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沉浸在诗词创作的最后润色中,丝毫没察觉到,放在桌上的诗词手稿,正被一双隐藏在暗处的手悄悄拿走。等她终于完成创作,满心欢喜地转身准备再次审视手稿时,却发现桌上空空如也。她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神中满是震惊与焦急,“手稿呢?怎么会不见了?”
一旁正在整理书籍的弟弟,听到陶若的惊呼,急忙放下手中的书,跑了过来。“姐姐,怎么了?什么手稿不见了?”弟弟的眼中满是担忧。
陶若心急如焚,在房间里四处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她一边找,一边说道:“就是我为诗会准备的诗词手稿,刚刚还在桌上的,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弟弟也跟着在房间里寻找起来,可找了许久,依旧不见手稿的踪影。
陶若停下手中的动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开始回忆手稿丢失前的细节,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一一闪过。突然,她想起昨日傍晚,自己在院子里构思诗词时,看到李夫人的心腹丫鬟在附近鬼鬼祟祟地徘徊,眼神还不时往自己这边瞟。当时她并未在意,现在想来,定是那丫鬟有问题。
陶若将自己的怀疑告诉了弟弟,弟弟听后,气愤地说:“肯定是李夫人指使她干的,姐姐,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陶若点头,眼神坚定:“走,我们去找那个丫鬟。”
两人出了房间,沿着小径朝着丫鬟住处走去。小径两旁种着花草,此时花朵正娇艳地绽放着,可陶若和弟弟却无心欣赏。一路上,陶若在心中思索着如何从丫鬟口中套出实话。
很快,他们来到了丫鬟的住处。陶若直接推门而入,那丫鬟正坐在屋内,看到陶若姐弟突然出现,脸上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她站起身来,故作镇定地问道:“大小姐,二少爷,你们怎么来了?”
陶若盯着丫鬟的眼睛,冷冷地说:“我问你,我放在桌上的诗词手稿是不是你偷走的?”丫鬟眼神闪躲,矢口否认:“大小姐,您可不能冤枉我,我怎么会偷您的手稿呢。”
陶若走上前一步,逼视着丫鬟:“你还敢狡辩!昨日傍晚,我明明看到你在我院子附近鬼鬼祟祟,你以为我没注意?说,是不是李夫人指使你干的?”丫鬟被陶若的气势吓到,身体微微颤抖,但仍不肯承认。
这时,弟弟在一旁说道:“你若是不承认,我们现在就去告诉老爷,让老爷来审问你。到时候,你可别后悔。”丫鬟一听要告诉老爷,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深知老爷最痛恨下人偷东西,若是被老爷知道,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犹豫了片刻,丫鬟终于低下了头,承认道:“大小姐,是夫人指使我干的。夫人说,不能让您在诗会上出风头,所以让我偷走手稿。”陶若心中气愤不已,但她强忍着怒火,说道:“手稿在哪里?快交出来。”丫鬟不敢违抗,从床底下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正是陶若的诗词手稿。
陶若接过手稿,紧紧地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希望。她看着丫鬟,严肃地警告道:“今日之事,我暂且不与你计较,但你记住,以后不要再做这种坏事。若是再让我发现,我定不会轻饶你。”丫鬟连连点头,不敢出声。
陶若和弟弟离开丫鬟住处,走在回房的路上。弟弟气愤地说:“姐姐,李夫人太过分了,总是想尽办法来陷害我们。”陶若看着手中失而复得的手稿,说道:“弟弟,别气,李夫人越是这样,越说明她害怕我在诗会上成功。我们不能让她得逞,一定要在诗会上好好表现。”
回到房间,陶若再次仔细检查了手稿,确认没有损坏后,才小心翼翼地收好。此时,天色渐暗,诗会就在明日,陶若深知,李夫人不会轻易罢休,诗会上必定还会有新的阴谋等着她。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李夫人使出什么手段,她都要勇敢面对,凭借自己的才华在诗会上脱颖而出。
喜欢重光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光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