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署后的第三天,如同陆寒霆承诺的那样,那笔高达一亿的“风险保障金”分文不差地汇入了沈清澜指定的独立账户。看着手机银行推送的入账信息,那一长串零带着一种不真实的冰冷触感,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她没有丝毫喜悦,只感到一种被资本巨浪裹挟前行的窒息感。
这笔钱,是她典当两年自由换来的筹码,也是她必须将其价值最大化的沉重负担。
她几乎没有喘息,立刻投入了行动。第一件事,就是以个人名义,注册成立了“清澜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将那一亿资金中的一部分作为注册资本,与她在医院的职务身份做了彻底的隔离。这是她为自己,也为那个未来的梦想,构筑的第一道法律和财务防火墙。
做完这一切,她带着初步整理好的、更为详尽的《普惠型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中心落地执行方案》,再次来到了陆氏集团。这一次,不是在顶楼那个充满压迫感的办公室,而是在战略投资部的专用会议室。
会议室里,除了陆寒霆,还有几位他麾下负责地产、科技和医疗投资的核心高管。气氛严肃,如同一次高规格的项目评审会。
沈清澜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裤,长发挽起,脸上未施粉黛,却比任何一次站在手术台前都感到紧张。她知道,在这里,她不仅要证明项目的价值,更要证明自己,对得起陆寒霆那“一个亿”的估价,对得起他压在她身上的赌注。
她打开投影,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各位,今天我想分享的,不是一份冰冷的商业计划书,而是一张关于‘普惠养老’的蓝图。”她的声音起初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但当她开始阐述核心理念时,迅速变得沉稳而清晰。
“我们瞄准的,不是高端养老市场,而是数量更为庞大、需求更为迫切,但支付能力和获取优质资源渠道有限的普通老年群体。我们的目标,是让专业的健康管理,不再昂贵和遥不可及。”
她展示了精心绘制的模式图:“核心是‘三级服务网络’。”
“第一级,线上健康管家平台。”她切换ppt,“依托我已有的科普账号影响力,开发专属小程序或App,提供免费的健康知识库、自测工具、在线轻问诊。这是流量入口和用户教育阵地。”
“第二级,社区嵌入式健康驿站。”她重点强调,“这是关键。与现有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合作,租赁或改造闲置空间,设立小型服务点。配备基础的健康监测设备(血压、血糖、体成分等),由经过培训的‘健康管家’(可以是退休医护或经过系统培训的下岗人员)驻点,提供免费的日常监测、慢病随访和基础的康复指导。同时,驿站作为线下活动据点,组织健康讲座、兴趣小组、互助活动,解决老年人的社交孤独问题。”
她展示了几张模拟图,驿站设计得温馨明亮,充满生活气息。
“第三级,区域综合健康管理中心。”她继续道,“在几个核心社区辐射的中心区域,设立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中心。配备更专业的医疗设备,引入三甲医院的医生(特别是神经内科、康复科、老年科)进行定期巡诊、远程会诊,处理更复杂的健康问题。这里也提供收费的、更深入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套餐和康复训练服务。”
她环视在场的高管,目光坚定:“盈利模式上,基础线上服务和社区驿站服务以免费或极低价格运营,树立品牌和口碑,获取大规模用户数据。盈利主要来源于中心提供的增值服务、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开发针对性的健康险)、以及未来基于大数据分析衍生的其他商业机会。”
一位地产板块的高管提问:“社区驿站的选址和物业成本如何控制?如何确保与社区的有效合作?”
沈清澜显然早有准备:“优先选择政府支持的普惠养老试点社区,争取政策优惠。物业上,可以考虑与陆氏旗下已有的社区商业或物业资源协同。与社区合作,我们可以输出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培训体系和医疗资源,帮助他们提升为老服务能力,这是双赢。”
科技板块的负责人接着问:“线上平台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及适老化设计是关键,技术方案是否成熟?”
“技术团队已经开始组建,核心成员来自国内顶尖的AI和移动互联网公司,他们在数据安全和适老化交互方面有丰富经验。初步的产品原型已经在开发中。”沈清澜对答如流,展现出了超越医生的商业规划和执行力。
整个过程中,陆寒霆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深邃的目光始终落在沈清澜身上。他看着她在专业的领域里挥洒自如,看着她面对质疑时冷静应对,看着她眼底因为谈及梦想而闪烁的、无法伪装的光芒。
这份蓝图,远比他想象的更细致,更具操作性,也……更打动人心。它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带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当沈清澜结束陈述,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然后,陆寒霆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第一个‘社区健康驿站’的试点,你计划放在哪里?需要多长时间落地?”
沈清澜迎上他的目光,清晰地说道:“选址已经初步圈定了三个老龄化程度高、社区支持意愿强的区域。如果资源到位,我希望在三个月内,看到第一个驿站正式运营。”
陆寒霆与几位高管交换了一个眼神,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战略投资部会成立专项小组,全力配合沈医生推进这个项目。”他最终拍板,语气是决策者惯有的果决,“细节问题,你们后续具体对接。”
会议结束,高管们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沈清澜和陆寒霆。
沈清澜整理着资料,感觉后背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这一关,她算是初步过了。
陆寒霆走到她身边,低头看着她。他身上冷冽的气息靠近,让沈清澜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
“蓝图描绘得很好。”他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听不出太多情绪,“现在,该把它从纸上,搬到现实里了。让我看看你的能力,沈医生。”
沈清澜抬起头,对上他审视的目光,毫不退缩。
“我会的,陆先生。”
这不仅是对他的承诺,更是对她自己,对她所描绘的那个普惠养老未来的承诺。一个亿和两年的契约,是沉重的枷锁,却也成了推动她前行的、最强大的引擎。
蓝图已经铺开,真正的战役,刚刚打响。
喜欢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