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清晨的寒意被节日的喜庆冲淡了几分。
林家一家人早早吃了象征团圆的汤圆,便兴致勃勃地赶着从村长家借来的牛车,往镇上去。
路上遇到不少同村或邻村的人,都是拖家带口要去镇上瞧热闹的,互相打着招呼,笑语喧哗,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庄户人家,一年都在劳作,只有到了过年才能休息几天。所以,听说镇上有灯会和舞狮,便都闲不住来看看热闹。
一到镇口,喧闹声便扑面而来。
今日的桃源镇比往常赶集日要热闹数倍,主街两旁商铺林立,每家每户门前都挂出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有普通的圆形宫灯,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还有精巧的走马灯,将街道装点得流光溢彩,即便是在白天,也显得格外红火。
最吸引孩子们的,莫过于那些猜灯谜赢花灯的摊位。
一个绸缎庄的掌柜站在铺子前,铺面前挂满了精致的花灯,正大声吆喝:“猜灯谜,赢花灯喽!猜中分文不取,猜错只需五文钱一试!”
小乔一眼就看中了一个雪白可爱、眼睛红彤彤的兔子花灯,扯着大哥林子轩的衣角不肯走,眼巴巴地望着。
林大山和苏荷相视一笑,想着孩子们高兴就好,即便猜不中,花几文钱买个开心也值得,便鼓励林子轩去试试。
林子轩走到摊前,小心翼翼地从兔子灯下取下一张写着谜题的红纸,轻声念出:“小时胖乎乎,老来皮肉皱,吃掉它的肉,吐出红骨头。”
林小薇也凑过去看,心中略一思索,便想到了答案——红枣。
她不动声色,想看大哥能否猜出。林子轩沉吟片刻,眼睛一亮,抬头对掌柜道:“掌柜的,可是‘红枣’?”
掌柜的拿起灯谜底纸一对,抚须笑道:“恭喜这位小哥,答对了!这盏兔子灯归您了!”小乔顿时欢呼雀跃,接过花灯爱不释手。
一旁的子杰见了,也嚷嚷着要花灯,指着一个威风凛凛的狮头灯。
林子轩无奈又宠溺地笑笑:“好,大哥也给我们小杰赢一个!” 掌柜的见状,连忙介绍:“小公子好眼光!这狮头灯是今日的头彩,谜题也难些。
若猜中了,不但花灯奉上,还额外赠一壶小店珍藏的花雕酒,只求小哥留下墨宝一幅。若猜不中,依旧只收五文。”
林子轩取下狮头灯的谜签,只见上面写着:“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一边怕水,一边怕虫。(打一字)”
这谜语果然上了难度,林子轩微微蹙眉,周围也有几个路人围拢过来,低声议论。
林小薇脑筋飞转,“绿”对“禾”,“红”对“火”,喜雨怕虫是禾,喜风怕水是火,合起来正是“秋”字!她刚想明白,就见大哥已然抬头,语气笃定地说:“掌柜的,可是个‘秋’字?”
掌柜的一拍大腿,喜形于色:“妙极!小哥大才!头彩是您的了!” 他立刻让人取来花雕酒和一幅空白扇面。
林子轩也不推辞,润笔蘸墨,略一沉吟,在扇面上写下四个端正有力的大字——“生意兴隆”。
他的字迹虽略带稚嫩,却隐隐透出一股折而不挠的骨气,仿佛映照着他从读书郎到田间汉,却始终未曾磨灭的心志。
掌柜的连连道谢,他此刻并不知道到,多年后这幅不起眼的扇面,会成为他店铺的镇店之宝。
两小只手提漂亮的花灯,在人群中穿梭,骄傲地向路人炫耀是哥哥赢来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光彩。
一家人随着人流逛遍了热闹的街市,感受着这难得的太平年节气息。
随后,娘亲苏荷坚持要去镇上的寺庙烧香祈福。
这是她每年元宵节最重要的仪式,将全家人的平安健康和未来的希望,都虔诚地寄托在袅袅青烟和佛像的慈悲之中。
一家人郑重地跪拜祈福,苏荷还捐了比往年多些的香油钱,祈求神灵保佑家宅安宁,儿女顺遂。
中午,就在寺庙后院的斋堂用斋饭。
虽是全素,但清爽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就在这方外清净之地,隔壁桌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压低的交谈声,却像一滴冷水溅入了油锅,在林小薇和林子轩心中掀起了波澜。
“听说了吗?北边出大事了!”一个声音带着些许神秘和紧张,“匈奴人趁着大雪南下,边境几个小城遭了殃,听说……屠城了!京城也不太平了!陛下病重,两位皇子斗得厉害,朝堂上乌烟瘴气。连咱们西南的定海神针——谢老将军都被紧急召回去了!唉,老将军一身正气,不站队,此番回京,福祸难料啊……”
另一个书生声音压的更低:“你可别乱说,妄议朝政可是杀头大罪……”
先前的书生立马反驳到:“我可没乱说,我大姨的婆家的娘家的隔壁的儿子在一个贵人府上当差……保证消息真实……”
几个书生接着议论到:“谢老将军是我们西南边境守将,他若是有个好歹,西南边境恐怕要有变故……那南诏国岂会安分?这太平日子,怕是到头了……唉!我们这桃源镇挨着西南边境,恐怕第一个就得遭殃……”
林大山和苏荷专注地吃着斋饭,对这些远在天边的“大事”似乎并无太多感触,庄稼人的心思更多地系于脚下的土地和眼前的收成。
但林子轩和林小薇交换了一个凝重的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忧虑。
他们一个心怀圣贤书,一个拥有超越时代的认知,都明白这些消息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帝位虚悬引发的朝局动荡,边境守将调动带来的防御空虚,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看似稳固的王朝,可能正走向风雨飘摇……
接下来的舞狮表演虽然精彩纷呈,锣鼓喧天,但林小薇和林子轩的心思却已不在此处。
回家的路上,牛车吱呀呀地响着,两小只玩累了靠在大人们身上打盹,林大山和苏荷还在回味着白天的热闹,而林小薇和林子轩却异常沉默。
夜幕降临,林家小院归于宁静。待父母弟妹都睡下后,林小薇轻手轻脚地敲响了大哥林子轩的房门。油灯下,兄妹二人相对而坐,脸色都带着与年龄不符的严肃。
“哥,白天那些话……”林小薇率先开口。
“我听到了。”林子轩声音低沉,“储位之争,边疆不宁,自古便是祸乱之源。谢老将军被召离西南,绝非吉兆。若京城有变,或南诏趁虚而入,我们桃源镇恐第一个要遭殃。”
就算一时半会打不起来,这赋税、徭役加重,物价飞涨,怕是免不了的。
林小薇重重地点点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得早做打算。”
她顿了顿,说出自己的想法,“眼下最要紧的,是想办法多囤积些粮食和盐、布匹这些生活必需之物。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万一真有什么变故,至少能保住一家人不饿肚子。”
林子轩深以为然:“爹娘或许觉得我们杞人忧天,但事关全家安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明天我们得好好跟爹说说其中的利害关系,劝他早做准备。”
兄妹二人达成共识,心中那份因节日带来的欢愉早已被沉重的危机感取代。
喜欢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逃荒,狗都不逃!苟在深山种田忙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