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曦微露,山谷中还弥漫着薄薄的雾气,空地上却已经人头攒动。
各家主事人带着整理好的家当,聚集到昨日开会的地方,脸上既有对未来的忐忑,更多的是摩拳擦掌的干劲。
统计结果很快汇总到林小薇和村长这里:
青壮劳力(含健壮妇女)八十余人,十余名老人,三十多个十岁以下的孩童。
那个被遗弃的林小花,睁着怯生生的大眼睛,紧紧拉着苏荷的衣角,暂时归入了林大山家照料。
粮食共计两千多斤,以粗粮和少量细粮为主;风干肉、腊肉等约两百余斤;活鸡鸭十几只;至关重要的耕牛三头;肉猪四头。
主要以耐储存的大豆、小米为主,令人惊喜的是,有一户人家竟珍藏了小半袋棉花种子!此外还有一些南瓜、丝瓜等菜种。
木匠两名(大堂哥林子盛和另一位林子深),篾匠一名(手法灵巧,能编各种筐篓),泥瓦匠一名(负责未来的灶台、火炕等),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
家底摸清,林小薇心中更有成算,立刻开始部署新家园的“开篇之战”:
第一路,开荒先锋——由爹爹林大山挂帅。
林大山挑选了四十名最为精壮的汉子(包括部分体力好的妇女),扛着各家凑来的锄头、镰刀、斧头,斗志昂扬地向着山谷中央那片茂密的芦苇荡进发。
“噼里啪啦”的砍伐声、芦苇倒下的“沙沙”声、汉子们有力的号子声,很快在山谷中回荡起来。
他们的任务最为艰巨,要在泥泞中清理出未来赖以生存的水田。
第二路,建房主力——由大堂哥林子盛和木匠林子深统领。
另一批近四十人的青壮年,则跟着林大川和林子深向山林边缘进发。
锋利的斧头砍向粗壮的树木,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他们需要尽快砍伐足够的木材,为建造遮风避雨的房屋备料。
对于建房林小薇很重视,在山里建房防御和安全最重要。
突然想到现代闽南地区的一种防御性很强的——围屋,以半圆形或方形为主,居住舒适,防御性很强。
我们这个山坡上适合建方形的围房,建大,中,小三圈围房。每栋建两层或者三层。这样既能防御,又能容纳很多人。想干就干。
林小薇将“围房”(类似四合院或联排屋)的构思详细告知了大堂哥林子盛和木匠林子深。
并讲了好处,这种集中居住、共用院墙的模式,既节省土地、便于防御,又能增强邻里守望,听得两位木匠眼中异彩连连,直呼妙想。
第三路,后勤与制度保障——由老村长坐镇。
老村长找来几个识字、办事稳妥的中年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工分”细则。
砍一棵碗口粗的树记多少分,开垦一平方丈的芦苇地记多少分,搬运多少木料记多少分……都需要量化。
而大哥林子轩,作为村里学问最高的人,白天要参与劳动,晚上还要在油灯下,根据各队报上来的工作量,仔细为每个人登记公分,辛苦异常,但也因此能获得双倍公分,无人有异议。
第四路,生活保障——由娘亲苏荷牵头。
炊事班正式成立!苏荷凭借着昨晚用有限食材做出的、让所有人赞不绝口的腊肉焖饭,被一致推举为“班长”。
她雷厉风行,立刻拉起了包括大伯娘、花婶子、舅母在内的七八个手脚麻利的妇人组成的队伍。
天不亮就开始忙碌,架起临时垒砌的灶台,用带来的大铁锅熬煮米粥,准备全天的干粮。食物的香气,成为了稳定人心的重要力量。
第五路,精细作业与未来规划——由林小薇亲自负责。
林小薇没有参与重体力劳动,她有更重要的任务。
她将收集来的种子进行仔细筛选,尤其是那宝贵的棉花种子和各类菜种。
她悄悄从系统兑换了数十斤高产晚熟稻种、几十斤优质棉花种子和大量常见蔬菜种子,混入公中的种子一起,开始进行浸种、催芽等预处理工作。
同时,她组织起那些无法参与重劳力的老人和半大的孩子们。
“爷爷奶奶们,小朋友们,我们也有重要任务!”她带着他们,在山坡上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较好的地方,开始清理杂草、碎石,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园子”和未来的“棉田”。
她反复强调棉花的重要性:“大家加把劲,这块地一定要整理好!棉花可是我们过冬的指望,没有棉衣棉被,冬天可难熬了!”
她还指挥人在居住区下风处,远离水源的地方,挖了一个巨大的深坑,周围用树枝简单围挡,作为公共厕所,并告诉大家这以后的粪肥对庄稼有多重要。
整个山谷,如同一台刚刚启动的精密机器,在每个“齿轮”——每个人的努力下,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运转起来。
开荒的号子、伐木的声响、孩子们的嬉笑、炊事班的忙碌……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劳动交响乐。
中午时分,林小薇严格下令不得生火做饭,以防炊烟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大家就着凉水,啃着早晨准备好的干粮,短暂休息后继续投入劳动。
到了晚上,则是山谷中最温馨、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炊事班献上热气腾腾的晚饭(虽然依旧简单,但量足管饱),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大哥林大石宣读每个人当天挣得的“工分”。
看着那个代表劳动和收获的数字被记录下来,所有的疲惫仿佛都减轻了许多。
林小薇穿梭在人群中,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查看开垦的进度,与木匠、泥瓦匠讨论建房细节。希望能在年前将围楼建好,大家能在新房里过个好年。
晚上,林小薇躺在床上开始思考。
粮食2000斤肯定是不够吃的。
水稻从种植到收获至少也要4个多月。这4个月的口粮怎么办?春小麦过了种植的季节。不能种了……
大家开荒够苦了,还吃不饱,肯定没有效率。林小薇翻来覆去的想着解决方案。突然想到系统空间还有很多青岗子。
于是,将青岗子移出空间,让娘亲做成橡子豆腐必要的时候应应急……
月光洒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也照亮了她眼中坚定的光芒——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