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在房中来回踱步,思索良久后,眼神逐渐坚定。她深知,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李夫人兄长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她必须主动出击。想到这里,陶若唤来贴身丫鬟,低声吩咐道:“去准备一下,我要出门拜访几位大人。”丫鬟领命而去,陶若望着窗外,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不多时,陶若便带着丫鬟出了将军府。马车缓缓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安静的氛围中格外清晰。陶若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此次行动关乎重大,成败与否,直接影响着她和弟弟的命运,以及李夫人等人能否受到应有的惩罚。
马车首先来到了张大人的府邸。张大人是朝中有名的清官,刚正不阿,一直对李夫人兄长的所作所为颇为不满。陶若曾与张大人有过一面之缘,深知他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将军府嫡长女陶若,求见张大人。”陶若站在张府门前,轻声说道。门房见是将军府的人,不敢怠慢,急忙进去通报。
不多时,张大人便亲自迎了出来。“陶姑娘,快快请进。”张大人一脸和气地说道。
陶若跟着张大人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后,陶若开门见山地说道:“张大人,想必您也知道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李夫人兄长势力庞大,若不尽快将其扳倒,恐怕日后会生出更多事端。小女此次前来,是想与大人一同商讨应对之策。”
张大人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陶姑娘所言极是。李某人的所作所为,我也早有耳闻,只是一直苦无证据。如今既然有了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两人商议了许久,决定先从收集李夫人兄长的其他罪行证据入手。张大人在朝中人脉广泛,他表示会暗中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大臣,共同寻找证据。
离开张府后,陶若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几位同样正直的大臣。这些大臣们听闻陶若的来意后,纷纷表示愿意相助。一时间,一股对抗李夫人兄长的力量,在暗中悄然凝聚。
与此同时,在一处隐蔽的宅院里,李夫人兄长正与他的党羽们密谋着如何反扑。“太子和陶若那丫头太过分了,竟敢在朝堂上揭露我们。如今夫人被拘押,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李夫人兄长一脸阴沉地说道。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太子现在有皇帝的支持,我们行事可得小心。”一位党羽忧心忡忡地说道。
“哼,怕什么!我们在朝中经营多年,岂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李夫人兄长冷哼一声,“我们一方面要想办法救出夫人,另一方面,要给太子和陶若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得罪我们的下场。”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一场阴谋在黑暗中悄然酝酿。
陶若回到将军府时,天色已经渐暗。她刚走进院子,就看到大哥迎面走来。“妹妹,今日出去可有收获?”大哥关切地问道。
陶若点了点头,将今日拜访各位大臣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大哥听后,面露欣慰之色,“妹妹做得好。有了这些大臣的支持,我们成功的把握又大了几分。只是,李夫人兄长必定不会坐以待毙,我们还需小心行事。”
陶若坚定地说道:“大哥放心,我明白。接下来,我还打算借助楚公子家族的影响力,在朝堂外给李夫人兄长施加压力,迫使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站到我们这边。”
大哥微微皱眉,“楚公子?妹妹,你与他交往可要谨慎。虽说他家族势力庞大,但人心难测,切莫因此而误了大事。”
陶若笑道:“大哥,我心中有数。楚公子一直对我颇为欣赏,且他家族与李夫人兄长并无瓜葛。此次借助他家族的力量,想必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二日,陶若便修书一封,差人送给了楚公子。信中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并希望楚公子能借助家族的影响力,在朝堂外为他们造势。
楚公子收到信后,很快便回了信,信中表示愿意全力支持陶若。陶若看着楚公子的回信,心中松了一口气。
几日后,在楚公子家族的运作下,京城中开始流传起李夫人兄长的种种恶行。百姓们议论纷纷,对李夫人兄长的行为极为愤慨。朝堂上,一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见民心如此,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大人,不好了。最近京城中到处都在传您的坏话,民心对我们很不利啊。”一位党羽焦急地向李夫人兄长汇报。
“哼,一定是陶若那丫头搞的鬼。”李夫人兄长咬牙切齿地说道,“没想到她居然能想出这一招,想借此来逼迫大臣们倒向太子。”
“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党羽问道。
“派人去查,看看是哪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同时,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去联络那些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李夫人兄长恶狠狠地说道。
朝堂上,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支持太子和陶若的大臣,与李夫人兄长的党羽们针锋相对,争论不休。
“陛下,李夫人兄长的罪行已经人尽皆知,民心所向,还望陛下早日做出决断,严惩李夫人等人。”一位支持太子的大臣说道。
“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这些传言未必可信,说不定是有人故意抹黑李大人。”李夫人兄长的党羽反驳道。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他看着殿下争论的大臣们,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
陶若得知朝堂上的情况后,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初见成效,但她也明白,李夫人兄长的势力依然强大,想要彻底扳倒他,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她再次与那些正义的大臣们商议,决定加大收集证据的力度,务必让李夫人兄长的罪行无可辩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陶若和大臣们四处奔波,寻找着李夫人兄长的罪证。每找到一条证据,陶若的心中便多了一分信心。
楚公子也在积极配合陶若,他利用家族的关系,在朝堂外不断给李夫人兄长施加压力。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在看到陶若一方的实力和决心后,也逐渐倒向了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持陶若和太子的力量越来越大,朝堂上的局势开始对李夫人兄长一方不利。
然而,李夫人兄长并不打算轻易认输。他暗中策划着一场更大的阴谋,企图在关键时刻绝地反击,扭转局势。
一日,陶若正在房中整理收集到的证据,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她心中一惊,急忙起身出门查看。
只见将军府的门口,来了一群气势汹汹的人。为首的正是李夫人兄长的心腹。
“陶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四处收集我家大人的所谓‘罪证’。我看你是活腻了。”那心腹一脸嚣张地说道。
陶若毫不畏惧地走上前,“你们这是何意?李夫人兄长犯下诸多罪行,人人得而诛之。我收集证据,是为了还天下一个公道。”
“哼,公道?在这世上,拳头大就是公道。今天,我就要给你一个教训,让你知道,与我家大人作对的下场。”那心腹说罢,一挥手,身后的人便朝着陶若冲了过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哥带着一群家丁及时赶到。“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将军府闹事。”大哥一声怒喝,犹如洪钟般响亮。
那些人见大哥带着人赶来,气势顿时弱了几分。但为首的心腹仍嘴硬道:“哼,今日算你运气好。不过,你别以为这样就能保住陶若。我家大人不会放过你们的。”说罢,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陶若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这只是李夫人兄长的一次试探,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激烈的争斗。
“妹妹,你没事吧?”大哥关切地问道。
陶若摇了摇头,“大哥,我没事。李夫人兄长果然开始狗急跳墙了。不过,我们也不能退缩,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
大哥点了点头,“对,我们绝不能退缩。有我在,不会让你受到伤害的。”
经过这次事件,陶若更加坚定了扳倒李夫人兄长的决心。她和大臣们加快了收集证据的速度,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防范,以防李夫人兄长再次派人捣乱。
在陶若等人的努力下,局势逐渐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清李夫人兄长的真面目,朝堂上支持严惩李夫人等人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然而,李夫人兄长的势力毕竟根深蒂固,想要彻底将其扳倒,并非易事。陶若深知这一点,她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都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削弱李夫人兄长的势力。
这日,陶若正在与一位大臣商议对策,突然收到了楚公子的来信。信中说,他又发现了一些关于李夫人兄长的重要线索,希望陶若能尽快去他府上商议。
陶若看完信后,心中大喜。她立刻起身,带着丫鬟匆匆赶往楚公子的府邸。
在楚公子的书房里,两人仔细商讨着新发现的线索。这些线索若能坐实,将对李夫人兄长造成致命的打击。
“陶姑娘,这些线索是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找到的。相信有了这些,李夫人兄长的罪行将更加确凿无疑。”楚公子一脸兴奋地说道。
陶若感激地看着楚公子,“楚公子,此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帮忙,我们也不会如此顺利。”
“陶姑娘客气了。能为姑娘效力,是我的荣幸。”楚公子微笑着说道。
两人商议妥当后,决定尽快将这些线索整理成证据,呈交给太子。
离开楚公子的府邸时,天色已经很晚了。陶若坐在马车上,心中充满了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李夫人兄长被绳之以法的那一天。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李夫人兄长也在暗中策划着一场更为凶险的阴谋。一场更加激烈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随着陶若等人的不断努力,局势有所好转。但李夫人兄长的势力依然强大,他们能否在这场较量中取得最终胜利,让李夫人等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喜欢重光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光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