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的巷弄深处,藏着一家不起眼的古董店,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藏珍阁”木牌,门总是虚掩着,像只半睁的眼。李爷说,这里是本地“懂行”人交换物件的地方,偶尔能淘到些沾着“土气”的老东西。
陈默几人跟着李爷走进店里时,浓重的樟木味扑面而来,货架上摆着些锈迹斑斑的铜钱、缺角的瓷碗,墙角的木箱里堆着卷起来的旧字画,看着都像寻常旧货。店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人称“瘦猴”,见了李爷,脸上堆起笑:“李爷稀客啊,今天带了什么好东西?”
李爷没接话,只是指了指柜台:“前两天说的那盏灯台,还在吗?”
瘦猴的眼神闪了一下,朝后屋努努嘴:“在是在,就是……有点棘手。”他引着众人进了后屋,角落里放着个盖着红布的木架,掀开红布,露出一盏青铜灯台——造型是条盘旋的龙,龙首高昂,嘴里衔着灯盏,鳞片上的纹路细密清晰,只是积了层厚厚的灰,看着有些年头了。
“这是……”小张刚要伸手去碰,被李爷拦住。
“别动。”李爷掏出副白手套戴上,轻轻拿起灯台,翻过来查看底部,那里刻着一行模糊的篆字,“‘万历庚子年制’,是老东西。”他又闻了闻灯台的底座,眉头皱起来,“有股子土腥气,还混着点松香,是从墓里出来的。”
瘦猴搓着手,语气带着几分紧张:“这是三天前,一个山民拿来的,说在点苍山的乱葬岗捡的。我看是老物件,就收了。但昨天有人来说,这灯台是从‘龙穴’里带出来的,背后牵扯着大买卖,让我别瞎转手。”
“龙穴?”陈默捕捉到这个词,“什么意思?”
李爷放下灯台,眼神沉下来:“点苍山有个传说,说明朝有位藩王,生前痴迷炼丹,死后把自己的墓修得跟炼丹炉似的,里面藏着无数珍宝,被当地人称为‘龙穴’。但这墓邪乎得很,据说进去的人没一个能出来,连位置都没人说得清。”他看向瘦猴,“拿灯台来的山民,现在在哪儿?”
瘦猴摇头:“早没影了,拿了钱就跑了,说是要去外地躲风头。”
林夏看着那盏龙形灯台,总觉得龙鳞的纹路有点眼熟,像是在哪里见过。她掏出手机,翻出之前拍的明代都指挥佥事墓石碑照片,对比了一下——灯台龙鳞的排列方式,竟和石碑上模糊的花纹完全一致!
“这灯台和那座佥事墓有关。”她指着灯台的龙尾,“你看这里的缺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掰断的,断口很新,说明它是最近才从墓里出来的,不是山民捡的那么简单。”
陈默也看出了端倪:“瘦猴,卖灯台给你的山民,有没有说过这灯台是怎么来的?比如在墓里看到了什么,或者遇到了什么怪事?”
瘦猴想了半天,才含糊道:“好像提过一句,说那地方的土是红的,挖下去三尺,全是碎骨头,还有……还有铜铃在响。”
“红土、碎骨、铜铃……”李爷的脸色变得凝重,“这是‘镇煞局’的特征。藩王墓里常用这法子防盗墓贼,红土是朱砂混的,碎骨是殉葬者的,铜铃一响,就说明触动了机关。”他看向陈默,“这山民肯定是炸开了佥事墓的侧室,从里面带出了灯台,但这灯台其实是‘龙穴’的引路符,真正的大墓,指不定就在佥事墓附近!”
就在这时,店门被“砰”地推开,进来两个穿黑夹克的男人,为首的脸上有块刀疤,眼神凶狠地扫过屋里:“瘦猴,那盏灯台呢?有人出高价要了。”
瘦猴吓得缩了缩脖子:“刀疤哥,这灯台……是这位老爷子先看上的。”
刀疤男没理他,径直走到李爷面前,盯着灯台:“老头,这东西你要不起,识相的就让开。”
李爷慢悠悠地戴上帽子:“东西是人家瘦猴的,他想卖给谁,是他的事。倒是你们,光天化日强买强卖,就不怕吃官司?”
刀疤男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个黑色布袋,扔在桌上,袋子里滚出几沓现金:“五万,买这破灯台,够给你养老了。”
陈默往前一步,挡在李爷身前:“这灯台可能涉及盗墓,我们已经报警了,警察应该快到了。”
刀疤男的脸色变了变,狠狠瞪了瘦猴一眼:“你敢耍我?”他没再纠缠,带着手下骂骂咧咧地走了,临走前,刀疤男的目光在林夏手里的玉佩上停了一下,眼神阴鸷。
等人走远,瘦猴瘫坐在地上,冷汗湿透了后背:“这些人是本地的文物贩子,背后有大老板撑腰,听说和境外的走私团伙都有联系。他们肯定也知道‘龙穴’的事,想通过灯台找墓的位置!”
李爷把灯台重新盖好:“这灯台不能留在这儿,太危险。瘦猴,你把它交给我们,也算立功,免得被那些人缠上。”
瘦猴连连点头:“行行行,只要能摆脱这麻烦,送你们都行!”
离开古董店时,暮色已经笼罩了古城。李爷抱着装灯台的木箱,脚步匆匆:“那些文物贩子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得尽快找到‘龙穴’的位置,赶在他们前面保护起来,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被这帮孙子偷去卖了!”
林夏看着怀里的玉佩,刚才刀疤男的眼神让她很不安。她总觉得,这些文物贩子盯上的不只是灯台,或许还有别的——比如这枚能与古物产生共鸣的玉佩。
陈默握紧了口袋里的折叠铲,这是他特意准备的,虽然不打算盗墓,但必要时可以用来探测地下结构。“李爷,您能根据灯台和佥事墓的位置,算出‘龙穴’大概在什么地方吗?”
李爷点头:“明代藩王的墓,讲究‘依山傍水,藏风聚气’,佥事墓只是个‘疑冢’,真正的主墓,应该在点苍山的‘玉带云’萦绕的地方,那里才是风水宝地。”他看了眼天色,“明天一早,我们就进山。”
夜色渐深,古城的灯笼次第亮起,映着青石板路上几人的影子。他们谁也没注意到,身后不远处,刀疤男正躲在巷口的阴影里,盯着他们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手里的手机屏幕上,是刚收到的消息:“盯住他们,灯台和那女的身上的玉佩,都要拿到。”
青铜灯台在木箱里沉默着,龙首的眼睛仿佛在黑暗中睁开,映着远处点苍山的轮廓,像在指引着一条通往未知的路。而这条路的尽头,除了神秘的古墓,还有虎视眈眈的文物贩子,一场围绕着古物的较量,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喜欢未来勘探档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未来勘探档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