生生的小姑娘,如今已是书院的大师姐。
早课结束,宋知谧回到书房。桌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三封信——封是西北某寺庙的方丈请教佛法与道法融合之道,一封是海外华人商会请求勘测风水,还有一封是山区小学的感谢信,附带着孩子们手绘的图画。
她先展开感谢信,看着稚嫩的笔迹写着谢谢宋阿姨帮我们赶走了学校里的坏东西,唇角不自觉地扬起。
师父,早餐准备好了。林小雨端着食盒走进来。
简单的清粥小菜,却做得十分精致。自从晏沉璧请来专业的营养师后,书院的膳食改善了不少,既符合修行之人的清淡口味,又能保证营养均衡。
用过早膳,宋知谧开始每日的例行巡查。
藏书阁里,几个早起的弟子已经在埋头苦读。见她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她随手拿起一本《玄门符咒大全》,修行重在理解,死记硬背反而落了下乘。
炼丹房中,药香袅袅。负责炼丹的弟子正在记录一炉养元丹的火候,见她到来,连忙请教几个控火的诀窍。
心要静,气要匀。她示范着手法,炼丹如修行,急不得。
走到后院时,正遇上晏沉璧从山下回来。他今日穿着一身休闲装,手里提着个食盒。
城东新开了家素斋馆,味道不错,带给你尝尝。
食盒里是几样精致的素食点心,还冒着热气。自从书院步入正轨后,晏沉璧虽然仍要处理公司事务,但总会抽空带些小惊喜来看她。
午后,宋知谧在书院正堂开设义诊。今天来的大多是附近的村民,问题也都简单——有的是睡眠不安,有的是家宅不宁,还有的是来求个平安符。
大师,我家鸡最近总在半夜打鸣...一个老农愁眉苦脸地说。
宋知谧观察他的面相,又看了眼他带来的鸡毛,笑道:不是邪祟,是你家鸡窝正对着坟地,换个方位就好。
老农千恩万谢地离去。
接着是个抱着婴儿的少妇:孩子总是夜啼...
宋知谧画了道安神符折成三角:放在孩子枕下,三日后便好。
待送走最后一位求诊者,夕阳已经西斜。宋知谧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正准备休息,却见林小雨领着个年轻人进来。
师父,这位是想来书院学习的。
年轻人二十出头模样,眼神清澈,周身灵气充沛,是个修行的好苗子。
为什么想修行?宋知谧温和地问。
我...我想帮助别人。年轻人认真地说,就像大师您一样。
宋知谧点点头,取出一本《玄门入门心法》:先读这本书,三日后告诉我你的感悟。
晚膳时分,书院饭堂里热闹非凡。新来的弟子还有些拘谨,在老弟子的带动下也渐渐放开。宋知谧和晏沉璧坐在主位,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相视而笑。
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吗?晏沉璧轻声问。
宋知谧点头:那时我还在古街摆摊算命。
现在想想,仿佛已经过去很久了。
饭后,宋知谧照例在书院巡视最后一圈。藏书阁里灯火通明,炼丹房中药香未散,后山练功场上还有人在对月练剑。
这一切,都与她理想中的玄门盛世如此相近。
回到住处,宋知谧取出天机镜。镜面平静无波,映出她恬淡的容颜。这样的平静生活,正是她一直追求的。
然而,当她准备就寝时,镜面突然泛起一丝涟漪。虽然转瞬即逝,却让她心中一紧。
看来,平静的日子,终究不会太久。但至少此刻,她可以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宁。
喜欢夫人刚下山,她又A又飒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夫人刚下山,她又A又飒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