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城原知府的府邸内,耸立着一座巨大的帐篷,这是突厥伊力可汗大王子柯罗的驻地。柯罗不习惯住汉人的房屋,他认为雄鹰就应该翱翔在无垠的蓝天,骏马就应该驰骋在广阔的草原,真汉子不能被砖木土石困住,就应该住在帐篷里。
柯罗体型粗犷,满脸络腮胡,长着一张典型的突厥人的面孔。作为此次攻打魏国的突厥大军主帅,此时他正召集前军的各路将领,商讨接下来的进攻事宜。
秦州的失利让伊力可汗大发雷霆,国师阿史别特意从北方草原赶了过来。二王子燕都、前军主帅摩赫、左右军将领室毕、图厉,帐篷里汇聚了突厥军的几乎所有重要人物。
“大汗的勇士们,本王子向各位介绍突厥忠诚的盟友,卫守德卫先生。”柯罗右手示意帐篷内唯一的汉人。
卫守德拱手抱拳道:“两位王子,阿史别国师,各位将军,卫某此次前来甘州,望能与各位精诚合作,共创一番大业。”
自从朝廷允许各门阀世家组织义军,协助边军守城以来,卫守德便招募组建了一支一千五百余名的义军,加上依附于卫家的其他义军,共有两千五百余名士卒。
卫家义军协防的是渭州,也是进入三秦腹地的重要关隘,战略地理位置仅次于秦州。卫守德本来一直在观望着战局,可是公孙家在秦州大放异彩,立下大功,再加上卫礼的惨死,让卫守德觉得时不我待,必须加快计划的实施。
正巧突厥进攻秦州失利,燕都王子急不可耐地来到榆林找他,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就一起来到了甘州。卫守德只带了两个随从,辛供奉和卫义,只是这两人没有资格进入议事帐篷。
“卫先生在渭州有一支三千人的精锐之师,当可助我突厥攻破渭州。然后我大军直取雍州,东可威胁长安,西可对秦州形成包围之势。”燕都王子在这次谋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他站出来规划着接下来的行动。
“此事稍后再议,先将渭州拿下再说。”柯罗素来不喜这个弟弟,除了燕都的母亲是西域进献的一个民间女子外,他的野心也让柯罗心生警惕。
接下来众人就如何兵马调动,如何里应外合,进行了激烈的商讨,最终国师阿史别拍板定下了详细方案。
随后,柯罗大排筵席,宴请国师和卫守德,辛供奉和卫义也参与了进来。几十个西域和汉族的美女鱼贯而入,宽阔的帐篷内活色生香。
卫守德与阿史别坐在柯罗的两旁,他最关心的是在攻下渭州后,卫家以后的利益。
阿史别尽量安抚着他:“卫先生放心,大汗的意思是,突厥将提供五万大军及粮饷,助卫家开疆扩土,突厥只取太原以西的土地。”
卫守德心存疑虑,他不相信突厥的胃口这么小,不过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只能见步行步了。
半个多月后,渭州守将冯大忠的书房内,他正与几日前到访的卫家家主卫守德商议着守城事宜。
自从接收这支义军以来,冯大忠一直想将其打散,编入到各营之中去。可是遭到了以卫家为首的世家的反对,那样一来他们就失去了对这支义军的掌控。
与秦州、武都相比,渭州守城的形势要好一些,因此冯大忠在向征西将军高念说了几次,被高念以粮饷难以调配为由给婉拒后,便也放任不管。义军的粮饷都由各大门阀世家提供,如果真的打散了,那么这些世家极有可能断了粮饷的供应。
不过义军进出营地还是受到严格的管辖,超过十人以上的义军进出,就要得到冯大忠副将的许可。
冯大忠今天与卫守德讨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将义军中部分武艺高强的士卒充实到斥候营中去。
卫守德自然不允,反倒是埋怨起冯大忠对义军限制太多,参与守城的机会很少,导致现在渭州义军寸功未立。反观秦州的公孙家,刚到没多久就立了大功。
“卫家主,这事你也不能赖我。突厥的攻势主要集中在秦州和武都,我们这里大规模的攻城都没有几次。”冯大忠是好战之人,他对现在的状况也有些郁闷。
卫守德心中冷笑,表面却激愤道:“围城的突厥军不过两万多人,守城的魏国士卒足有三万多,为什么要龟缩在城内,不主动出城出击?”
“突厥人擅长骑射,我军大多数为步卒,与其正面对决,是以我之短攻敌之长,乃不智之举。”冯大忠道:“早年我以两万大军,以有备攻无备,围剿五千突厥骑卒,最终只斩杀两千突厥人,而魏军却损失了八千。”
“冯将军戎马倥惚二十余载,不知立下了多少战功,可到现在才不过一城之守将。哎,卫某都为冯将军鸣不平啊。”卫守德道。
“呵呵,冯某倒是不觉得委屈,只要有仗打,能杀突厥人,就算当个守城士卒都行。”冯大忠见识过突厥人的残暴,将老百姓简直不当人看,身边又有不少袍泽死于突厥人之手,所以他对突厥恨之入骨。
“冯将军大义。既然如此,那卫某也应承将军,选调五十人,组成一标斥候,任冯将军调遣。”卫守德道。
“哈哈,多谢卫家主了,等到击退突厥之时,冯某定当请卫家主酣畅淋漓喝一次。”
随后的十余日内,义军的这一标斥候获取了不少有用的情报,甚至还全歼了突厥的一队十人游哨。
这一日冯大忠正和副将、卫守德等人在城墙上观察着突厥大营的异动,一队斥候全速从城外奔来。
“禀告冯将军,有紧急军务。”正是义军的斥候,为首之人还是卫守德族中的子侄。这些斥候浑身浴血,有几人身上还插着箭矢,一看就知与突厥军进行了激烈冲突。冯大忠赶紧让士卒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冯将军,麾下在突厥大营后方二十余里,发现大队突厥军的踪迹,足有三万余人。”卫守德的子侄道。
“哦,看来突厥是准备强攻渭州了么?”冯大忠的语气里透着一丝兴奋,“詹将军,吩咐下去,全体提高警备,任何人不得擅离职守,预备营也作好随时上城墙的准备。”
“遵命。”冯大忠的副将一抱拳,转身就传令去了。
“冯将军,义军至今寸功未立,此次能否让义军全部上城头协助守城?”卫守德道。平时义军都是两三百人一批轮流上城墙,其余的人还是被限制在营地。
“关键时刻自然会让你们上。”冯大忠只认为卫守德是眼红公孙家立功,急于表现。
“可是冯将军,每次都只有三百余人,义军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卫守德眼神炽热,态度坚决。
冯大忠沉吟片刻,最近义军斥候表现确实不错,卫守德也运来十多万石粮草,无偿送给守军,如果断然拒绝确实会伤了义军的军心。“这样吧,你调遣一半义军去东门协助守城。”冯大忠道。
“遵命。”卫守德也效仿副将,抱拳后转身离去。
“冯将军,麾下继续去刺探敌情。”卫守德的子侄请命道。
“要不你们还是先疗伤吧,让其他人去。”冯大忠望着脸上有一道恐怖伤痕的斥候道。
“不要紧的,麾下等人只是刺探突厥人的动向,尽量不与其交手。”
“如此,好罢。一切以安全为要。”冯大忠道。卫守德的子侄带着十余名未受伤的斥候疾驰而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突厥军就发动了强攻,投石机、攻城云梯、上万的突厥士卒,密密麻麻地往渭州城墙涌来。
果然不出所料,突厥人还是主要攻击西门和北门,东门和南门只有两三千人在那里摇旗呐喊,并没有发动实质的进攻。
这次增援的三万突厥兵马看来都是精锐,攻城的强度比以往大了好几倍。一个多时辰,突厥人至少三千多人倒在了渭州城城墙下,魏军也有近两千人的伤亡,主要是投石机和突厥人强劲的弓箭造成的。
突厥军的攻势忽然加强,更多的石头飞到了城墙上,云梯增加了几乎一倍。已经有突厥士卒登上了城墙,不过在冯大忠和詹将军的补防下,将登上城墙的突厥士卒全部赶了下去。
“冯将军,西门有些吃紧了,不如从东门调些人过来?”副将詹将军建议道。
不到半个时辰,光西门就增加了一千多人的损失。望着还在继续登上城墙悍不畏死的突厥人,还有遍地的魏国士卒,冯大忠终于下定决心道:“从东门调一千五百人到北门,从南门调两千人过来西门。”传令兵立即飞奔而去。
援兵到来后,西门和北门的形势逐渐稳定了下来。突然,东门火光四起,喊杀声大震。
冯大忠惊疑地望着东门,不知东门发生了什么意外。这时,一小队士卒扶着一个满身是血的人过来。冯大忠定睛一看,那人是他派去东门督战的亲兵,一支利箭穿透了他的大腿,箭尖上还留着白色的骨屑。
“将军,西门已破了。”那个亲兵哽咽道:“西门那边突然冒出无数突厥士卒,李将军正组织防御,不料义军突然倒戈。卫守德身边的一个高大老者,一掌就将李将军打下了城墙。现在城门义军已被打开,突厥人已经攻了进来。属下……属下也是在兄弟们的拼命掩护下,才逃出来报信的。”
“什么?”冯大忠不敢置信。他十分后悔,高念曾提醒过他,要提防卫家和这支义军,但他还是被卫守德营造的假象所蒙蔽。
“詹将军,你带五千人去阻截入城的突厥军。冯谷,你领两千人去将营地剩下的义军斩尽杀绝。”冯大忠知道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依然有条不紊地调动兵马。
詹副将带人刚出发没多久,就听见响彻天际的哭喊声。靠近西门时,随处可见倒在血泊中的百姓和赤身裸体的妇女,还有马背上驼满大包小包的突厥士卒。
“杀!”詹副将一声怒吼,拔刀向突厥士卒砍去。一名趴在赤裸女子身上的突厥士卒,被詹副将一刀削去了半边脑袋。
正沉浸于烧杀掳掠中的突厥士卒反应过来,在百夫长、千夫长的指挥下,与魏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冯大忠的亲兵队长冯谷带着两千人来到义军营地,二话不说挥刀便砍。两千名魏军如狼入羊群般展开了血腥屠杀。
卫守德带走了他的嫡系亲信,留下来的都是些被卫守德忽悠过来的小门小派的弟子,以及招募而来的百姓。等义军想起反抗时,已经有一大半的人被杀。
仍有源源不断的突厥士卒进入东门,冯大忠早已派人通知渭州知府,让他组织百姓从南门撤离。
随着一阵怪叫声响起,北门也在入城的突厥士卒和义军的合力下被攻破,一队又一队的突厥骑兵冲了进来。
目睹这一切,城墙上的冯大忠眼里闪过一丝绝望。忽地,他振臂大呼:“兄弟们,随我去杀敌,掩护百姓撤离。”随后率先冲下了城头。
经过一昼夜的厮杀,詹副将、冯谷、四门守将都已阵亡。冯大忠身边也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四周围满了张弓搭箭的突厥士卒。
“我*你卫守德十八辈祖宗。”冯大忠虬髯怒张,奋力往前冲去。“咻咻咻”,一阵乱箭过后,纵横边关二十余载的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渭州三万魏军,十万居民,城破后只逃出来不到两千将士,六千居民。
喜欢斫道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斫道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