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夏,一款名为“天使呵护”的母婴App崩了。
不是技术故障,是被愤怒的用户和监管部门的铁拳砸崩的。
App首页的道歉信还没来得及刷新,一条条维权信息已经冲爆了热搜。
新手妈妈李女士的哭诉视频获得了千万转发——她刚在App上填写完产检医院和预产期,第二天,骗子就精准地打来电话:“李女士您好,我们这里是xx私立妇产医院,您预约的VIp套餐有优惠,只需预付五千定金……”
“我当时就懵了!他说的信息和我的一模一样!”视频里,李女士举着手机,眼泪和妆容混在一起,“我的宝宝才刚满月,这些骗子就敢拿我的隐私去行骗!”
这条视频,沈逸风是在办公室的深夜会议里看到的。
他关掉屏幕,猛地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水溅了一地。
“数据不是矿,是带血的隐私!”他声音嘶哑,眼里布满血丝,“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金融安全长城,不能被人从最薄弱的环节,用最卑劣的手段攻破!”
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技术人员正在复盘“天使呵护”的数据泄露路径。
“他们用了最笨的办法,但也最有效。”技术总监老陈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App的后台数据库对用户的核心敏感字段——像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孕期记录这些,居然没有做任何加密处理!就像把金库的密码写在门上。
黑客用一个简单的脚本,不到一小时就拖走了八百万条用户数据。”
大屏幕上,被拖走的用户数据像一条黑色的长河,其中一部分流向了暗网,被打包成“母婴精准诈骗套餐”,低价出售。
李女士的信息,就在其中一份售价999元的“高净值宝妈名录”里。
“他们不仅卖数据,还提供‘话术模板’。”老陈调出一段录音,里面是骗子训练有素的声音,“‘王女士,您上次咨询的无痛分娩套餐,我们给您预留了最后名额……’这种话术,成功率能到30%。”
沈逸风听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走到屏幕前,指着那条数据河流:“这些不是冰冷的数据,是老百姓的信任,是一个个家庭的安宁。
我们给金融数据穿上‘防弹衣’,才能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守住他们的‘心’。”
三天后,一份《金融数据安全分级保护条例(草案)》摆在了沈逸风的案头。
这份条例,由金监总局联合网信办、工信部共同起草,核心只有两条:
第一,强制加密。
所有涉及用户健康、生物特征、家庭住址等“高敏感”数据,必须采用国家认证的最高级别加密算法存储和传输,禁止任何形式的“裸奔”。
第二,白名单制度。
金融机构要建立严格的数据使用审批流程,任何对外部第三方提供数据的行为,都必须经过总行级风控委员会审批,并且只能提供“脱敏后”的数据。
“重罚!”沈逸风在草案上重重写下两个字,“对违规泄露数据的企业,不仅要罚得它倾家荡产,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要让所有企业明白,数据安全是红线,碰一下就得付出毁灭性代价。”
草案很快获得通过,并向社会公布。
舆论一片叫好,而“天使呵护”App的结局也随之注定——吊销牌照,罚款一亿,创始团队承担刑事责任。
更重要的是,所有在泄露事件中受到侵害的用户,都收到了来自监管基金的“隐私损失赔偿金”。
李女士是在一个清晨,收到了银行的到账短信。
短信内容很简单:“您因‘天使呵护’App数据泄露事件获得的隐私损失赔偿金5000元已到账。”
她盯着那条短信,看了很久,然后给沈逸风写了一封邮件。
邮件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段朴素的话:“沈领导,钱不多,但它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重新下载了正规的母婴App,这次,我敢填信息了。
谢谢你们,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点点安心。”
沈逸风把这封邮件转发给了所有总局的工作人员。
他在回复里写道:“我们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处罚多少企业,而是为了让像李女士这样的普通人,能安心地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金融的终极铠甲,是人民的信任。”
几天后,李女士带着刚满百天的宝宝,参加了一场由监管部门举办的“数据安全进社区”宣讲会。
她在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最后笑着说:“以前我总怕手机泄露信息,现在我知道,国家在帮我们‘加密’。
以后啊,我敢用正规App了,也敢告诉姐妹们,放心用!”
台下掌声雷动。
回到办公室,沈逸风站在窗前。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像一片流动的星河。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就在这星河之下,日夜不息地守护着亿万人的数字资产。
他知道,这场关于“数据铠甲”的战役,远未结束。
随着AI、物联网、元宇宙的发展,数据的价值会越来越高,被觊觎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但只要这身“铠甲”足够坚固,只要监管的利剑始终高悬,老百姓就永远能在数字时代,睡得安稳。
他拿起桌上的那本旧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上写下:
“金融的强大,不在于它能创造多少财富,而在于它能为普通人,守护多少平凡的幸福。
这道数据的‘铠甲’,就是我们对这份幸福的承诺。”
这承诺,重逾千金,永不褪色。
喜欢沪上银窟龙虎斗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沪上银窟龙虎斗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