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小妹陈雨这些天变得异常安静,常常一个人坐在门槛上,望着哥哥的房间出神。
这天傍晚,陈默收拾行李时,发现小妹正偷偷抹眼泪。他放下手中的书本,走到妹妹身边,轻声问:小雨,怎么了?
小雨抬起头,眼圈红红的,你去了北京,是不是要很久才能回来?
陈默心头一软,在小妹身边坐下:寒暑假都会回来的。北京离咱们这儿不远,坐火车一天就到了。
可是...小雨绞着衣角,以后谁教我写作业?谁给我刻小兔子?谁在我做噩梦的时候给我讲故事?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陈默一时语塞。是啊,自从妹妹懂事起,他就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教她认字,陪她玩耍,在她生病时整夜守候。如今突然要分别,对这个十三岁的少女来说,确实难以接受。
来,哥给你看样东西。陈默牵起妹妹的手,走进他的房间。
工作台上,放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的物件。陈默轻轻掀开红布,露出一件精美的木雕——那是一个多层收纳盒,造型像一座微缩的江南园林。
这是给你的礼物。陈默轻声说。
小雨睁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木雕。整个收纳盒用黄杨木雕刻而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最上层是一个小小的书房,书架、书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连书本上的字迹都清晰可辨。
这里是放文具的。陈默拉开一个小抽屉,里面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隔层。
第二层是一个梳妆台,镜子、梳子、首饰盒雕刻得惟妙惟肖。最特别的是,梳妆台上还放着一个相框,里面镶嵌着他们兄妹的合影。
这里可以放你的发卡和小饰品。
第三层是一个百宝阁,分成许多小格子。这里可以收藏你喜欢的小玩意儿。
最让小雨惊喜的是,当她轻轻推动侧面的一个隐蔽机关时,整个收纳盒竟然缓缓展开,变成了一座完整的小院。院中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甚至连他们家的老槐树和药圃都被雕刻了出来。
这是...这是咱们家!小雨惊喜地叫道。
没错。陈默指着各个部分,这里是爷爷的药圃,这里是赵爷爷的院子,这里是咱们经常玩耍的打谷场...
更神奇的是,在的角落里,还藏着几个可以活动的小人:正在打太极的爷爷,雕刻中的赵老,厨房里忙碌的母亲,田里劳作的父亲,还有两个小小的身影——正在读书的哥哥和玩耍的妹妹。
这个机关在这里。陈默教妹妹如何让小人动起来,想家的时候,就看看这个。
小雨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红着眼眶,一遍遍地抚摸着这座微缩的家园。
还有这个。陈默又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十二个月份牌。每个月份牌都用不同的木材雕刻,上面不仅标注着月份,还刻着当月的节气特点和注意事项。
正月要用花梨木,质地坚实,寓意新年稳固;二月用桃木,驱邪避凶;三月用香樟,防虫防蛀...陈默耐心地讲解着,每个月换一个,等到十二月都换完,哥哥就回来了。
最后,他拿出一本手工装订的笔记本。封面用檀木薄片制成,上面雕刻着小雨的成长日记六个字。
这是给你的日记本。每天写一页,等写满了,哥哥就回来看你。有什么开心的事,难过的事,都可以写下来。等哥哥回来,我们一起读。
小雨终于忍不住,扑进哥哥怀里哭起来:哥,我会想你的...
哥哥也会想你。陈默轻轻拍着妹妹的背,但是小雨长大了,要学会独立。你要替哥哥照顾好爸爸妈妈,要认真学习,要记得按时吃饭...
这天晚上,陈默像往常一样给妹妹讲故事。但今晚的故事很特别,是他小时候第一次跟爷爷去深山采药的经历。
...那时候我也就你现在这么大,跟着爷爷在山里迷了路。又累又饿的时候,是爷爷教我辨认野果,找到水源。最后我们不仅走出了大山,还采到了一株珍贵的灵芝。
哥哥当时害怕吗?
当然害怕。陈默笑着说,但是爷爷说,人生就像爬山,有时候会迷路,但只要记住来时的方向,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他温柔地看着妹妹:现在哥哥也要去了。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会想家,但是只要想起咱们的家,想起小雨在等我回来,就什么都不怕了。
夜深了,小雨抱着哥哥送的收纳盒睡着了。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她还带着泪痕的脸上。陈默轻轻为她掖好被角,将月份牌和日记本整齐地放在床头。
回到房间,他在日记中写道:
今夜见小妹泪眼,方知离别之重。特制收纳盒一座,藏家园于方寸之间,愿解其思家之苦,造月份牌十二方,将归期化整为零,以减其等待之焦;备日记本一册,让思念有处安放,使成长有迹可循。吾妹年幼,此去最放心不下。愿这些木作能代我相伴,陪她度过这段难舍的时光。
窗外,秋虫唧唧。陈默知道,明天的离别对妹妹来说会很难。但这些用心制作的礼物,会像他温暖的手,一直陪伴着妹妹成长。而这份深厚的兄妹情谊,将跨越千山万水,永远连接着他们的心。
喜欢京华墨韵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京华墨韵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