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论语·泰伯》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感于毕业作绝句:
二载师范磨羽翼,骊歌一曲送君行。
藏乡教育担肩上,此去初心伴此生。
1980年的盛夏,马尔康师范学院的银杏叶尚未泛黄,却已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毕业的钟声悄然临近,校园里随处可见穿着校服合影留念的学子,行李箱滚轮划过路面的声响,与偶尔响起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青春里最动人的骊歌。离翁、淑英和学荣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一边筹备毕业典礼,一边收拾行囊,心里满是不舍与憧憬——三年师范时光即将落幕,他们即将奔赴藏区各地的讲台,开启教书育人的新征程。
毕业典礼的筹备工作繁琐而温馨。作为班级文艺委员,淑英牵头组织毕业晚会,她精心挑选节目,既有藏语民谣合唱,也有反映学农工学经历的小品,还特意安排了一个诗朗诵节目,由离翁执笔撰写朗诵词,回忆三年来的点点滴滴。“一定要把咱们在金川青稞田、马尔康车间的故事写进去,这是最珍贵的回忆!”淑英对离翁说。离翁点点头,握着钢笔,在稿纸上写下“青春在藏乡绽放,初心向教育启航”的标题,笔尖划过纸面,流淌出的全是真挚的情感。
学荣则负责采购毕业纪念礼物,他跑遍了马尔康的街巷,最终选定了印有校园雪山风景的笔记本和钢笔,还特意在每本笔记本的扉页上,用藏汉双语写下“桃李满藏乡”的祝福。“以后我们天各一方,看到这个笔记本,就能想起彼此,想起在师范的日子!”学荣把包装好的礼物分给离翁和淑英,脸上满是真诚。离翁看着笔记本上熟悉的雪山图案,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同窗情谊的见证。
筹备间隙,同学们总爱聚在教室或宿舍里,回忆三年来的趣事。“还记得学农时,离翁割破裤脚的样子吗?”学荣笑着打趣,引来一阵哄笑。离翁也笑着回应:“你还好意思说,当初是谁把青稞捆绳系得松散,被村长大爷批评了?”淑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聊到兴起时,大家还会唱起实习时教孩子们的歌谣,歌声里满是青春的纯粹与不舍。
离翁和淑英还特意回了一趟雪山小学,给孩子们带去了毕业礼物,也和扎西校长告别。孩子们看到他们,兴奋地围了上来,拉着他们的手,问个不停:“老师,你们要毕业了吗?”“老师,你们以后会来教我们吗?”离翁蹲下身,摸了摸丹增的头,笑着说:“老师毕业后,会去更远的藏区学校教书,但一定会常来看你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老师,好不好?”孩子们齐声答应,声音清脆响亮。扎西校长握着两人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藏区教育的希望,将来一定要好好教书,不负初心啊!”
毕业典礼当天,阳光明媚,校园里彩旗飘扬。全校师生齐聚大礼堂,气氛庄重而热烈。毕业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胸前佩戴着校徽,依次走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当念到离翁、淑英和学荣的名字时,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眼里满是激动与自豪——这张小小的证书,承载着三年的努力与梦想,也开启了他们作为藏区教师的新人生。
毕业晚会在当晚举行,大礼堂里灯火通明,坐满了师生和前来祝贺的亲友。晚会在全体毕业生的大合唱《送别》中拉开序幕,“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悠扬的歌声响起,不少同学都红了眼眶。淑英带领女生们表演了藏语民谣联唱,她们的歌声婉转悠扬,仿佛带着大家回到了藏区的山野田间;学荣和几个男生表演的小品《未来教师》,重现了实习时的趣事,引得全场哄堂大笑;离翁则和同学们一起朗诵了他写的诗歌,“从金川的青稞田到马尔康的车间,从校园的书桌到藏乡的讲台,我们以青春为笔,以初心为墨,书写着教育的希望……”深情的朗诵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掌声经久不息。
晚会接近尾声时,班主任走上讲台,举起酒杯(装着果汁),深情地说:“孩子们,两年前,你们带着梦想走进师范校园;今天,你们即将奔赴藏区各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希望你们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坚守教育初心,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浇灌藏区的花朵,让知识的光芒照亮雪山草原!”同学们纷纷举杯,齐声说道:“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不负嘱托!”欢呼声、歌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温暖了整个夜晚。
离别前夜,离翁、淑英和学荣坐在操场的长椅上,翻看着彼此的毕业纪念册,互相留言。离翁在淑英的纪念册上写下:“愿你在藏乡的讲台上,绽放最美的光芒,我们顶峰相见!”淑英则在离翁的纪念册上画了一株青稞苗,旁边写着:“初心如磐,未来可期,祝你桃李满天下!”学荣则在两人的纪念册上写下大大的“加油”,还画了一个夸张的笑脸。“毕业后,我要回马尔康教书,你们呢?”学荣问。离翁望着远处的雪山,坚定地说:“我要回金川,回到家乡的村寨小学,实现当初的承诺。”淑英笑着说:“我申请去了甘孜的一个偏远小学,那里更需要老师。”三人相视一笑,虽然未来的执教地点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初心——为藏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校园里到处都是离别的身影。离翁背着行囊,和淑英、学荣告别:“保重!以后常联系,有空一定要来金川看我!”“你也是!”淑英眼眶泛红,用力点点头。学荣拍着离翁的肩膀,笑着说:“放心,等我放假,一定去你的学校蹭饭!”三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转身,各自踏上了前往藏乡讲台的旅程。
车子驶离师范学院,离翁坐在窗边,看着熟悉的校园渐渐远去,心里满是感慨。三年师范时光,像一场难忘的梦,学农的汗水、学工的坚持、辩场的争锋、实习的温暖,都化作最珍贵的回忆,刻进了他的青春里。他知道,前方的路或许充满坎坷,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在藏乡的土地上,培育出更多茁壮成长的“小树苗”。
结尾律诗
三载韶华逝水流,师范骊歌送远游。
同窗情谊深似海,师者初心重若丘。
毕业扬帆赴藏域,执教立志育新俦。
雪山草原皆杏坛,此去青春写春秋。
(待续)
喜欢离翁和光同尘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离翁和光同尘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