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之光

静静的妮妮

首页 >> 一尘之光 >> 一尘之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左手神明,右手人间重生之不被书写的人生盗墓:无副作用长生了解一下天上掉老婆?不确定,亲一口看看这个修仙太平凡贵女穿知青,我和退伍军官结婚了依靠神秘仙府,我成为仙界道祖霸道总裁之夜总的小娇妻东北出马往事天之湮
一尘之光 静静的妮妮 - 一尘之光全文阅读 - 一尘之光txt下载 - 一尘之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4章 拉赞助时被拒的第七次(中)冰汽水里藏着星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夏末的风还带着点燥意,吹过巷口那棵老梧桐树时,叶子“哗啦”作响,像是谁在翻一本摊开的旧书。阿哲和一尘就坐在树底下的青石板上,脚边扔着两个刚开封的玻璃汽水瓶,瓶身上凝着的水珠顺着瓶壁往下淌,在地上洇出一小圈湿痕,像给青石板画了串浅浅的省略号。

刚从写字楼出来时的憋闷还没散,一尘垂着头,视线落在自己磨得发白的帆布鞋鞋尖上——鞋边沾着点写字楼门口的白石灰,是刚才低头鞠躬时蹭上的。第七家了,从晨光熹微找到日头偏西,从装修精致的文化公司到挂着“扶持青年项目”牌子的基金会,得到的答复不是“你们这诗社没商业价值”,就是“小众项目风险太高,再等等吧”。最后那家公司的经理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敲着他们熬夜改了三版的策划案,语气里带着点漫不经心的敷衍:“年轻人有热情是好,但现实点说,这种没盈利点的地下室诗社,撑不过冬天。”

“他懂个屁。”阿哲的声音突然炸响,带着点少年气的愤愤,他往地上啐了口混着草叶的唾沫——刚才蹲在树底下捡梧桐叶时,嘴里不小心含了片碎叶。这话没什么杀伤力,更像只被惹毛了的小猫在炸毛,可落在一尘耳朵里,却像颗小石子投进闷着的水里,漾开点细碎的涟漪。

见一尘还是低着头,肩膀绷得紧紧的,阿哲又凑过去,用胳膊肘轻轻撞了撞他的胳膊。那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能让一尘晃一下,他的声音也跟着松快下来,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汽水,瓶盖“啵”地打开,冰块在里面叮叮当当地化开:“他说的是‘撑不过’,但没说‘不能撑’啊。咱这诗社才刚开多久?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多月吧?”

他顿了顿,伸手抓起脚边的汽水瓶,仰头猛灌了一大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他舒服地“嘶”了一声,瓶身的冰水顺着手腕往下流,浸湿了他袖口的布料,他却像没察觉似的,只顾着把话往一尘耳朵里送:“你忘啦?上礼拜那个环卫工张阿姨,不是带着她儿子小宇来道谢吗?小宇之前不是总闷着不说话,连学都不想上了?张阿姨说,这孩子现在每天放学就往咱地下室跑,跟着人学写诗,昨天还跟她念‘我妈的扫帚会发光,扫过的地方,影子都直起了腰’——就冲这一句诗,咱这地下室就得亮着,哪怕每天就点一盏灯,也值当。”

汽水瓶被他放在地上,底朝天晃了晃,还剩点残液顺着瓶口滴下来,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点。一尘的视线终于从鞋尖挪开,落在手里的汽水瓶上——玻璃瓶壁上还沾着细密的水珠,瓶里的气泡正一串接一串地往上冒,咕嘟咕嘟的,像谁在水底藏了串碎星星,正拼命往水面跳,想把光露出来。

他忽然想起昨晚的地下室。快十点了,巷子里的灯都灭得差不多了,只有他们那间地下室的暖黄灯泡还亮着,像暗夜里悬着的一颗小月亮。门被轻轻推开时,带着股外面的凉气,是隔壁高中的那个叫林晓的男生,怀里抱着个旧笔记本,跑得满头大汗,额前的碎发都湿了贴在脸上。他一进门就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放,眼里亮闪闪的,像盛着两小团火苗,声音都有点发颤:“一尘哥,我写出来了!你看这句——‘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像给晚归的人搭了座桥’,行不行?”

那时候地下室的灯正暖烘烘地照着,少年的声音清清脆脆的,和诗里那句“搭座桥”的光混在一起,稠得化不开,连空气里都飘着点甜滋滋的暖意。一尘记得自己当时没说话,只是给林晓倒了杯温水,看着他趴在桌边,用铅笔头在句子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路灯,灯杆上还挂着个小月亮。现在想起来,那盏画出来的路灯,和此刻手里汽水瓶里的气泡一样,都是藏在细碎日子里的光。

“而且啊,”阿哲忽然蹲下身,手指在满地的梧桐叶里扒拉着,终于捡起一片完整的——叶子边缘已经染了点金黄,像给绿色的叶片镶了圈金边,叶脉清晰得能看见每一条分支。他把叶子举起来,对着太阳看了看,阳光透过叶片,把脉络照得透亮,像一张细细的网。“你看这叶子,落了不是死了,是烂在土里给树当肥料呢。咱现在碰的这些钉子,被人说的这些难听话,说不定也是肥料——攒着攒着,就能让咱这诗社长得更结实。”

他把梧桐叶递到一尘手里,叶子上还带着点刚从地上捡起来的潮气,边缘的锯齿轻轻蹭着一尘的掌心,有点痒。“拿着,当书签。”阿哲拍了拍手,站起来时膝盖“咔嗒”响了一声——刚才蹲得太久了。一尘捏着那片叶子,指尖摩挲着叶面上的纹路,那些纹路弯弯曲曲的,像一首没写完的诗,所有的脉络都清晰地指向叶柄,像在悄悄说“你看,不管长得多散,总有根牵着呢”。

心里的闷好像被汽水的凉意压下去了些,腾出点空来,刚好能盛下阿哲话里的暖。一尘抬头,望向巷子深处——从这里望过去,能看见地下室那扇小小的窗户,此刻大概已经亮灯了吧?那盏他们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暖黄灯泡,瓦数不高,却像块被遗忘在暗夜里的蜜糖,固执地发着光,把地下室里的书架、藤椅、贴满诗稿的墙,都裹在软软的光里。

说不定今晚又有人来借诗读呢——或许是住在巷尾的退休李老师,他总爱在晚饭后来,说想读首学生当年写给他的旧诗,每次读的时候,都要戴上老花镜,手指轻轻点着诗稿上的字,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或许是林晓,带着他新写的句子来修改,说不定又会蹦出一两句“星星掉在井盖里,成了路灯的倒影”这样的话;又或许,是哪个晚归的人,累得不想说话,就想坐在藤椅上,听会儿一尘念诗——念聂鲁达的“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听诗里的风吹过田野,吹过山川,吹走一身的疲惫。

“走。”一尘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亮了点,他把手里的空汽水瓶扔进旁边的铁皮垃圾桶,“哐当”一声响,在安静的巷子里传得很远,像在跟刚才那些挫败、那些不被理解,郑重地告了个别。“回去修书架去。刚才路过旧货市场的时候,看见个挺结实的旧木梯,刷层漆就能架在窗边当花架,刚好能放你上次捡的那盆绿萝。”

他摸了摸斜挎着的帆布包,里面的策划案边角还在硌着腰——刚才被经理扔回来的时候,边角被折了点皱,现在摸起来硬硬的。可这次,那硌人的边角不像之前那样扎得人难受,反倒像颗没灭的火星,硌得人心里有点痒,有点暖,想赶紧回去,把这火星好好护着,让它再燃亮点。

阿哲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突然被点亮的灯泡,他猛地站起来,动作太快,差点把脚边的汽水瓶踢倒,连忙伸手扶住,然后拍了拍裤子上沾着的梧桐叶碎渣,语气里满是雀跃:“早说啊!我还知道有家五金店,老板人特好,卖的钉子又便宜又结实,顺路去看看,再买两卷细铁丝,给书架加固加固——对了!街角的刘老太太今天摆摊卖毛线呢,上次我看见有浅灰色和米白色的,软乎乎的,咱买两团回去,给藤椅缝个垫儿,以后谁来坐,都能软和点,不像现在,硌得屁股疼。”

两人并肩往巷子深处走,脚步声踩在青石板上,哒哒的,和梧桐叶的“哗啦”声混在一起,像一首简单的歌。阿哲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回去再熬点绿豆汤,冰在冰箱里,晚上有人来就能喝……对了,林晓说想在墙上贴点星星灯,咱下次去批发市场看看,买串便宜的……”

一尘听着,嘴角慢慢翘了起来。他手里捏着那片梧桐叶,叶子的潮气已经慢慢散了,变得有点干,却更挺括了。风又吹过来,带着点汽水的甜凉味,吹起他帆布包的带子,也吹起阿哲额前的碎发。巷子深处的那盏暖黄灯光越来越近,像在朝着他们招手,而他们脚边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像两条紧紧靠在一起的线,牵着彼此,也牵着巷尾那间亮着灯的地下室。

走到旧货市场门口时,阿哲拉着一尘拐了进去。市场里很热闹,卖旧家具的、卖二手书的、卖小摆件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却让人觉得踏实。那个旧木梯就靠在角落,是深棕色的实木,虽然有点掉漆,却看得出来用料扎实。老板是个中年男人,见他们来,笑着说:“这梯子结实着呢,之前是人家装修用的,现在用不上了,你们要的话,二十块拿走。”

阿哲还在跟老板讨价还价:“十五块呗,你看这漆掉的,我们回去还得刷漆呢……”一尘却已经掏出了二十块钱,递给老板:“不用讲了,这梯子我们要了。”他蹲下来,摸了摸梯子的横档,木纹清晰,手感很实在,像能稳稳地托住那些绿萝,托住那些爬在上面的藤蔓。

阿哲见他付了钱,也不再说什么,只是笑着拍了拍梯子:“行吧,二十就二十,这玩意儿绝对值。”两人一起把梯子抬起来,往五金店走。路过卖毛线的摊子时,刘老太太正坐在小马扎上织围巾,见他们来,笑着招呼:“俩小伙子,买毛线啊?今天刚进的新货,软和得很。”

阿哲凑过去,拿起那团浅灰色的毛线,捏了捏,确实软乎乎的,像。“老太太,这两团多少钱?浅灰和米白各一团。”“一共十五块,给你们算便宜点,年轻人做点事不容易。”老太太说着,把毛线用塑料袋装好,递到他们手里,还额外塞了两根织针:“拿着,缝垫子能用得上。”

从五金店出来时,两人手里又多了袋钉子和铁丝。阿哲扛着木梯,一尘提着毛线和钉子,脚步轻快地往地下室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落在地上,像一幅小小的画。快到地下室门口时,就看见林晓背着书包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个纸袋子,见他们来,连忙跑过来:“一尘哥,阿哲哥!我妈烤了饼干,让我给你们带点。”

他把纸袋子递过来,里面的饼干还热着,香气从袋子里飘出来,混着巷子里的饭菜香,暖得人心尖发颤。一尘接过袋子,摸了摸林晓的头:“谢谢你啊,快进去吧,里面灯亮着。”林晓点点头,蹦蹦跳跳地跑了进去,刚进门就喊:“哇!这个木梯是要当花架吗?太好了,以后绿萝就能爬上去了!”

阿哲和一尘相视而笑,推开门走进地下室。暖黄的灯光扑面而来,照亮了墙上贴满的诗稿——有打印的,有手写的,还有小孩子画的画,画旁边歪歪扭扭地写着“太阳是个大橘子”;照亮了那个旧书架,上面摆着各种诗集,有精装的,有平装的,还有几本封面掉了的旧书,被细心地用胶带粘好;也照亮了那张藤椅,椅背上还搭着条洗得发白的毛巾,是李老师上次落下的。

林晓已经把饼干放在了桌上,正蹲在木梯旁边,仰着头看:“阿哲哥,咱们什么时候刷漆啊?我觉得刷成白色好看,像云朵一样。”阿哲放下木梯,揉了揉腰:“明天吧,今天先把书架修了,你帮我们递钉子。”一尘则走到桌边,打开纸袋子,拿起一块饼干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混着刚才汽水的凉意,还有手里梧桐叶的清味,心里的那点空落落的地方,被填得满满当当。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星星开始冒头了,一颗,两颗,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他想起刚才阿哲说的“叶子落了是肥料”,想起林晓写的“路灯搭了座桥”,想起张阿姨说的“扫帚会发光”,忽然觉得,那些被拒绝的时刻,那些难捱的日子,其实都不是白过的——就像汽水里的气泡,看着小,却能一点点往上冒,聚在一起,就能撑起满瓶的甜;就像这片梧桐叶,落了地,却能变成肥料,让树长得更壮;就像他们这间地下室诗社,看着小,看着不显眼,却能装下那么多的诗,那么多的光,那么多藏在日子里的星火。

阿哲已经拿起了锤子和钉子,开始修书架,“叮咚”的敲击声在地下室里响着,清脆又踏实。林晓蹲在旁边,手里拿着钉子,时不时递过去一颗,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事:“今天我们老师念了首诗,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觉得咱们诗社就是在帮大家发现美……”

一尘靠在窗边,手里捏着那片梧桐叶,轻轻放在桌上的一本诗集里——那是本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刚好翻到“爱情太短,遗忘太长”那一页,梧桐叶夹在中间,像给这句诗添了个温柔的注脚。他抬头看向阿哲和林晓的背影,暖黄的灯光落在他们身上,像披了层薄薄的金纱,心里那点被硌出来的痒,终于化成了暖暖的光,顺着血液流遍全身。

他走过去,拿起一把螺丝刀,对阿哲说:“我来拧这边的螺丝,你扶着点。”阿哲点点头,把手里的钉子递给林晓,然后扶住书架:“小心点,别拧太紧,木头脆。”林晓则在旁边,把饼干递到他们嘴边,一人喂一口,甜香混着敲击声、说话声,在地下室里漫开,像一首正在写的诗,每一个字,都藏着星火,藏着希望,藏着那些“撑下去”的勇气。

窗外的星星越来越亮,巷子里的灯光也一盏盏亮了起来,和地下室的暖黄灯光呼应着。远处传来谁家炒菜的香味,传来小孩子的笑声,传来晚归人的脚步声——这些声音,这些味道,这些光,都和地下室里的诗、饼干、敲击声混在一起,变成了最踏实的日子,最温暖的希望。

一尘拧着螺丝,忽然想起刚才那个经理说的“撑不过冬天”。他抬头看了看阿哲,阿哲正咬着饼干,皱着眉头扶着书架,脸上沾了点木屑;又看了看林晓,晚归的人——这里有光,有诗,有等着他们的温暖。

暮色彻底漫下来时,地下室的书架已经修好了。阿哲用砂纸把书架边角磨得光滑,避免勾破诗稿;一尘则把那些歪歪斜斜的书重新摆好,按诗集、散文、小说分了类,还在最下层留了个空位,专门放孩子们写的短诗。林晓抱着那盆绿萝,小心翼翼地放在刚刷了白漆的木梯花架上——白漆是阿哲从家里翻出来的,虽然有点兑水,刷在木梯上却像给梯子裹了层薄雪,绿萝的藤蔓垂下来,嫩绿的叶子贴着“雪”色梯档,倒真像春天落在了冬天的架子上。

“叮咚——”门上挂着的旧风铃忽然响了,是用啤酒瓶盖和彩色绳编的,还是上次社区活动时,几个老太太教他们做的。风铃响时,门被轻轻推开,张阿姨牵着小宇的手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个保温桶:“我猜你们还没吃饭,熬了点小米粥,给你们端来一碗。”

小宇躲在张阿姨身后,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见一尘看过来,连忙把纸递过去,声音小小的:“一尘哥,我又写了句诗。”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却写得很认真:“粥的热气飘啊飘,像给地下室戴了顶白帽子。”

一尘蹲下来,摸了摸小宇的头,把纸仔细叠好,放进帆布包——和策划案放在一起,那皱巴巴的诗稿,像给硬邦邦的策划案裹了层软糖。“写得真好,”他笑着说,“今晚就把它贴在墙上,让大家都看看。”小宇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躲在张阿姨身后的身子也挺直了些,像棵刚浇了水的小苗。

阿哲已经把保温桶打开了,小米粥的香气混着饼干的甜香、绿萝的清香味,在地下室里漫开。“张阿姨,您也坐,”他搬来藤椅,又想起毛线还没缝垫子,连忙把毛线和织针递到林晓手里,“晓儿,你先学着织两针,等会儿我教你怎么缝垫子。”林晓接过毛线,兴奋地坐在藤椅上,手指笨拙地缠着线,织针在手里转来转去,却怎么也织不明白,惹得张阿姨和小宇都笑了。

正热闹着,风铃又响了,这次进来的是李老师。他还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拿着本旧诗集,封面上写着“青春诗选”,是几十年前的版本,边角都磨得起了毛。“我路过,听见里面热闹,就进来看看,”他笑着说,目光落在墙上新贴的小宇的诗稿上,“哟,又添新作品了?”

一尘给李老师倒了杯温水,递过一块饼干:“李老师,您来得正好,晓儿刚写了句‘地下室的灯亮着,像颗星星落在地上’,您给指点指点。”李老师接过饼干,咬了一口,慢慢嚼着,然后接过林晓的笔记本,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那句诗,手指轻轻点着纸面:“好啊,‘落在地上’这四个字好,把灯的暖、灯的亲,都写出来了——星星在天上,太远;落在地上,就成了能摸得着的光,这不就是咱们诗社吗?”

林晓听得眼睛发亮,连忙拿起铅笔,在句子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地下室,屋顶上顶着颗星星,像给房子戴了顶星星帽。李老师看着他的画,笑着点头:“这样一来,诗和画就凑成一对儿了,以后咱们诗社,也能搞个‘诗画配’,多热闹。”

阿哲正蹲在地上,用铁丝给书架加固,听见这话,抬起头来:“李老师说得对!下次咱们找块大板子,让来的人都写一句诗,画一幅画,贴满了挂在墙上,就叫‘星火墙’——咱们这诗社,不就是靠这点星星点点的火,凑起来的吗?”

“星火墙”三个字一出口,大家都眼前一亮。一尘想起白天汽水瓶里的气泡,想起阿哲手里的梧桐叶,想起小宇诗里的粥气、林晓诗里的灯——可不就是星火吗?一点一点,散在日子里,聚在一起,就成了能照亮地下室的光。他把帆布包里的策划案拿出来,摊在桌上,之前被经理折皱的边角,此刻在暖黄的灯光下,倒像被揉软了的纸,没那么扎眼了。

“李老师,张阿姨,”一尘指着策划案上的“社区诗社扶持计划”,“我们之前拉赞助,总说咱们没商业价值,可我现在觉得,咱们的价值,不就是这些星火吗?”他指着小宇的诗稿,“是小宇写的‘扫帚发光’;是晓儿写的‘路灯搭桥’;是李老师您每次来读的旧诗;是张阿姨您端来的小米粥——这些都是咱们的‘价值’,是用钱买不来的暖。”

李老师放下诗集,伸手拍了拍一尘的肩膀:“孩子,你说得对。当年我教学生写诗,也没人说这能赚钱,可那些孩子现在还记得‘春风吹绿了窗台’,还记得‘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开花’,这就是价值。”张阿姨也点点头:“是啊,小宇以前不爱说话,现在每天都盼着来诗社,这比啥都强。你们要是拉赞助需要帮忙,我去跟社区里的人说说,咱们社区也有不少喜欢诗的,说不定能凑点钱。”

小宇也举起手,声音脆生生的:“我也帮忙!我去跟学校里的同学说,让他们来诗社写诗!”林晓跟着点头:“我也去!我把‘星火墙’画出来,贴在学校门口,肯定有人来!”

阿哲看着眼前的人,笑着把手里的铁丝扔在桌上:“得嘞!有你们帮忙,咱还怕拉不到赞助?就算拉不到,咱自己凑钱,也把这诗社撑下去!”他起身走到窗边,打开窗户,晚风带着点夜的凉意吹进来,却吹不散地下室里的暖。他抬头看了看天,星星比刚才更亮了,一颗挨着一颗,像撒在黑夜里的碎钻,“你们看,天上的星星也来给咱加油了。”

一尘拿起桌上的梧桐叶书签,放在策划案的“星火”两个字上,叶子的脉络刚好和“火”字的笔画重合,像给这个字添了根,扎进了纸里,也扎进了每个人的心里。他忽然觉得,之前被拒绝的七次,都不算什么——那些拒绝,就像汽水里的冰块,刚开始觉得凉,慢慢化开,就变成了甜;就像梧桐叶落下,刚开始觉得可惜,埋进土里,就变成了肥料。

“走,”一尘把策划案收好,放进帆布包,“咱先煮绿豆汤,冰在冰箱里,明天早上就去社区找主任说说‘星火墙’的事。阿哲,你去买星星灯;晓儿,你负责画‘星火墙’的海报;张阿姨,麻烦您帮咱问问社区里的人;李老师,您给咱写几句诗,贴在海报上。”

“没问题!”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里满是干劲,像一群蓄势待发的小战士。阿哲已经拿起外套,往门口走:“我现在就去买星星灯,晚了批发市场就关门了!”林晓也跟着站起来,把毛线塞给张阿姨:“张阿姨,您帮我看着毛线,我回家画海报,明天一早就送过来!”

小宇拉着张阿姨的手,仰着头说:“妈妈,我也要回家写更多的诗,贴满‘星火墙’!”张阿姨笑着点头,摸了摸小宇的头:“好,妈妈陪你写。”李老师则拿起桌上的旧诗集,翻开一页,指着其中一句诗:“我看这句就好——‘每一粒沙里都有一个世界,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天堂’,咱们这诗社,就是沙里的世界,花里的天堂。”

地下室里的人渐渐散去,风铃响了一次又一次,每次响,都带着点新的希望。一尘留在最后,把桌上的饼干袋收拾好,把小米粥的保温桶洗干净,放在门口,等着张阿姨明天来拿。他走到书架前,看着那些摆得整整齐齐的书,看着墙上贴满的诗稿,看着窗边的木梯花架和绿萝,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

他拿起那瓶剩下的汽水,倒进杯子里,气泡还在咕嘟咕嘟地冒,像在唱一首轻快的歌。他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点甜,带着点凉,却暖得人心尖发颤。他想起阿哲说的“撑下去”,想起大家说的“帮忙”,想起那些藏在诗里、藏在粥里、藏在笑声里的星火,忽然觉得,这地下室的灯,永远都不会灭——因为有那么多的星火,在围着它转,在陪着它亮。

窗外的风又吹来了,带着点星星的光,吹进地下室,拂过墙上的诗稿,拂过书架上的书,拂过桌上的梧桐叶书签。一尘拿起书签,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叶子的清香味飘进鼻子里,像春天的风。他抬头看向墙上的暖黄灯泡,灯泡的光晕轻轻晃着,像一颗落在地上的星星,正对着他笑。

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他们会带着“星火墙”的海报,带着孩子们的诗,带着社区里的期待,再去敲第八家赞助的门。就算再被拒绝,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手里握着的,不是一张冰冷的策划案,而是一捧热乎乎的星火,是一群人的期待,是那些藏在日子里的温柔与勇气。

就像冰汽水里藏着的星火,气泡再小,也能往上冒;就像梧桐叶藏着的根,落得再远,也能牵着树;就像他们的诗社,再小再偏,也能聚起一群人,把日子过成诗,把星火燃成火,在这暗夜里,亮得踏实,亮得温暖,亮得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能看见光,看见希望,看见藏在生活里的,那些最动人的诗意。

夜色渐深,地下室的灯还亮着,像一颗固执的星星,落在巷尾,落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落在那些即将到来的,满是星火的日子里

喜欢一尘之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一尘之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恶鬼训练营我靠穿书拯救世界甜宠贴身辣妻宋成祖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皇道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诸天无限基地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覆手亲亲总裁,先上后爱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我家娘子在修仙兵锋王座九十年代小奋斗魔法史记苏泽列传
经典收藏夫人逃婚后,少帅追妻不装了!王爷痛哭,王妃画风逐渐走歪谍战我的祖父是大佬我是特种兵之钢铁军人闪婚亿万总裁,首富马甲藏不住了四合院:虐禽永无止境救命!算的太准,被全球首富盯上了协议结婚后,被豪门老公宠上天灵气复苏:从仓鼠开始进化嫁给万年老妖,想短命都不行在生存游戏里卷生卷死哇,老祖宗看我刷视频全都惊呆了危险生物收容所探仙途:从凡人开始步步登天COS瞎子穿越盗墓世界背景后哄骗反派后,我被强制爱禁止宿主当渣男后,炮灰被宠上天卑微万人迷,每天都在被强制爱!云霄路尊上你媳妇又跑了
最近更新光明神戒综穿之吉星高照反派是不能成为老婆的!我在冷宫当销冠魂穿修仙达人小女匪进京,全城都等着看戏穿了又穿,我在兽世发光发热!重生嫡女:虐渣后飒爆全京城罗小黑战记外传:渊我的规则就是绝对规则最后的把头穿成恶毒雌性后,我掀翻了主角崩坏三,结果是前文明开局闪苍响之穿越成小智开始圆梦易孕娇妻一胎三宝,绝嗣佛子狂宠新婚被换嫁?我带空间随军笑开花青天有月来几时系统带飞失败:沙雕夫妇快穿撒糖天幕直播,随机抽取一个幸运观众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一尘之光 静静的妮妮 - 一尘之光txt下载 - 一尘之光最新章节 - 一尘之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