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从藏脉窟出来时,日头已偏西。风卷着乱石林的碎石子打在衣料上,苏晓把青铜盒里的脉引玉盘揣进怀里,冰凉的玉面贴着心口,倒让她更清醒——活灵册上“蚀脉之源需以三物封印”的字迹还在眼前晃,眼下最紧要的,是赶紧找齐灵槐根和三村灵草芯。
“我去护脉棚挖灵槐根!”陈阿木扛着锄头就往回跑,脚步踩得石路“噔噔”响,“灵槐树的根肯定扎得深,我多带把铲子,保证挖得完整!”
王爷爷摸了摸怀里的竹简,对老村长说:“老伙计,你带几个村民去柳溪村和荒山野脉的灵草田,摘最新鲜的灵草芯——记得要刚冒头的嫩芽,脉气最足,晚了就蔫了。”
老村长点点头,招呼着李大叔几人往村外走:“放心!我们去柳溪村的井沿灵草田,那里的灵草长得最旺,保证半个时辰就回来!”
苏晓则带着丫蛋回溪谷村的灵草田。刚到田埂,就看到小石头蹲在裂缝边,手里拿着根灵草,正往裂缝里塞。“小石头,你在干什么?”苏晓快步走过去。
小石头抬起头,脸上沾着泥土:“苏姐姐,我听李大叔说灵草能把脉气聚起来,就想把这根灵草塞进裂缝,让下面的蚀脉之源别再冒坏东西。”
丫蛋蹲下身,帮小石头擦了擦脸:“傻孩子,一根灵草不够的,我们要摘好多灵草芯,才能把蚀脉之源封印住。”
苏晓笑着摸了摸小石头的头,从竹篮里拿出三个玉碗:“我们摘灵草芯时,要选顶尖泛着金光的,放进玉碗里,别碰土,不然脉气会跑掉。”
三人分工,苏晓负责辨认灵草芯,丫蛋和小石头负责采摘。溪谷村的灵草田经过之前的修补,新种的灵草已经冒出嫩芽,顶尖的金光在夕阳下格外明显。不过半个时辰,三个玉碗就装满了灵草芯,淡绿的脉气在碗里轻轻浮动,像极了小小的萤火虫。
“走,咱们去藏脉窟等他们!”苏晓提着竹篮,牵着小石头的手往乱石林走。刚到洞口,就看到陈阿木扛着一截半人高的灵槐根跑过来,根须上还沾着湿润的泥土,泛着淡绿的脉气。
“挖到了!”陈阿木把灵槐根放在地上,擦了擦汗,“灵槐树的主根扎得深,我挖了三尺才挖到这截,你看,根芯还是绿的,脉气足得很!”
王爷爷和老村长也随后赶到,两人手里的竹篮里各放着一个玉碗,分别装着柳溪村的淡蓝灵草芯和荒山野脉的淡黄灵草芯。“都齐了!”老村长把竹篮放在石台上,“现在就差按照活灵册的方法,把这三样东西用到封印上了。”
苏晓掏出活灵册,翻开后,册页上自动浮现出封印的步骤:“先将灵槐根置于石台中央,以三村灵草芯围绕灵槐根摆放,形成三角之势,再将脉引玉盘放在灵槐根顶端,注入三村脉气,即可激活封印。”
众人按照步骤行动。陈阿木把灵槐根竖在石台中央,苏晓、王爷爷和老村长分别将三个玉碗里的灵草芯放在灵槐根周围,淡绿、淡蓝、淡黄三色脉气立刻缠在一起,形成一个淡金色的三角光圈。苏晓再将脉引玉盘放在灵槐根顶端,玉盘上的小孔立刻亮起,与三角光圈的中心重合。
“该注入脉气了!”王爷爷深吸一口气,将手放在灵槐根上,引动柳溪村的脉气。老村长和苏晓也紧随其后,分别引动荒山野脉和溪谷村的脉气。三股脉气顺着灵槐根往上爬,钻进脉引玉盘的小孔里。
突然,石台开始震动,下面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撞击石台。陈阿木赶紧扶住石台:“不好!蚀脉之源在反抗!”
苏晓咬紧牙关,加大脉气的输出:“大家别停!一旦停下来,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脉引玉盘的光芒越来越亮,淡金色的光圈从玉盘上扩散开来,笼罩住整个石台。石台下面的撞击声越来越弱,最后彻底消失。紧接着,石台中央的灵槐根开始发芽,嫩绿的枝叶顺着脉引玉盘往上爬,很快就长满了玉盘,枝叶间的脉气与三村的脉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淡绿色的屏障。
“成了!”丫蛋兴奋地拍手,“蚀脉之源被封印住了!”
苏晓松了口气,收回手时,才发现掌心已经沁出了汗。她拿起脉引玉盘,玉盘上的小孔里嵌着一颗淡绿色的珠子,珠子里隐约能看到三村脉网的虚影。“这是脉源珠!”王爷爷凑过来看,“老辈人说过,脉源珠能储存脉气,要是以后脉网出了问题,用它就能快速修复!”
众人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藏脉窟。刚走到洞口,就看到外面站着一群村民,手里拿着火把,脸上满是担忧。“苏丫头,王爷爷,你们没事吧?刚才听到里面轰隆隆响,我们都担心坏了!”柳溪村的张婶走上前,关切地问。
苏晓笑着摇摇头:“没事,我们已经把蚀脉之源封印住了,以后三村的脉网再也不会出问题了!”
村民们欢呼起来,簇拥着众人往回走。回到护脉棚时,天已经黑了。苏晓把脉引玉盘和脉源珠放进樟木箱,又把封印蚀脉之源的经过写进活灵册。王爷爷则把老辈护脉人的竹简整理好,放在活灵册旁边,作为以后护脉人的参考。
“今晚咱们好好庆祝一下!”陈阿木提议,“我去灶房煮灵草粥,再烤几个红薯,大家肯定饿了!”
丫蛋也跟着起哄:“我去摘点灵槐叶,放在粥里,味道肯定更香!”
众人忙忙碌碌,护脉棚里很快飘起了香味。苏晓坐在桌旁,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守护三村的脉气,从来都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村民共同的责任。
第二天一早,苏晓被一阵敲门声吵醒。开门一看,是小石头,手里拿着一束野花,身后跟着几个村里的孩子。“苏姐姐,我们采了野花送给你,谢谢你守护我们的村子!”小石头把野花递过来,脸上满是笑容。
苏晓接过野花,心里暖暖的:“谢谢你们!其实,守护村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以后,你们也要一起守护这里哦!”
孩子们点点头,围着苏晓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苏晓耐心地回答着,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要教孩子们认识脉气,了解护脉的知识,让护脉的使命一代代传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苏晓和王爷爷一起,在护脉棚里开设了一个小小的“护脉课堂”,教村里的孩子们辨认灵草、感知脉气,还把老辈护脉人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有的孩子甚至能准确地指出脉网的节点,让苏晓和王爷爷都很欣慰。
这天,苏晓正在给孩子们讲解脉引玉盘的用法,陈阿木突然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苏丫头,你看我在灵槐树下挖到了什么!”
苏晓打开布包,里面是几颗泛着淡绿脉气的种子,种子上的纹路和灵槐树的纹路一模一样。“这是灵槐籽!”王爷爷凑过来看,“灵槐树很少结籽,这些籽要是种下去,说不定能长出新的灵槐树,以后守护脉网就更有保障了!”
苏晓点点头,决定把灵槐籽种在护脉棚周围。孩子们主动帮忙,有的挖坑,有的浇水,很快就把灵槐籽种好了。苏晓看着种下的灵槐籽,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守护下,三村的脉气会越来越旺,这里的人们也会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护脉棚周围的灵槐籽渐渐发芽,长出了嫩绿的枝叶。三村的灵草田也迎来了丰收,村民们用灵草制作了各种药材和食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苏晓则继续坚守在护脉棚,每天监测脉网的情况,教孩子们护脉的知识,偶尔还会和王爷爷、陈阿木、丫蛋一起,去乱石林和藏脉窟看看,确保封印没有问题。
这天傍晚,苏晓坐在护脉棚前的石凳上,手里拿着活灵册,看着上面记录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寒蚀,到后来的蚀脉之纹,再到如今的脉网稳固,每一页都充满了大家共同努力的痕迹。她抬头望向远处的三村,炊烟袅袅,孩子们的笑声传来,脉网的淡绿光芒在夕阳下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祥和美好的画面。
苏晓知道,护脉的使命还在继续,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心怀守护之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她轻轻合上活灵册,将其放进樟木箱,然后站起身,朝着夕阳下的灵槐树走去——新种的灵槐树已经长到了一人高,枝叶间的脉气与远处的脉网相连,像是在诉说着永不停止的守护故事。
喜欢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偏瘫离婚后拜师铁拐李开始捉鬼降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