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洲市。
107研究所的发动机测试平台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在那台刚刚安装完毕的全新发动机上。
这是为舰载侦察无人机量身打造的“心脏”。
由洲市飞机工业集团,严格按照康临提供的优化工艺和图纸,制造出来的第一台成品。
“各单位注意,测试准备!”
邓利和院士手心微微出汗,声音却沉稳有力。
崔进业院士站在他身旁,同样神情严肃,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随着指令下达,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整个测试车间。
火焰从尾喷口喷薄而出,形成一道耀眼的蓝色光柱,空气都因为高温而扭曲起来。
控制室里,一排排的数据开始在屏幕上疯狂跳动。
“转速稳定!”
“温度正常!”
“推力……推力正在攀升!”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都有些发颤。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屏幕上,代表着推力的数字一路狂飙,轻松突破了15吨、16吨、17吨……
最终,它稳稳地停在了一个让所有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的数字上。
19.1吨!
“我的天!”
“标准推力十九吨?!”
“这……这比设计指标高了将近两成啊!”
短暂的寂静后,整个控制室瞬间被巨大的欢呼声淹没。
邓利和院士激动地一拍大腿,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好!太好了!”
他一把抓住旁边一位老研究员的胳膊,用力摇晃着,“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崔进业院士也忍不住连连点头,扶了扶眼镜,看向一旁的康临。
“小康,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康临身上。
康临摸了摸下巴,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流。
“推力提升19%,油耗节省12%,双发联合推力可以轻松达到37吨以上。
性能确实超出了预期。”
众人脸上的激动之色更甚。
这何止是超出预期,这简直是奇迹!
有了这款发动机,舰载无人机的性能将迎来脱胎换骨的提升。
邓利和兴奋地补充道:“后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它的隐形设计。
甚至……甚至可以考虑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其他机型上!”
这个想法一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真的能实现,那意义就太重大了。
康临却摇了摇头。
“主要原因不在设计,而在于制造。”
嗯?
众人一愣。
康临解释道:“是全新的制造工艺和近乎完美的加工精度。
才让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都能发挥出理论上的最大性能,最终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
听到这话,在场的许多研究人员脸上都露出了恍然和敬佩的神色。
他们想起来了。
就在一个多月前,康临提出了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方案。
对研究所现有的所有核心机械加工仪器和数控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优化。
当时,这个方案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毕竟,这些设备都是研究所的宝贝,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升级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反对的声音很大。
“太冒险了!这会影响到我们现有的所有项目进度!”
“小康同志,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拿整个研究所的家底去赌。”
但在邓利和与崔进业两位院士的力挺下。
经过了数次通宵达旦的技术讨论和可行性分析,方案最终还是被确定为可行。
事实证明,康临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升级后的设备,加工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也正是这份超高精度,才为这台全新发动机的诞生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想到这里,一位之前反对声音最大的老研究员,主动走到康临面前。
“小康,之前……是我格局小了,我向你道歉。
也谢谢你,为我们无人机项目做出的巨大贡献!”
康临笑着和他握了握手。
“都是为了项目。”
“没错!都是为了项目!”邓利和哈哈大笑,走过来拍了拍康临的肩膀。
“小康,接下来就是总装阶段了,你可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啊!
来参加我们的下线活动,我们力争在十月之前,让它飞上天!”
“好。”康临点头应下。
……
喧嚣散去,康临独自一人走在研究所的林荫道上。
八月初。
“设计”技能升到高级的时候,他手头上的新能源超跑项目,设计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相关的零部件制造工作,也已经通过外包的形式悄然启动。
到了八月中旬,每周一次的锦囊,又给他带来一个惊喜。
【恭喜宿主获得特殊设备:
“高精度工业级5轴加工中心+选择性激光熔融3d打印复合机床”x1! 】
看到这个名字超长的设备时,康临着实兴奋了一把。
这玩意儿可是真正的高精尖设备,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有了它,别说超跑了,就是想造点更科幻的东西,也不是没可能。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
这台复合机床对场地、电力、配套软件和操作人员的要求都极高。
以107研究所现有的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它的研究需求。
更重要的是,这东西太扎眼了,凭空拿出来根本没法解释。
无奈之下,康临只能暂时将它存放在系统物品栏里吃灰。
富得流油,却花不出去。
这大概就是有钱人的烦恼吧。
他正胡思乱想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前面匆匆走来。
是研究所的行政负责人,薛伟建。
“康临同志,可算找到你了!”薛伟建擦了擦额头的汗。
“薛主任,有事吗?”
薛伟建清了清嗓子,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是这样,有个事……需要通知你一下。”
“嗯?”
“你准备一下,明天去军区报道,参加军事训练。”
康临:“?”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军训?
给我?
开什么国际玩笑。
薛伟建看出了他的疑惑。
苦笑着解释道:“康临同志,这件事呢,是邓老和崔老都点了头的。”
康临更懵了。
两位院士好端端的,让自己去军训干嘛?
嫌我活干得太快了?
“而且……”薛伟建压低了声音,“我之前去你家拜访的时候,跟你母亲聊过。
我答应了阿姨,一定会关注你的综合发展,不能让你成了只会搞科研的书呆子……”
康临瞬间就懂了。
好家伙。
原来根子在这儿。
来自亲妈的“关心”,最为致命。
他还能说什么?
他什么也说不了。
此时此刻,青北大学的本科新生军训,已经热火朝天地进行了一周。
校园论坛上,关于“全国高考状元康临为何缺席”的帖子,已经被顶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有人说他被国外名校挖走了。
有人说他恃才傲物,不屑于参加军训。
更离谱的,还有人说他已经被秘密招募,加入了某个神秘的国家级项目。
直到青北大学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声明。
【关于我校新生康临同学的说明:康临同学因参与国家某重点科研项目。
经学校批准,暂缓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其军训将以其他形式完成。感谢大家关心。】
这则声明一出,舆论瞬间平息。
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轮的震惊和崇拜。
“卧槽!真去搞国家重点项目了?”
“十八岁!大佬的世界我们不懂!”
“这才是真学神,开学前先为国家做点贡献。”
网络上的纷纷扰扰,很快就随着新的热点而消散。
而话题的中心人物康临,对此一无所知。
他已经被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越野车,拉到了郊区的军营里。
等待他的,是比青北新生军训强度高出数倍的特训科目。
康临换上一身崭新的迷彩服,无奈地叹了口气。
算了。
就当是……体验生活了。
喜欢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