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竹院外的枯草上还凝着一层厚霜,王彬就背着竹筐叫醒了徐嘉和小石头。筐里装着两把镰刀、一块粗布和两个陶水壶——老周特意嘱咐,山里可能有落石,让他们多带些能用的东西。
“把这个戴上。”徐嘉从怀里掏出两顶用芦花编的帽子,一顶递给小石头,一顶自己戴上,帽檐压得低低的,能挡住晨雾里的寒气。小石头接过帽子,麻利地套在头上,还不忘把昨天找到的小柴刀别在腰上:“我昨儿看见松树林旁边有酸枣丛,说不定能摘点回来!”
王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把镰刀放进筐里:“先找松针,摘酸枣不急。记住了,跟紧我,别往密林里跑。”说着,三人就踏着晨霜往山深处走。起初的路还算好走,都是之前踩出来的小径,可越往山里走,草木越茂密,枯枝败叶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软乎乎的,时不时还会陷进腐叶堆里。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小石头突然停住脚步,指着前面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喊:“就是那儿!我上次跟李婶来,看见过这片松树林!”王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成片的松树挺拔地立在山坡上,墨绿色的枝叶间还挂着未化的霜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
三人加快脚步走进松林,一股淡淡的松香味立刻扑面而来。地上铺着厚厚的松针,踩上去像踩在软垫子上,连脚步声都轻了不少。“就从这儿开始捡吧。”王彬放下竹筐,蹲下身抓起一把松针,松针还带着点潮气,却很干净,“捡那些刚落没多久的,别捡发霉的。”
徐嘉也跟着蹲下来,把松针一把把往筐里塞,松针簌簌地落进筐里,很快就堆起了一小堆。小石头则像只灵活的小猴子,围着松树转来转去,专捡那些挂在低矮枝桠上的干松针:“这个干!铺在屋里肯定不潮!”他一边捡,一边还不忘留意周围,偶尔发现几颗藏在松针下的野栗子,就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想着回去给毛豆当零食。
正当三人捡得热闹时,徐嘉突然停住了手,侧着耳朵听了听:“你们听,是不是有水流声?”王彬和小石头也停下动作,仔细一听,还真有隐隐约约的水流声从林子深处传来。“说不定是处山泉。”王彬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针,“咱们去看看,要是离得近,以后取水也方便。”
三人顺着水流声往林子深处走,越往里走,松香味越浓,水流声也越清晰。走了没几步,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一条小溪从山石间流下来,溪水清澈见底,还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真的是山泉!”小石头兴奋地跑过去,蹲在溪边掬起一捧水,喝了一口,“甜的!比坡地旁边的泉眼还甜!”
王彬也走过去,用手试了试水温,水虽然凉,却没有冰碴:“这水冬天应该不会冻住,以后可以来这儿打水。”徐嘉则注意到溪边的石头上长着不少青苔,笑着说:“咱们下次来,还能顺便采点青苔回去,铺在菜窖里,能保持湿度。”三人又在溪边捡了些松针,直到竹筐都装得满满当当,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与此同时,竹院里的李翠和毛豆也忙活开了。晒架上的野核桃已经晒得半干,李翠把核桃倒进竹筛里,一边摇晃着竹筛,一边对毛豆说:“把筛出来的碎壳捡出来,剩下的核桃装到布袋子里,记得扎紧口。”毛豆点点头,小手麻利地捡着碎壳,时不时还会拿起一颗核桃,用小锤子轻轻敲一下,看是不是晒透了。
丫丫则在旁边翻晒红薯干,她把竹匾里的红薯干一块块翻过来,让每一面都能晒到太阳。“毛豆,你看这个红薯干,晒得金黄金黄的!”丫丫拿起一块递过去,毛豆接过来咬了一口,甜丝丝的,还带着点嚼劲:“真好吃!比上次的还甜!”
老周则在东屋的地窖里忙活。地窖里已经堆了不少东西,有装葛根粉的布袋子,有晒干的野菜,还有几坛腌菜。今天他要把昨天新磨的玉米粉装起来,藏在地窖最里面的角落里。“这些玉米粉得省着点吃,能吃到开春。”老周一边往陶罐里装玉米粉,一边念叨着,还不忘在陶罐口盖一层油纸,再用麻绳扎紧,防止受潮。
张茜则抱着小芽,坐在廊下缝补旧衣服。小芽已经会坐了,乖乖地靠在张茜怀里,手里拿着个布做的小玩具,时不时咿咿呀呀地叫两声。张茜一边缝衣服,一边轻声哄着小芽:“等姐姐把衣服补好,给你做个新玩具好不好?”小芽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把玩具往张茜嘴边送,逗得张茜笑出了声。
临近中午,王彬三人背着满满的竹筐回来了。小石头一进门就喊:“毛豆!我给你带野栗子了!”毛豆跑过去,看着小石头从怀里掏出一把野栗子,眼睛立刻亮了。王彬则把松针倒在院子里的空地上,摊开晾晒:“先晒一天,等干透了再铺进屋里和地窖。”
徐嘉则拉着老周,把找到山泉的事说了一遍:“那处山泉离松林不远,水又甜又干净,冬天也不会冻住,以后咱们取水就不用绕远路了。”老周听了,高兴得连连点头:“太好了!下次我跟你们一起去看看,顺便在旁边搭个小棚子,方便取水。”
午饭李翠做了玉米粥,还蒸了红薯,就着腌菜吃,简单却暖和。大家围坐在竹桌旁,聊着上午的事,小石头绘声绘色地讲着找到山泉的经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下午我跟张茜把松针缝进布套里,做成垫子,铺在竹椅上,坐着也暖和。”林笑放下碗筷,看着大家说。
老周点点头:“好,我下午把地窖再整理一下,把晒干的松针也搬进去一些,保持湿度。”毛豆则拉着小石头的手,小声问:“明天还能去山里吗?我也想捡松针。”小石头拍了拍胸脯:“等下次,我带你去!咱们还去摘酸枣!”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洒在竹院里。大家各自忙着手里的活,缝垫子的缝垫子,整理地窖的整理地窖,翻晒粮食的翻晒粮食,偶尔传来几句说笑,让整个竹院都充满了暖意。院子里的松针在阳光下晒得软软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像是在预示着这个冬天,一定会温暖而安稳。
傍晚时分,林笑和张茜终于缝好了几个松针垫子,铺在竹椅上,坐上去又软又暖和。老周也把地窖整理好了,还在地窖里放了两罐水,防止冬天过于干燥。大家站在院子里,看着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竹院,看着堆得满满的粮食和过冬的物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明天咱们把菜窖也整理一下,把种的白菜和萝卜移进去,能存到过年。”李翠看着大家说。王彬点点头:“好,明天我跟徐嘉去把菜窖再挖深一点,更保暖。”
夜幕渐渐降临,竹院里的灯又亮了起来。大家围坐在灶膛旁,看着跳动的火苗,聊着天。灶膛里的柴火偶尔发出噼啪声,和窗外的风声交织在一起,却一点也不觉得冷。因为大家知道,只要在一起,互相扶持,再漫长的冬天,也能熬过去,再艰苦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而这个建在荒野里的竹巢,也因为每个人的付出,变得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家。
喜欢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