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味道像一层密不透风的薄膜,裹着302病房里的每一寸空气。林医生第三次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花坛里那丛被雨水打蔫的月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白大褂口袋里的病历本——那上面记录着张桂兰老人的生命数据,每一项都在说“有机会”,可此刻却像一堆失去温度的数字,静静躺在纸页上。
张桂兰是一周前被儿子和女儿架着来的医院。72岁的老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皮肤却黄得发亮,像是被泡在染缸里捞出来的,连眼白都泛着浑浊的黄。做检查时林医生问她哪里不舒服,老人攥着被角小声说“肚子胀,吃不下饭”,声音细得像蚊子叫,眼睛却一直往门口瞟——她儿子正靠在门框上刷手机,听见这话头也不抬地接了句:“老毛病了,人老了都这样。”
后来的检查结果出来,是胆道结石引发的梗阻性黄疸。林医生拿着片子找到老人的儿女,把情况掰碎了说:“结石堵了胆管,胆汁排不出去才会黄疸,再拖下去会伤肝,还可能感染。现在老人的心、肺、血压都还算稳定,评估下来能做手术,把结石取出来就行。”
他以为这话能让对方松口气,没想到儿子先皱了眉:“手术?这么大年纪了做手术,风险多大啊?万一台上出点事怎么办?”女儿也跟着点头,声音里带着点不耐烦:“医生,我们也知道要治,可您看我妈这身子骨,经得起折腾吗?再说手术费、住院费也是一笔钱,我们俩也不宽裕……”
林医生愣了一下,又拿出术前评估报告递过去:“风险我们会控制,术前也会再调理,而且医保能报销一部分。老人现在的状态,手术是最好的办法,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拖到后面更麻烦。”
“麻烦”两个字像是戳中了什么,儿子把报告推了回去,语气硬了些:“医生,我们做儿女的还能不心疼我妈?可凡事得量力而行啊。她都70多了,就算做了手术,恢复起来也慢,到时候遭罪不说,我们也没精力天天守着。”
那天的谈话不欢而散。林医生后来又找过他们两次,每次都被类似的理由挡回来。他也试着跟张桂兰老人单独聊过,老人坐在病床上,手里捏着儿子给她买的苹果,半天没说话,最后才颤巍巍地问:“医生,我是不是治不好了?”
林医生赶紧摇头:“能治好,只要做手术就行。您想不想做手术?”
老人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暗下去,看着窗外小声说:“我听孩子们的。他们不容易……”
再后来,老人的儿女就来办出院手续了。林医生赶过去的时候,护士正帮老人收拾东西。老人坐在床边,黄得发亮的脸上没有表情,看见林医生进来,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儿子拿着出院单催促:“妈,快点,车还在楼下等着呢。”
林医生还想再劝,女儿却拦在了他面前:“医生,谢谢您这段时间的照顾,我们已经想好了,还是带妈回家养着,毕竟家里舒服。”她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林医生的白大褂,没敢看床上的老人。
老人被扶下床的时候,脚步虚浮,差点摔倒,林医生伸手想去扶,却被她儿子一把拉开:“不用麻烦医生了,我们自己来就行。”那动作里的防备,像一道墙,把林医生隔在了外面。
看着他们扶着老人走出病房的背影,林医生心里堵得慌。老人走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病房,眼神里带着点说不清的东西,像是不舍,又像是认命。
大概半个月后,林医生在医院门口碰到了之前照顾张桂兰的护士。护士叹了口气说:“张桂兰老人走了,前几天她女儿来办死亡证明,说回家后没几天就开始发烧,后来肝衰竭了,没抢救过来。”
林医生愣在原地,脑子里闪过老人那双总是怯生生的眼睛,还有她儿女说的“怕她遭罪”“没精力照顾”。他想起自己见过的那些病人,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为了活下去,拼着劲配合治疗;也有年轻的患者,哪怕家境困难,家人也会砸锅卖铁凑医药费。可张桂兰老人,明明有活下去的机会,却被“年龄大”“风险高”“麻烦”这些理由,亲手掐灭了希望。
那天晚上,林医生值夜班,病房里很安静,只有监护仪的滴答声在走廊里回荡。他坐在办公室里,翻着张桂兰老人的病历本,突然觉得有些冷。他见过手术台上的突发状况,见过重症监护室里的生死时速,那些场景虽然紧张,却带着为了活下去的挣扎和希望。可张桂兰老人的事,却像一根细针,慢慢扎进心里——比疾病更可怕的,从来不是手术台上的风险,也不是IcU里的冰冷仪器,而是人心深处的算计和冷漠。
人老了,就真的没有选择活下去的权利了吗?林医生看着窗外的夜色,想起老人出院时那个回头的眼神,突然觉得喉咙发紧。医院里的灯光很亮,却照不进某些人心底的阴影,那些阴影里藏着的,是比任何恐怖故事都要刺骨的凉。
后来有一次,他跟同事聊起这件事,同事叹了口气说:“你也别太往心里去,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有些人觉得老人年纪大了,治不治都一样,还不如省点钱和精力。他们嘴上说怕老人遭罪,其实是怕自己麻烦。”
林医生没说话,只是想起张桂兰老人攥着被角的手,想起她小声说“听孩子们的”时的语气。原来有些死亡,不是因为疾病无法战胜,而是因为有人选择了放弃。而这种放弃,比任何病痛都要残忍——它让一个渴望活下去的人,在无声中接受了“被放弃”的判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那天之后,林医生再遇到老年患者,总会多问一句“您自己想怎么治”。他知道自己能做的有限,却还是想多给他们一点选择的机会。毕竟在医院这个地方,最该被尊重的,从来不是年龄,不是金钱,而是每个生命都想活下去的渴望。而那些轻易就能放弃这份渴望的人心,才是这世间最恐怖的东西——它藏在亲情的外衣下,藏在“为你好”的借口里,悄无声息地,就夺走了一个人活下去的权利。
喜欢医院诡异档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医院诡异档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