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的晨光刚漫过松枝,徐嘉和王彬就扛着新伐的松木下了坡。老周早候在院门口,手里攥着磨得锃亮的斧头,见两人回来,立刻迎上去接过木柴:“徐兄弟,王兄弟,歇会儿喝口水再干,我先把木头劈成合适的料。”徐嘉擦了把额角的汗,指着院西侧的空地:“不急,先把地基的位置定好,得选个向阳的地方,冬天暖和。”
林笑端着陶壶跟过来,给三人各倒了碗草药茶:“李伯说这茶能解乏,你们先润润嗓子。丫丫呢?”话刚落,就见小石头牵着丫丫从菜田方向跑回来,两人手里都攥着把刚拔的野草,丫丫的小竹篮里还躺着只卷着壳的蜗牛。“林笑姐姐,我们给菜苗除杂草啦!”小石头举着野草邀功,丫丫也跟着小声附和:“蜗牛……没吃菜。”
张茜这时从灶房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絮:“早饭蒸了南瓜,还有昨天腌的咸菜,先吃饭再干活。”她走到丫丫身边,帮她把沾了泥的小爪子擦干净,“一会儿姐姐教你编草绳,咱们给菜苗搭个小支架,免得黄瓜藤长歪了。”丫丫眼睛亮了亮,用力点头,小手不自觉地摸了摸怀里的竹篮。
饭后,四人合力在空地上放线定桩。徐嘉用木炭在松木上画好刻度,王彬和老周轮流抡着斧头劈木梁,木屑在晨光里飞散,带着新鲜的松香。小石头也没闲着,拿着小锯子在旁边“帮忙”,虽然锯不动粗木,却把散落的小木片收拾得整整齐齐,丫丫则蹲在他身边,用草绳把木片捆成小捆,像模像样地堆在墙角。
“木头要再削平些,不然拼起来会漏风。”徐嘉放下墨斗,接过王彬手里的刨子,顺着木纹细细打磨。老周凑过来看了会儿,忍不住赞叹:“徐兄弟这手艺真地道,以前在城里做过木匠?”徐嘉笑着摇头:“都是跟着书本学的,以前家里有本老木匠的笔记,没想到现在派上了大用场。”
林笑和张茜在菜田边忙活时,李伯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他蹲在新翻的土埂旁,用手指捻了点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这土肥力够,就是得再掺些草木灰,防虫害。”张茜立刻记在心里:“我下午就去灶房攒草木灰,对了李伯,老周说他以前种过西瓜,咱们要不要在菜田边角种几棵?”李伯眼睛一亮:“好啊!等夏天西瓜熟了,让孩子们解解馋。”
正午的太阳有些烈,众人歇在屋檐下吃午饭。陶碗里盛着南瓜粥,就着脆爽的咸菜,老周却吃得格外香。他看着院里忙碌的身影,忽然开口:“我以前在村里,最会编竹筐,等木屋搭好,我给咱们编些大竹筐,装粮食、装蔬菜都方便。”王彬立刻接话:“那太好了!我还想着编几张竹席,夏天铺在屋里凉快。”
午后的风带着些凉意,徐嘉和王彬开始搭木屋的框架。老周力气大,主动承担起扛木梁的活,三人配合着,很快就把四根主木柱立了起来。林笑站在远处看了看,朝他们喊:“柱子再往东边挪半尺,这样早上的太阳能照进屋里!”徐嘉调整位置时,忍不住朝林笑笑了笑——她总是能注意到这些暖心的细节。
小石头和丫丫在院角玩“过家家”,用泥巴捏成小碗小碟,还把采来的小黄花插在旁边当装饰。丫丫忽然拉着小石头的手,小声说:“我想给爹编个草戒指,就像张茜姐姐的竹簪一样。”小石头立刻拍着胸脯:“我教你!林笑姐姐教过我编草绳,可简单了!”
傍晚时分,木屋的框架已经初见雏形。夕阳把木梁染成暖红色,徐嘉站在梁下,用墨斗在木头上弹了条直线:“明天就能上横梁了,再用竹篾把缝隙编起来,糊上黄泥,就能挡风了。”老周看着眼前的木屋,眼里满是憧憬:“等冬天来了,我和丫丫就能在这屋里烤火,再也不用风餐露宿了。”
张茜把晚饭端上桌时,特意多蒸了两个红薯,递给丫丫一个:“这个甜,你尝尝。”丫丫接过红薯,先掰了一半递给老周,老周眼眶微热,接过红薯慢慢吃着,嘴里满是甜味。李伯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徐嘉说:“你看,这就是家的样子,有吃的一起分,有活一起干。”
饭后,众人围坐在火盆边聊天。徐嘉拿出纸笔,画了个简易的菜园规划图:“这边种黄瓜和豆角,搭个竹架让它们爬;那边种白菜和萝卜,冬天能窖藏;边角就种老周说的西瓜,夏天正好解暑。”张茜凑过来看,指着图上的空白处:“我想在菜园边种些向日葵,既能吃瓜子,开花时也好看。”
小石头靠在林笑怀里,听着大人们讨论未来的日子,手里把玩着白天编的草戒指。丫丫坐在老周身边,小声说:“爹,我喜欢这里,有小石头陪我玩,还有张茜姐姐教我编草绳。”老周摸了摸丫丫的头,声音带着哽咽:“以后咱们就住在这里,再也不离开了。”
夜深时,月光洒在刚搭好的木屋框架上,木梁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像一双张开的手臂,守护着院里的一切。徐嘉和林笑站在院门口,看着远处的山林,林笑轻声说:“咱们的家,越来越大了。”徐嘉握住她的手,笑着点头:“是啊,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有木梁承着愿,有菜畦盼着丰年,还有这么多家人在一起,日子只会越来越暖。”
风穿过松木的缝隙,带来远处虫鸣的声音,也带来了泥土的芬芳。院里的竹拱门依旧立在菜田边,蔷薇花瓣上凝着夜露,像撒了把碎星星。这荒野里的家,正伴着星光和众人的期盼,悄悄生长着,朝着满是希望的明天,一步步靠近。
喜欢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