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送走大臣们后,回到房间,坐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索着明日与商会接触的种种细节。她深知,这是化解朝堂危机的关键一步,不容有失。但商会向来唯利是图,如何说服他们合作,陶若心中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想到这里,陶若不禁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呢,陶若就迫不及待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她动作迅速而利落,洗漱、梳妆都一气呵成,然后穿上一身素雅得体的衣裙,匆匆忙忙地出了门。
没过多久,她来到了那位与她相约见面的大臣家门前。轻轻叩响门铃之后,一个仆人很快出来打开了大门,并将她请进府内。穿过庭院和走廊,陶若终于走进了书房。
此时,房间里已经有好几位身着朝服的大臣正围坐在一起,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无比严肃认真的表情。桌子上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公文卷宗以及一些重要的奏折信件等物品,可以看出这些人正在处理非常紧要且棘手的事情。
整个屋子里都飘散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味儿,让人感到格外宁静和安心。窗外柔和的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了书案之上,映照出每一个人的脸庞轮廓显得越发清晰可见——那一张张面庞无一不是充满着忧虑与沉思之色……
“陶姑娘,如今局势紧迫,李夫人兄长在朝堂上步步紧逼,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一位年长的大臣率先开口,语气中透着焦急。
众人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提出了各种想法,但都因种种弊端而被否定。气氛逐渐变得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就在这时,陶若脑海中灵光一闪,她想到了民间商会。陶若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说道:“各位大人,我有一想法,或许可解当前之急。民间商会财力雄厚,人脉广泛,若能与他们合作,借助其资源,或可影响朝堂局势。”
大臣们闻言,先是一愣,随后陷入沉思。片刻后,一位年轻些的大臣质疑道:“陶姑娘,商会向来重利,我们如何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与我们合作?且与商会牵扯过深,恐遭他人非议。”
陶若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大人所言极是。但如今朝堂局势,对商会而言也并非毫无影响。太子推行的改革方案,本就对商会发展有利,只是被李夫人兄长等人从中作梗。我们可向商会承诺,待危机解除,在朝堂上为他们争取更多权益,保障其商业活动顺利开展。至于非议,只要我们行事谨慎,想必不会有太大问题。”
众人听了陶若的分析,不禁眼前一亮,开始热烈讨论起来。经过一番权衡,大家觉得此计虽有风险,但值得一试。
“既然如此,那便依陶姑娘所言,着手筹备与商会接触之事。只是,该由谁去与商会沟通呢?”一位大臣问道。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陶若身上。陶若明白大家的意思,她深吸一口气,说道:“各位大人信得过我,陶若愿担此重任。我会尽力说服商会,为化解朝堂危机增添助力。”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与应对策略。陶若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包括如何向商会展示合作的诚意与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方法。大臣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补充完善计划。
不知不觉,已至晌午,阳光越发炽热,透过窗户照在众人身上。尽管屋内闷热,但大家的讨论热情丝毫不减。最终,计划敲定,众人又反复检查了几遍,确保没有疏漏。
商议完毕,陶若与大臣们各自散去,着手准备与商会接触的相关事宜。陶若回到将军府,将此事告知大哥陶然。陶然听后,虽有些担忧,但还是坚定地支持妹妹:“小妹,此去务必小心。商会之人精明世故,你要随机应变,切不可冲动行事。若有任何危险,立刻放弃,大哥与你一同再想他法。”
陶若点头,说道:“大哥放心,我心中有数。此次机会难得,关乎将军府与朝堂的安危,我定会全力以赴。”
回到房间,陶若再次仔细梳理了一遍计划,设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之策。她深知,与商会的合作谈判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差错。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将军府的庭院中,陶若站在窗前,望着天边绚丽的晚霞,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说服商会合作,为化解朝堂危机迈出关键一步。
然而,商会是否愿意合作?又会提出怎样的条件?这一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并扭转朝堂不利局面?一切都是未知数,陶若只能怀揣着希望与决心,勇敢前行。
喜欢重光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光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