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的午后静谧无声,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出细长的光带。陆寒霆并未像往常一样处理公务,而是站在窗边,手中拿着一份打印好的《“清澜老年健康管理中心”商业计划书》——正是沈清澜那日不慎从文件夹中滑落的那份。
“沈医生,”他转身,目光如炬,“你构想中的‘整合式管理’,似乎试图打破医疗与养老的边界。”他将计划书轻放在茶几上,指尖点向“社区网格化筛查”一词,“但如何确保早期筛查的精准度?依靠现有的公立医疗体系,还是引入第三方技术?”
沈清澜心头微震。她并未向他透露过计划书的细节,但此刻的质疑直指核心。她稳住呼吸,向前一步:“筛查只是入口。关键在于构建一个闭环——通过数字化工具收集数据,再通过专业团队解读数据,最终落地为个性化干预方案。”她举例道,“例如,某社区在活动中通过AI人脸识别技术初步分析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但这需要后续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解读。我们设想的模式,正是将这类初筛与专业的神经内科评估相结合。”
陆寒霆眼中掠过一丝兴味:“闭环的商业模式需要可持续的支付方。你计划中的‘家庭健康管家’服务,成本如何覆盖?”
“通过多元支付结构,”沈清澜早已深思熟虑,“基础服务由医保和普惠型商业保险分担;高阶定制服务(如一对一认知训练、营养师调配膳食)则采用用户付费模式。参考外地一些创新实践,例如某些地区探索了由‘小老人’帮扶‘老老人’的互助模式,并链接专业医疗资源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与慢性病康复理疗。我们可以在京圈整合类似的志愿服务与专业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她顿了顿,“银发经济的本质,不是掠夺,是共赢——让老人获得尊严,让资本获得长期回报。”
“共赢……”陆寒霆重复这个词,缓步走近。他身高的阴影笼罩下来,声音低沉,“但你可知道,当前老年群体普遍科学素质不高,你的理念如何让他们真正接受?”
“所以需要‘翻译’。”沈清澜抬眸,毫不退缩,“把专业的医学语言,转化为他们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建议。例如,把‘地中海饮食’简化为‘少盐少油、多吃杂粮’的本地食谱;把‘认知训练’设计成麻将、书法等文化娱乐活动。有些地区的‘银发人才’工作站,正是通过健康讲座、义诊服务,以及手把手教学等方式,让健康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我们要做的,是让健康管理融入生活的烟火气。”
陆寒霆凝视着她。此刻的沈清澜,不再是那个冷静疏离的医生,而像一名手持蓝图的战略家,眼中燃烧着近乎理想主义的火焰。他忽然道:“如果陆氏投资这个项目,你需要什么?”
“不是资金,”沈清澜的回答出乎意料,“是生态。我需要医院打通转诊绿色通道,科技公司提供适老化的可穿戴设备,社区提供活动场地,保险机构设计专属产品……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协力的系统工程。”
“生态……”陆寒霆轻笑一声。他想起陆氏旗下恰巧控股的医疗器械公司、参股的生物科技实验室,以及遍布全国的社区地产项目。太多的巧合,仿佛命运早已将碎片铺陈妥当,只待一个能将它们串联起来的人。
“沈医生,”他声音沉静,“你描绘的不仅是商业图景,更是一场社会实验——关于如何让数亿老人有尊严地老去。”
“是责任。”沈清澜纠正道,“医疗的终点不应是医院,而是生活本身。”
夕阳西沉,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长,交叠在地面上。
陆寒霆拿起计划书,最终停在那页手写的使命宣言前——“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老去”。
“这份计划书,”他抬眼,目光深邃如海,“我留下细读。”
沈清澜颔首,转身离去。门合上的瞬间,陆寒霆拨通了助理的电话:“重新评估集团在养老产业的布局。另外,联系一下我们参股的那几家科技公司,问问他们在适老化AI诊疗和设备方面的最新进展。”
理念的共鸣,如同投石入湖。
涟漪之下,深流暗涌。
喜欢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