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逸的手仍搭在符文模板上,指尖微微发麻。他没有动,目光紧紧落在刚修改完毕的图纸上。布伦希尔德站在一旁,手中握着炭笔,袖口沾满污迹,脸上也蹭了些黑灰。
她忽然抽出一张新的羊皮纸,铺展在石台上。
“我昨晚想了一整夜。”她说,“我们不能一直靠人力守路。”
段逸转过头看着她。
布伦希尔德用炭笔指向图纸中央:“建塔——自动弩炮塔。能自主发现敌人,自动上弦,自动射箭。”
段逸没出声,向前迈了一步。
图纸分为三层:底部是底座,连接着地下的管道;中间为齿轮组,标注了转动方向;顶部则是两具弓臂,两侧预留了刻绘魔纹的位置。
“动力从哪里来?”他问。
“用地热。”布伦希尔德指向底部,“山谷西侧有稳定的热流,足够驱动主轴。我把进气口设计成虹吸式,温度越高,转动越快。”
段逸蹲下身,仔细查看图纸上的能量传导路径:“魔纹如何触发?”
“用林语者采集的那种发光苔藓。”她抬头说道,“你说它对生命波动有反应。我把感应阵列接在第一级齿轮上——一旦有人靠近,苔藓发光,光线被遮断,机关便启动。”
段逸站起身,走向灵田捡起一块碎裂的晶核,放在掌心,闭眼调动生命之种的力量。一抹绿光闪过,晶核内部浮现出细密裂纹。
“材料撑得住吗?”他低声问道,“持续震动、高温,还有魔力反冲。”
“底座用耐高温晶岩。”布伦希尔德早已胸有成竹,“就是大地力士上周从断崖挖回来的那种。外层包裹秘银合金,防魔蚀。我算过了,三寸厚度足够承受所有负荷。”
段逸点头:“你能把所有零件的尺寸都标出来吗?”
“全在这儿。”她轻拍图纸,“连螺丝孔都标好了。今晚就能做模具。”
段逸沉默片刻,静静伫立。他知道,这将是一次转折。过去七天,他们依靠轮班值守、埋设陷阱、打游击勉强维持防线。而现在,他们要建造一个无需休息、不会疲倦、永不松懈的系统。
“建几座?”他问。
“第一批三座。”布伦希尔德指着地图,“东坡陡崖、北谷岔道、南林入口。守住三条主通道。”
段逸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点,随后撕下一张纸,写下三行指令:
第一行:命林语者小队勘察西侧地热点,两小时内回报具体位置。
第二行:派遣两支大地力士队伍前往断崖开采晶岩,每队至少运回十立方。
第三行:通知三名符文工匠准备刻录追踪魔纹,材料由锻造区统一发放。
他将纸条交给一名路过的工兵,那人接过,快步奔向指挥棚。
“开始吧。”段逸说。
布伦希尔德却未动。她凝视着图纸,忽然皱眉:“传动轴的角度……可能需要调整。”
她蹲下,在沙盘上画了个圆,又延伸出几条线。段逸也跟着蹲下,专注地看着她的修改。
“原设计是四十五度接入主轮。”她解释道,“但现在地热管道偏移了七度。如果强行对接,长时间运行会磨损轴承。”
段逸伸手,在沙盘上划出一条斜线:“改成五十二度,加一段可调连杆。像锻炉风阀那样,允许微调。”
布伦希尔德看了他一眼:“这种零件你能做出来?”
“用钢铁力士的关节部件。”段逸答道,“结构一致。我可以直接从‘意识蓝图’中提取。”
她笑了:“那就好办了。”
两人不再多言,各自投入工作。段逸回到灵田边,闭目沉入意识海。那颗“光种”缓缓旋转,他将新的连杆结构一点一点嵌入其中。这不是创造生命,而是确立标准。只要蓝图存在,任何工匠都能依样复刻。
与此同时,布伦希尔德召来两名学徒,将图纸拆分为六份:一份交铸造组,一份交切割组,一份交装配组。她在每张图上都用红笔圈出关键部位。
“这些地方绝不能出错。”她叮嘱道,“差之毫厘,整座塔都会卡死。”
正午时分,第一批晶岩运抵。大地力士排成长队,将石料堆放在锻造区外。段逸亲自查验了三块,确认密度达标、耐热性强,才示意布伦希尔德下令浇铸底座模具。
下午,林语者带回地热点坐标。段逸带布伦希尔德亲赴现场。他们在岩缝中插入金属探针,等待十分钟,针身迅速升温。
“温度稳定。”段逸收回探针,“可以铺设管道。”
归途中,二人皆未言语。他们的步伐一致,踩在碎石上的声响几乎同步。回到锻造区,布伦希尔德立刻扑向沙盘,重新计算管道长度与弯曲弧度。
段逸坐在灵田边缘,准备“孕育”首批核心零件。他将三枚小型晶核埋入土中,输入意识蓝图——并非完整子体,仅是机械组件:轴承套、传动轴、能量接口。
掌心泛起绿光,泥土轻轻震颤。
傍晚,第一座塔的底座完成浇铸。黑色岩石冒着余热,表面光滑无瑕。布伦希尔德伸手抚摸,点了点头。
“明天安装齿轮。”她说。
段逸望着巨大的底座,忽然开口:“你说,这塔以后能不能自己修理自己?”
布伦希尔德一怔:“什么意思?”
“我是说……”段逸指向底座边缘的一个凹槽,“损坏后能否释放备用零件?或者让附近的子体接收到信号,带着工具前来维修?”
布伦希尔德眯起眼睛:“你是想让它具备反应能力?”
“不只是反应。”段逸说,“是让它像活着一样。知道何时报警,何时更换零件,甚至……学会避开容易损坏的位置。”
布伦希尔德沉默数秒,随即抓起炭笔,在图纸背面快速勾画。
“加一组反馈线路。”她说,“每个关节安装微型感应器。压力过大时,信号传回中枢,自动停机,同时点亮警示灯。”
段逸看着她记录:“中枢设在哪里?”
“这里。”她点向塔身中部,“留个空腔,放入共鸣石。所有数据汇聚于此。你能用灵魂连接查看。”
段逸闭目,将这一设计也纳入“生命之种”的记忆之中。
夜幕降临,锻造区灯火通明。炉火仍在燃烧,锤击声不绝于耳。段逸站在高台边缘,手中握着标记了三座塔位的地图。他注意到搬运队伍最前方那个哥布林脚步有些踉跄。
他刚欲开口安排,身后传来布伦希尔德的声音。
“第一批零件今晚就能开始浇铸。”
她蹲在沙盘前,正用炭笔修改第三座塔的能量管路线,额角沾着灰尘,头也不抬。
“这一版定稿后,就可以批量制造了。”
喜欢最后一只哥布林,种田建国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最后一只哥布林,种田建国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