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带着几分萧瑟,吹得燕园的梧桐叶簌簌落下。贺礼坐在教室后排,看着窗外飘落的树叶,心里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从重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小半年,这半年里,他不仅考上了燕大,还收获了兄弟情谊、两段朦胧的好感,更在事业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王虎早就按捺不住,下课铃一响就拉着陈斌往操场跑,嘴里还喊着:“老三,一起去打球啊!打完球咱们去校外吃烤串!”
贺礼笑着摇头:“不了,今天有事,你们去吃吧,记得给我带两串就行。”
陈斌拍了拍他的肩膀:“行,那你忙你的,我们吃完给你带烤串回来。”说完,就跟着王虎跑向操场。
贺礼点点头,收拾好书包,往校门口走。刚到门口,就看见赵卫东骑着自行车过来,脸上满是兴奋,手里还拿着个文件夹。
“礼子,你可来了!”赵卫东跳下车,把文件夹递给贺礼,“我跟李叔他们都商量好了,李叔和他的三个老伙计都愿意过来,还有我认识的两个搞建筑的兄弟,也想跟着咱们干,人都齐了!”
贺礼接过文件夹,里面是赵卫东整理的人员名单和分工——李叔负责技术指导,他的三个老伙计分别负责木工、瓦工和水电;赵卫东认识的两个兄弟,一个懂施工管理,一个会算工程预算,分工明确,正好能把建筑公司的框架搭起来。
“太好了!”贺礼心里满是欢喜,“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顺便跟你说说公司的规划。”
两人骑着自行车,往三进四合院走。路上,赵卫东兴奋地说:“李叔听说咱们要成立公司,还说要给咱们介绍几个老客户,都是他以前认识的,家里要盖房子或者修院子的,到时候咱们不愁没活干!”
贺礼点点头:“李叔的人脉是咱们的优势,以后可得好好跟他学。不过咱们也不能只靠别人介绍,得主动出去跑业务,比如学校附近的居民楼改造、乡下的房屋修缮,都是咱们的目标。”
半个多小时后,两人到了三进四合院。推开大门,院子里干净整洁,二进院的菊花还在绽放,三进院的正房里,之前收来的紫檀木柜摆放在窗边,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咱们先去地下室看看吧,我想盘点一下现在的资产。”贺礼说。两人走进地下室,打开灯,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满架的古董——康熙青花龙纹罐、明代铜炉、清代紫檀木柜、近代名家字画……整整快一百件古董,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每件都用棉布小心包裹着,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贺礼看着这些古董,心里满是感慨——这些都是他重生以来一点点收来的宝贝,每一件都承载着他的心血。“卫东,你看这些古董,”贺礼指着架子上的宝贝,“等以后咱们有机会,一定要开个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赵卫东看着满架的古董,眼里满是惊叹:“这些宝贝要是真开博物馆,肯定特别受欢迎!”
“嗯,我打算给你拿三万块,先把公司的框架搭起来。”贺礼说,“这三万块,一部分用来租个临时的办公点,一部分用来买工具和材料,还有一部分给兄弟们发基本工资,让大家安心干活。剩下的两万块,作为备用资金,以后公司有需要再用。”
赵卫东接过贺礼递过来的三万块钱,手都有些颤抖——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更没想到贺礼会这么信任他,把这么大一笔钱交给自己。“礼子,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干,绝不会让你失望!”赵卫东激动地说,“我明天就去租办公点,后天就给兄弟们发工资,争取下个月就能接到第一笔活!”
贺礼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着急,慢慢来。成立公司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咱们得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牢。首先要把人员管理好,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让大家有章可循;其次要保证工程质量,咱们要做就做最好的,让客户信任咱们;最后要慢慢积累人脉,以后才能接到更多的活。”
“我知道了!”赵卫东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我会跟李叔他们一起制定规章制度,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错。工程质量方面,有李叔在,肯定没问题,他干活最认真,绝不会偷工减料。”
两人聊了一下午,从公司的名称(最终定名为“燕园建筑工程公司”)聊到具体的业务规划,从人员管理聊到资金分配,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夕阳西下时,贺礼留赵卫东在院子里吃饭,两人简单煮了点面条,就着咸菜,却吃得格外香甜。
吃完饭,赵卫东拿着钱和文件夹,兴奋地说:“礼子,我这就回去准备,明天就开始行动!有什么情况,我随时给你打电话。”
“好,路上注意安全。”贺礼送赵卫东到门口,看着他骑着自行车消失在夜色中,心里满是期待——“燕园建筑工程公司”的成立,是他事业上的重要一步,以后他不仅能在古董行业深耕,还能在建筑行业开辟新的天地。
回到院子里,贺礼又走进地下室,看着满架的古董。他轻轻抚摸着康熙青花龙纹罐,感受着瓷面的温润,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他不仅要让自己和兄弟们过上好日子,还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董,让它们能够流传下去,有朝一日,真的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贺礼回到小四合院,刚进门就看见周胖子和孙磊坐在院子里,手里还拿着几个烤串。“礼子,你可回来了,赶紧过来喝酒!”
孙磊笑着说:“礼子,卫东跟我们说了成立公司的事,以后我们收古董之余,也能去给公司帮忙,咱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接下来的日子,贺礼一边在学校安心上课,一边关注着建筑公司的进展。赵卫东果然没让他失望,很快就租好了办公点,制定了规章制度,还接到了第一笔业务——帮学校附近的一户居民修缮老房子。李叔带着老伙计们加班加点,把房子修得又快又好,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还为公司介绍了新的业务。
贺礼知道,他的人生,就像这修缮一新的老房子,正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而他,也会继续带着初心和梦想,在这崭新的时代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喜欢收古董成为大佬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收古董成为大佬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