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的梧桐叶被盛夏的风吹得哗哗作响,空气里弥漫着考试季特有的紧张与即将获得解放的躁动。
在“青墨雅刻”网店和拍卖行接连取得成功的兴奋感尚未完全褪去,一个更大胆、更充满不确定性的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陈默和林卿的生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提议来自李逸飞,陈默在“古典工艺研究”社团认识的学长,历史系大三,是个家学渊源、性情跳脱又见多识广的人物。他祖上似乎与古玩行当有些关联,本人对各类文玩杂项、奇闻异事也知之甚详,是社团里的“百事通”。这天傍晚,社团活动结束后,几人留在活动室里闲聊,李逸飞神秘兮兮地凑到陈默和林卿面前。
“我说,二位艺术家,暑假有什么宏伟计划?”李逸飞挤挤眼睛,“不会又打算泡在图书馆或者工作室里‘修仙’吧?”
林卿笑着整理画具:“准备毕业创作,可能去江南一带写生,收集些素材。”
陈默则比较务实:“还没完全定,可能会多花些时间在武馆和网店上。”
“嗐,那多没劲!”李逸飞一拍大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感,“想不想玩点刺激的?去趟瑞丽怎么样?真正的‘东方珠宝城’,中缅边境,热带风情,关键是——”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那里有全国最大的翡翠毛料市场,可以去‘赌石’!”
“赌石?”陈默微微一怔。这个词他并不陌生,在潘家园闲逛时,偶尔能听到一些老玩家带着几分敬畏、几分传奇色彩地提起,但那对他而言,一直是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充满了“一刀穷,一刀富”的冒险故事,与他所沉溺的、需要沉心静气的雕刻技艺仿佛是世界的两极。
“对!赌石!”李逸飞见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更加来劲,“你们想啊,陈默你现在搞雕刻,木雕、石雕都涉猎了,但玉雕呢?那可是咱们中国传统雕刻艺术里皇冠上的明珠!玉性温和坚韧,雕刻起来的感觉和木头、石头完全不同。你想真正在雕刻上登堂入室,玉雕这关迟早要过。”
他转向林卿:“林大画家,你不是在探索材料和色彩吗?翡翠那种从内而外透出的光泽,那种千变万化的绿色、紫色、春色,还有各种奇妙的共生色,不就是最天然、最神奇的色彩构成?去源头看看,感受一下那些石头刚从矿里出来的原始状态,绝对能给你带来全新的灵感!”
这番话说到了两人的心坎上。陈默确实对玉雕心向往之,但苦于优质玉料价格高昂,他一直不敢轻易尝试,平时也只是用些普通的岫玉、青玉边角料练习,始终难窥门径。而林卿,也对那种源于自然的、内蕴的华彩极感兴趣。
“可是……赌石,风险太大了罢?”林卿微微蹙眉,她天性沉静,对这种带有强烈赌博色彩的活动本能地有些抗拒,“听说十赌九输,很多人倾家荡产。”
“哎,这话对,也不全对。”李逸飞摆摆手,一副行家里手的模样,“对于纯粹想靠运气一夜暴富的门外汉,那确实是赌博,是深渊。但对于我们——尤其是对于陈默你这样对材料质感、纹理有深入研究的手艺人来说,就不完全是赌。”
他进一步解释:“赌石,考的是眼力、经验和知识。要看皮壳的沙粒粗细紧松,看莽带、松花的表现,判断裂绺的走向,推测内部玉肉的种、水、色。这里面有地质学、矿物学的知识,也有世代相传的经验口诀。陈默你常年跟木头、石头打交道,对材质的判断应该比普通人敏锐得多,我们不去追求那种传说中能一夜暴富的‘蒙头料’,我们就去看那些开了窗、表现明显的‘半明料’,或者价格不高的‘公斤料’,主要是去见识、去学习,小试牛刀,就当交学费,积累经验。万一运气好,淘到一块不错的料子,不仅解决了你玉雕的材料问题,说不定连下一阶段‘墨韵堂’的启动资金都更充裕了,不是吗?”
“开了窗的料子?”陈默捕捉到这个专业术语。
“对,就是在毛料上磨开一个小口,能看到内部玉质的一部分,风险相对小很多,当然价格也透明一些。”李逸飞解释道,“我有个远房表叔在瑞丽那边做玉石生意多年,算是行里人,我们可以去找他,让他带着,至少不会被人当‘肥羊’宰。”
风险与机遇,学习与冒险,未知的领域与技艺突破的可能……这些念头在陈默脑海中激烈交战。他看向林卿,发现她眼中也少了最初的排斥,多了几分思索和好奇。李逸飞的话确实有道理,对于匠人而言,理解材料是根本。而翡翠这种充满神秘感和挑战性的材料,其诱惑力是巨大的。
“而且,”李逸飞最后又加了一把火,“瑞丽那边不仅是翡翠,傣族的织锦、银器,那边的热带雨林风光,异域情调,绝对值得一去!就当是采风、旅行,顺便探探翡翠这个新领域,一举多得啊!”
当晚,陈默和林卿在未名湖边散步,认真地讨论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
“你觉得呢?”陈默问,他知道林卿的顾虑。
林卿沉默了片刻,看着湖面上倒映的灯光,轻声说:“逸飞学长说得有道理,如果只是抱着学习和见识的目的,控制好投入,风险是可控的。而且,我确实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对我的毕业创作应该会有帮助。”她抬起头,看着陈默,“我只是有点担心……那种环境,会不会让人心态失衡?”
陈默握住她的手,感受着那份沉静的担忧,他认真地说:“放心,卿卿。我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我去,不是为了赌,是为了‘读懂’石头,是为了给雕刻找到新的可能。就像我读《营造法式》是为了读懂古建筑一样。我们会量力而行,绝不会沉迷其中。”
他的沉稳和清醒,给了林卿很大的信心。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那好,我们就当是一次特殊的游学和采风。去看看那个‘一刀穷一刀富’的神秘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决心已定,一股混合着紧张、期待和探险激情的情绪在两人心中弥漫开来。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开始为这次远行做准备。陈默恶补了一些关于翡翠的基础知识,皮壳、种水、色根等术语渐渐不再陌生;林卿则开始规划写生路线和素材收集重点。李逸飞也积极地联系他在瑞丽的表叔,安排行程。
出发前夜,陈默在工作室里整理行装,他将那套赵老赠送的刻刀也小心地包好,放入行李中,他抚摸着冰凉的刀柄,心中默念:这一次,不是去赌运气,是去用这双手和这颗心,验证所学,触摸一种全新的、充满灵性的材料。瑞丽,那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关于眼光、勇气与匠心的严峻考验,也是一次通往更广阔艺术天地的契机。
喜欢京华墨韵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京华墨韵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