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药材的成功交付,像一剂强心针,彻底改变了林枫在黑石峪的处境和地位。省药材公司预付的定金和后续结清的货款,一笔不小的款项进入了生产队的账户,让黑石峪的集体经济第一次有了像样的活钱。参与药材小组的社员们拿到了远超工分的现金报酬,个个喜笑颜开。林枫不再是那个需要赵大山庇护的“外来户”,而是成了黑石峪实实在在的“财神爷”和带头人。村民们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感激,就连之前挑衅的孙老五,见到他也远远地绕道走,再不敢说半句闲话。赵大山趁热打铁,在队委会上正式提议,将药材采集和炮制定为生产队的长期副业,成立“黑石峪药材队”,由林枫全权负责技术和管理。提议得到了全体队委的一致通过。林枫终于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和平台。有了稳定的收入和集体支持,林枫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采集野生药材。他深知,野生资源有限,且受季节和环境影响,难以形成稳定供应。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再次找到赵大山,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赵叔叔,我想试试人工种植药材。”“人工种植?”赵大山有些惊讶,“这能行吗?咱们这山沟沟里,可没人种过这个。”“我觉得可以试试。”林枫拿出自己根据记忆和观察绘制的草图,“后山有几片坡地,土质、光照、湿度都适合丹参和柴胡的生长。我们可以先划出一小块地做试验田,成功了再推广。这样不仅能保证产量,品质也更容易控制。”赵大山看着林枫认真的样子,又想到他之前创造的奇迹,一咬牙:“行!就按你说的办!需要什么支持,队里尽量满足!”说干就干。林枫带着药材队的几个骨干,在后山选了一块向阳的缓坡,开垦出两亩试验田。他亲自指导,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播种、育苗、施肥、除草。这个过程比采集野生药材辛苦百倍,但林枫乐在其中。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根基。就在林枫忙于试验田时,省药材公司那边传来了更好的消息。由于黑石峪的药材品质稳定优良,省公司决定将黑石峪列为“重点原料供应基地”,并希望增加采购品种和数量,甚至有意向派技术员下来指导。与此同时,苏晚晴也再次来信。信中说,她表哥对合作非常满意,并在公司里为黑石峪的药材做了宣传。她还提到一个重要的信息:南方沿海地区对中成药和保健品的需求开始升温,优质中药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接连的好消息,让林枫看到了更远的未来。单纯的原料供应利润有限,如果能进行初步加工,甚至将来有机会涉足成药领域,那价值将不可同日而语。当然,那都是后话,眼下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然而,树大招风。黑石峪药材队的名声渐渐传到了邻近的公社和村庄,引来了一些关注和……嫉妒。这天,红旗公社的副书记孙福海,竟然破天荒地带着几个人,“顺路”来到了黑石峪“视察工作”。美其名曰是学习黑石峪发展集体副业的先进经验,但谁都看得出来,他是冲着林枫和药材生意来的。赵大山和林枫接到通知,在村口迎接。孙福海皮笑肉不笑地跟赵大山寒暄了几句,目光便落在了林枫身上,带着一种审视和探究的意味。“这位就是林枫同志吧?年轻有为啊!”孙福海打着官腔,“听说你和省里的公司合作得很不错,为咱们公社争了光啊!”林枫心中警惕,面上却恭敬地回答:“孙书记过奖了,都是赵支书领导有方,乡亲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孙福海呵呵一笑,话里有话:“年轻人懂得谦虚是好事。不过,这药材生意关系到集体利益,还是要规范管理,可不能搞个人主义啊。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向公社汇报嘛。”林枫和赵大山对视一眼,都听出了弦外之音:孙福海这是想插手,甚至是想分一杯羹了。新的挑战,已经悄然而至。刚刚站稳脚跟的林枫,将如何应对这位来自上层的不怀好意的“关怀”?
喜欢激荡1983:从负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激荡1983:从负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