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午,林浩接到行政部副部长陈向东亲自打来的内线电话。
“林总,跟您汇报个事。”陈向东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一丝分享好消息的热络,“刚接到市委组织部干部二处一位同事的‘非正式’电话,透了个风,说下周一下午市委有个小范围的‘年轻干部座谈会’,您在市里拟定的名单上,说是想听听像您这样在一线推动改革的干部的声音。”
林浩握着话筒,眼神微凝。“正式通知还没看到?”
“对方说了,这只是前期沟通,看看领导时间,正式的会议通知可能要到今天下班前或者周一早上才发。”陈向东回答得滴水不漏,“我想着这种机会难得,得第一时间让您知道,好提前准备一下。”
“好,知道了,谢谢陈部长。”林浩语气平淡地挂了电话。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集团小范围传开了。能被市委点名参加这种座谈,无疑是重点培养的信号。陈杰喜形于色地走进来:“林总,这是个好信号啊!听说这次规格很高,全市国企系统就三个名额。”
林浩脸上却不见喜色,反而皱起了眉头:“这个消息是谁传开的?”
陈杰一愣:“是陈副部长接到的电话,他在行政部内部通气,让大家提前准备相关材料,不知怎么就……”
一个“非正式”的透风,一个尚未下达的“正式通知”,却已在集团内部形成了“林浩要去市委开会”的既定印象。这手法,比一封伪造的红头文件高明得多。
他让陈部长先去忙,自己则关上门,拨通了一个很少动用的号码。
“周处长,我城投林浩。有件事想请教一下,听说市委下周一要组织一个年轻干部座谈会?”他问得委婉。
电话那头的周处长沉吟片刻:“座谈会?我没听说啊。这种规格的会,一般都会经过我们这里统筹,至少我这里目前没有任何消息。你是从哪儿听说的?”
“一个非正式渠道的风声。”林浩的心沉了下去,“谢谢周处,麻烦你了。”
放下电话,林浩面色凝重。果然是个局。一个利用信息差和官场惯性设下的局。如果他信以为真,周一兴冲冲地跑去市委,结果发现根本没有这个会,那他就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笑柄——一个连自己会议安排都搞不清楚、甚至“想出头想疯了”的浮躁年轻人,刚刚建立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更可怕的是,如果对方还有后手呢?在他前往市委的路上制造点“意外”?或者在他“缺席”集团重要会议时推动某些议题?
直接公开澄清?那样抓不到幕后黑手,反而显得自己小题大做。
将计就计?风险太大,未知太多。
林浩在办公室里踱步,大脑飞速运转。他必须破局,而且要破得漂亮,既能保全自己,最好还能反将一军。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下午,林浩“积极筹备座谈会发言”的消息不胫而走。他特意让陈杰整理了相关文件,做足了准备工作的样子。
快下班时,他接到钟主席的电话:“林浩同志,听说你要去市委参加座谈会?恭喜啊!这可是展示我们城投年轻干部风采的好机会。”
“钟主席消息真灵通。”林浩谦虚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谨慎”,“只是非正式沟通,还没见到正式通知,存在变数,不好声张。”
“哎,这种好事,板上钉钉了。”钟帆笑声爽朗,“对了,下周一下午党委那个会,你要请假吗?”
“已经跟王董事长报备过了,周一下午如果会议冲突,就先请假。”林浩回答得模棱两可。
“好,好。那你好好准备。”钟帆顿了顿,貌似随意地问,“需要派车送你吗?”
“不用麻烦集团了,我自己安排。”林浩再次婉拒。
挂断电话,林浩基本确定了设局的人。钟帆表现得太过“热心”,连续两次试探他的行程安排,反而暴露了自己。这位表面和善的钟主席,是铁了心要把他这个新冒头的“嫩芽”按下去。
但是,仅凭钟帆一人,能在行政部安排得如此周密吗?陈向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吴德良是否知情?或者,这根本就是多方默许下的一次试探性狙击?
林浩感到脊背发凉。这个看似粗糙的局,实则利用了体制内的通讯规则和心理盲区。如果他倒下了,没人会同情,只会觉得他“不谨慎”、“欠火候”。
下班后,林浩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开车来到老城区的一家茶馆。赵强已经等在包间里。
“林总,您找我?”
林浩将“座谈会”的事情和自己的判断全盘告知。
赵强听完,脸色严肃:“这是阳谋。他们用‘非正式’消息做文章,就算最后被发现是假的,也可以推说是‘信息传达有误’或者‘理解偏差’,最多找个临时工顶锅。而您一旦中招,付出的将是实打实的声誉代价。”
“所以,我需要你帮我做两件事。”林浩压低声音,“第一,暗中留意陈向东最近的动向。第二,周一上午,你替我去一趟市委。”
赵强一愣:“我?”
“你以报送‘南城古巷项目重启专项报告’的名义,去市委办公厅找周明处长。他会接待你。”林浩将一份准备好的文件递给赵强,“关键是,你要‘无意中’向周处长提及,听说周一下午有个会,但你没接到林副总需要参会的正式通知,询问是否需要代为签到或递交材料。”
“我明白了。”赵强立刻领会了意图,“这是要让周处长那边留下记录,证明您这边主动核实过,并且没有收到正式通知,彻底撇清您‘误听谣传’或‘擅自前往’的可能。”
“没错。”林浩点头,“同时,也能通过周处长的反应,反向确认这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会议’。”
“那您周一……”
“我?”林浩微微一笑,“我周一当然要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地点就在集团。我要让所有人都看见,我林浩,从未离开过我的岗位。”
周一下午,城投集团党委会议室。
王治邦看着林浩空着的位置,皱了皱眉:“林浩同志请假了?”
吴德良慢条斯理地喝茶:“听说去市委参加什么重要座谈了。年轻人,机会多啊,这种露脸的事,比咱们这例会重要。”
钟帆笑着打圆场:“这也是为我们集团争光嘛。说明市委重视我们城投的干部培养。”
会议进行到一半,讨论的正是工程建设部部长人选。由于林浩缺席,之前的平衡被打破,吴德良提出的人选获得了更多支持。
就在此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林浩从容不迫地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笔记本,仿佛刚从一个会议上下来。
“抱歉各位,刚结束一个项目协调会,来晚了。”他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气息平稳,仿佛他整个下午都在集团大楼里。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以为他此刻应该在市委。
吴德良的茶杯停在半空,钟帆的笑容僵在脸上,只有王治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林浩同志,你不是去市委参加座谈会了吗?”钟帆忍不住问,语气带着难以置信。
林浩一脸诧异,转向钟帆:“座谈会?什么座谈会?钟主席,我周一所有的行程都在集团内部,刚才还在和审计局开视频协调会。市委?我没有接到任何需要我参加的正式通知啊。”
他打开笔记本,亮出上面记录的会议要点:“这是刚才会议的纪要,请各位过目。”
吴德良和钟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与一丝慌乱。他们没想到林浩不仅没去,还能如此完美地解释自己的“缺席”,并且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证据。
王治邦接过笔记本看了看,满意地点头:“林浩同志工作抓得很紧,很好。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继续讨论工程建设部部长的人选。”
接下来的讨论,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林浩的“意外”出现打乱了某些人的计划,而他拿出的实质性工作成果,更让他的话语权大增。
最终,部长人选未能达成一致,再次推迟决定。但这一次,林浩提名的赵强获得了更多支持。
散会后,林浩最后一个离开。在走廊里,钟帆追上他,压低声音:“林浩,今天这事…”
林浩停下脚步,微笑着看向钟帆,声音不大,却清晰无误:“钟主席,有件事我正想向您汇报。上周我接到一个关于什么座谈会的非正式电话,感觉不太符合组织程序,已经让办公室按程序向相关部门报备核查了。现在各种消息源杂乱,我们还是以正式通知为准比较好,您说是不是?”
钟帆脸色微变,勉强笑了笑:“是,是啊…谨慎点是应该的。”
看着钟帆匆匆离去的背影,林浩知道,这一局,他赢了。
但赢得很险。对手的招数阴险而难以抓住把柄,这次是座谈会,下次又会是什么?
回到办公室,赵强的电话来了:“林总,事情办妥了。周处长证实,根本没有那个座谈会。他还说…现在有些人,就喜欢用这种模糊不清的消息搞小动作,让您多注意。”
“谢谢,我知道了。”林浩放下电话,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张集团领导班子合影上。
每一个人都在微笑,但每一张笑脸背后,都可能藏着看不见的冷箭。
喜欢官场暗格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官场暗格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