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青岛,国家深海基地指挥中心里,巨大的电子屏上正显示着“蛟龙”号深潜器传回的实时画面。林枫站在控制台前,凝视着屏幕上翻滚的深海热液区。三天前,“科学”号科考船在南海深处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海底热液喷口周围聚集着异常丰富的稀有金属矿藏。
“林组长,这是刚分析出的矿物样本数据。”海洋矿产首席专家递过平板,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些矿藏中含有制造量子芯片所需的关键稀土元素,纯度是陆地上罕见。”
林枫快速浏览着元素分析图,瞳孔微微收缩。数据显示这片海域的矿产资源足以支撑中国未来三十年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但几乎同时,安全部门监测到多国侦察船正以“科研”为名向该海域聚集。
“立即启动‘深蓝守护’计划。”林枫在紧急会议上部署,“这片海域关系到国家战略资源安全,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
调查显示,诺维集团通过控股的跨国海洋勘探公司,早已获取该区域的地质数据。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正在游说国际海底管理局,试图将这片海域划为“公共勘探区”。
“他们想要釜底抽薪。”深夜的应急指挥中心,林枫一针见血,“既要抢夺资源,又要破坏我们的深海勘探能力。”
危机在联合国海洋大会期间爆发。诺维突然公布所谓的“研究报告”,声称中国深海采矿将破坏海洋生态。几乎同时,多个国际环保组织开始炒作“深海采矿灾难论”,并配发经过篡改的珊瑚礁照片。
“立即准备反制材料,但要讲究策略。”林枫沉着指挥,“我们要用科学数据说话,用事实粉碎谣言。”
转机来自一个意外发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年轻科研团队,在长期观测中发现深海采矿区的生物多样性不降反升。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研发的“生态友好型”采矿技术,可实现对海底环境零干扰。
“我们称之为‘深海摇篮’技术。”团队负责人叶工程师兴奋地演示,“就像用吸管吸取矿藏,不会破坏周边生态系统。”
林枫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邀请国际海洋专家团实地考察。当各国专家乘坐“蛟龙”号深入海底,亲眼目睹采矿设备与海洋生物和谐共处的画面时,谣言不攻自破。
但真正的杀手锏还在后面。加密情报显示,诺维正在秘密研发大型深海采矿装备,企图强行进入该海域。更可怕的是,他们获得某国海军支持,准备以“护航”名义进行武力威慑。
“立即启动‘深海长城’计划。”林枫下令。中国最新研制的“潜龙”系列无人采矿艇组成智能作业网络,在海底构建起一道无形的防线。当诺维的采矿船试图强行闯入时,被“潜龙”系统精准拦截。
在联合国紧急特别会议上,林枫展示了令人震惊的证据:诺维的采矿计划完全无视环保标准,其设计图纸显示将使用爆破式采矿。大屏幕上,两国采矿技术的对比令人震撼。
“可持续发展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林枫的结语赢得广泛认同。国际海底管理局最终批准了中国采矿申请,但驳回了诺维的申请。
然而,胜利的喜悦很快被新情报冲淡。加密渠道显示,诺维正在策划更危险的“地幔计划”——试图通过地壳钻井,直接获取地幔深处的稀有矿产。而这项技术,可能引发不可预估的地质灾难。
深夜,林枫站在深海基地的观景台前,接到儿子林启明的视频。年轻的地质学家报告:“爸爸,我们的研究表明,诺维的计划可能触发太平洋板块的剧烈活动。”
窗外,黄海的夜浪拍打着礁石。林枫知道,下一场资源争夺战将更加凶险。而当战场延伸到地壳深处,人类将要面对的是地球本身的怒火。
喜欢激荡1983:从负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激荡1983:从负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