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站在陌生的邮局柜台前,心脏“怦怦”直跳,感觉自己比第一次执行前线战场侦察任务还要紧张。周围是嘈杂的人声和邮戳盖在信封上的“啪嗒”声,而他手心里的那个牛皮纸信封,却重若千钧。
他心里很明白,这个信封一旦投出去,就再也没有反悔的余地了。他将和整个炮兵A团,甚至可能和他自己的顶头上司孙海平,站到对立面上。
但他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张股长那句“政治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务虚”,回响着那些“演员”们在座谈会上的精彩表演。一种巨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压倒了内心的恐惧。如果连他这个亲历者都选择沉默,那这种弄虚作假的歪风,将会在部队里愈演愈烈,最终腐蚀掉整个军队的根基!
“同志,办什么业务?”邮局穿着绿制服的女柜员,用夹子敲了敲柜台,有些不耐烦地催促道。
方俊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
“寄一封挂号信。”
他将那个厚厚的信封,从窗口递了进去。
“寄到哪儿?”
“海州市军区大院一号楼,收信人……杨德贵首长。”他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声音压得极低,担心怕被周围的人听见。
女柜员闻言抬起头,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不过她也没多问,熟练地称重、贴邮票、撕下一张淡绿色的挂号信回执单,盖上邮戳,递给了方俊。
“两毛钱,拿好回执,可以凭这个查询。”
方俊接过那张小小的、还带着油墨香气的回执单,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上衣最里面的口袋,感觉那里揣着的,是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
看着自己的信被扔进工作人员后面那个邮袋里,方俊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他不知道这封匿名的“举报信”,是否会被当成恶作剧或者诬告信直接扔进废纸篓。他更不知道,就算信到了老将军手里,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他这个小小的宣传干事,就像一个在惊涛骇浪里扔出漂流瓶的水手,只能把一切,都交给未知的命运。
……
两天后,这封特殊的挂号信,被专门负责军区机关信件分拣的机要收发室签收了。
收发室的老主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看着信封上“杨德贵首长亲启”这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又掂了掂信封那不同寻常的分量,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按照规定,所有给首长的信件,都必须先由秘书拆阅、筛选,再决定是否呈送。这封信没有署名,来路不明,按理说更应该严格审查。
但这位老主任,在那场刚刚过去的浩劫中,见过太多因为信件问题而引发的冤假错案。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看起来不寻常的信,他都会多留一个心眼。
他拨通了杨德贵副司令员的参谋,周参谋的内线电话。
“周参谋,收发室收到一封给杨副司令的挂号信,没署名,但分量很足,你看……是按常规处理,还是……”
周参谋沉吟了一下。他也清楚,老将军虽然位高权重,但也因此成了许多人利用的目标。这种匿名信,百分之九十是些无稽之谈或者告黑状的。
“信封上有什么特别的吗?”
“没,就很普通的大牛皮纸信封。”老主任想了想,补充了一句,“哦,对了,从笔迹上看,字写得很有力道,发信地点像是……来自某炮兵师。”
“某炮兵师……”周参谋沉吟了一下。老将军对基层官兵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是整个军区都知道的。
他做出了一个谨慎的决定:“这样吧,老张,你把信送过来,我亲自处理。”
半个小时后,这封承载着方俊所有希望的信,被摆在了周参谋的办公桌上。
周参谋没有立即拆开。他用裁纸刀,小心翼翼地从侧面划开一道小口,先对着光看了看,确定里面没有什么危险品,这才将里面的东西全部倒了出来。
厚厚的一沓调查报告,一张《前线报》的剪报,还有几张照片的复印件。
周参谋的目光,第一时间被那张报纸剪报吸引了。
《军功章的另一半》——这个标题,他太熟悉了。这篇文章最近在军区引起的波澜,他这个司令部参谋,比谁都清楚。前几天,杨副司令还在党委会上,赞扬了这篇文章和它的作者。老将军说:“这篇文章好就好在,它写的是人话,说的是真情!我们的政治工作,就是要多搞些这种接地气的东西,少搞些假大空!”
写信人把这篇文章附在里面,是什么意思?
他带着疑惑,翻开了那份长达万字的调查报告。
才看了第一页,周参谋的脸色,就变了。
他是个心思缜密、处事沉稳的人,在机关里历练多年,早已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本事。可今天,看着这份报告里那些触目惊心的内容,他的手,竟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李军”的虚构过程,“军嫂来信”的加工手法,那些“演员”们和他们真实情况的巨大反差……报告里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向了个别部队政治宣传工作那张光鲜亮丽的画皮。
尤其是当他看到,“炮兵A团一营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在呼应和延伸《军功章的另一半》这篇先进典型的精神”时,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背脊升起。
这哪里是在学习典型?这分明是在玷污典型!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消解掉那篇文章里最宝贵的“真诚”二字!
而那个被他们当作“功绩”来吹嘘的“贤内助”活动,竟然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之上!
周参谋的一张脸,已经由白转青,由青转黑。他作为老将军的参谋,最清楚老将军的脾气。老将军戎马一生,最痛恨的,就是两样东西:一是贪生怕死,二是弄虚作假!
这份报告,就像一颗重磅炸弹!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拿起那几张照片复印件。照片上,是几封字迹歪歪扭扭的信,和一幅大手牵小手的稚嫩涂鸦。他看得出,这应该就是那篇报道里的原型素材。
一边是充满生活气息、质朴感人的真实,另一边是精心编造、天花乱坠的虚假。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也更显得那个“李军”的故事,是何等的荒谬和讽刺!
周参谋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这份材料,他压不住,也不敢压。必须,也只能立刻呈报给老将军。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容,拿起那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和所有附件,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杨德贵副司令员办公室的门。
“报告!”
“进来。”办公室里,传来一声苍劲有力的声音。
杨副司令正戴着老花镜,在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前,俯身研究着什么。听到周参谋进来,他没有回头,只是问道:“小周,什么事?”
“首长,”周参谋把材料放到老将军的书桌上,声音沉稳而凝重,“有一封举报信,需要您亲自过目。”
老将军闻言,这才抬起脑袋,缓缓转过身。他瞥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目光在看到那张熟悉的《前线报》剪报时,停顿了一下。
他拿起报告,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看得极其仔细,极其缓慢。
偌大的办公室里,只听得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周参谋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他能看到,老将军的脸色,正随着报告的深入,一点点地阴沉下去,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当老将军看到报告最后,那个署名为“一个只想说真话的宣传干事”的落款时,他沉默了许久。
“啪!”
他猛地一拍桌子,那张厚重的红木书桌,被他拍得嗡嗡作响。桌上的茶杯,都跟着跳了一下。
“混账!”老将军的声音,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已经到了如此无法无天的地步了吗?!我军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的作风,都让他们给丢到哪里去了?!”
周参谋被吓得一哆嗦,连忙低下头。他跟了老将军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见他发这么大的火了。
老将军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愤怒的喘息声,清晰可闻。
“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现在,有人竟敢在这条生命线上,公然造假!造典型,造事迹,把我们的战士当猴耍,把我们这些当领导的当傻子!这哪里是务虚?这简直就是刨我们军队的根!”
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电地看向周参谋。
“这个炮兵A团,在哪个师?”
“报告首长,是xx炮兵师。”
“好,你给他们师政委小川打电话,让他们尽快查清此事,严肃处理!”
“是,我立即去办!”
“哼!”老将军冷哼一声,“师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是不知道,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又拿起那份报告,目光重新落到那个匿名的落款上。
“这个写报告的干事,查出来是谁了吗?”
“报告首长,信是匿名的,但……”周参谋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自己大胆的猜测说了出来,“从报告里附上了《军功章的另一半》这篇文章来看,我个人推测,写信人,很有可能就是那篇文章的作者,xx师政治部的宣传干事——方俊。”
“方俊……”老将军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又是这个小子……有点意思。有锐气,有担当,是个好苗子。就是……太冲动了点。”
他沉思片刻,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小周!”
“到!”
“你记一下。第一,立即将此信转给他们师政治部,让他们即刻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报告中反映的A团弄虚作假问题,进行严肃、彻底的调查!一经查实,从团党委到相关责任人,一律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
“第二,”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厉,“你通知那个小川政委,让他告诉那个A团的政委,在我军的字典里,没有‘务虚’这两个字!只有‘实事求是’!谁要是再敢跟我玩这种文字游戏,就让他脱了军装,滚蛋回家!”
“是!”周参谋笔挺地站着,飞快地记录着。
老将军的火气似乎平息了一些,他踱回书桌前,手指在那份调查报告上轻轻敲击着,目光变得深邃而长远。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一条让周参谋都始料未及的命令。
“还有……”老将军看着那份报告,想了想,补充了第三条,也是最出人意料的一条命令。
“告诉他们,在调查期间,为了……保护举报人,必需严格对来信做好保密。”
“另外……我们部队里,像A团一营那样,搞形式主义、虚报浮夸的干部,恐怕不在少数吧?但像这个方俊一样,有文化、有思想,却又敢于说真话、敢于捅破窗户纸的年轻干部,又有多少?”
老将军的问话,像是在问周参谋,又像是在问自己。
他没等回答,便继续说道:“现在全军都在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可光有知识还不够,还得有担当,有风骨!我们的一些老同志,仗打得不错,但脑子里的旧思想、旧作风,根深蒂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另一份关于全军区干部文化水平普查的报告,翻看了几眼。
“我看,与其让方俊这样的人在基层宣传科,天天跟那些‘务虚’的人和事掰腕子,磨平了他的锐气,不如……把他放到一个更需要他的地方去。”
老将军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你告诉小川政委,他们师里不是要成立一个干部文化学校吗?我看,就让这个方俊,去当教员吧。让他去给那些有功劳没文化的老同志们,好好地上上课,不止是文化课,更是‘实事求是’这一课!”
周参谋听完,心中巨震。
他立刻明白了老将军这步棋的深意。
这,是一招绝妙的“一箭三雕”!
第一,将方俊从宣传科这个是非之地暂时调离,巧妙地保护了他,避免他在调查期间遭到可能的报复。
第二,把方俊这块“好钢”,用在了“刀刃”上,让他去啃“干部文化补习”这块硬骨头,既能发挥他的才华,又能磨练他的心性。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让一个揭露“弄虚作假”的年轻干事,去给那些思想僵化的老干部们当老师,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最强有力的表态!
“高!实在是高!”周参谋在心中暗自赞叹。
“就这么办吧。”老将军摆了摆手,重新将目光投向了那张巨大的军用地图。
喜欢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