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兄长额头上的汗珠愈发密集,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强装镇定。他张了张嘴,正欲再次狡辩,却见陶若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他,仿佛能看穿他心中所想。此时,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回应,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陶若向前踏出一步,清脆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朝堂上格外响亮。“李大人,证人所言凿凿,你还有何话说?”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朝堂内回荡。
李夫人兄长的嘴唇微微颤抖,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试图寻找一丝支持,然而大臣们或是皱眉,或是露出不屑的神情,没有一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他心中一沉,知道今日之事恐怕难以善了,但仍心存侥幸,咬咬牙道:“这证人分明是被陶姑娘收买,故意在此污蔑于我!这等言辞,怎能轻信?”
陶若冷笑一声,“李大人,你口口声声说证人被我收买,可有证据?倒是你,篡改证据,污蔑将军府,证据确凿,你却还妄图狡辩!”
这时,一位平日里刚正不阿的大臣站了出来,指着李夫人兄长道:“李大人,此前你呈给陛下的证据,本就疑点重重。如今证人所言与你所呈证据大相径庭,且证人所言逻辑清晰,细节详实,反观你,除了一味指责证人被收买,却拿不出任何有力反驳的证据,这其中缘由,不言而喻!”
又有几位大臣纷纷附和:“是啊,李大人,此事关乎将军府的清白,也关乎朝堂的公正,你若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恐怕难以服众!”
李夫人兄长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他的双手紧紧握拳,手背上青筋暴起。他心中又气又急,却又无计可施。面对众人的指责,他的狡辩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就在此时,一直静静听着众人争论的皇帝终于开了口。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带着无形的压力,“李卿,此事你最好能解释清楚,否则,朕定不轻饶!”
李夫人兄长心中一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臣冤枉啊!这一切都是陶若的阴谋,她想借此陷害臣,还望陛下明察!”
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他怒目而视,“哼,到了此时,你还不知悔改!来人,将李大人暂且扣押,朕要亲自彻查此事!若查明你确有篡改证据、污蔑将军府之举,定严惩不贷!”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陶若心中一喜,赶忙跪地谢恩:“陛下英明,为将军府做主,臣女感激不尽!”
李夫人兄长被侍卫押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在被押走的那一刻,他恶狠狠地看了陶若一眼,仿佛要将她生吞活剥。
大臣们看着李夫人兄长被押走的背影,纷纷摇头。这场朝堂上的风波,让他们看清了李夫人兄长的真面目。
皇帝看着陶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陶姑娘,此次你为将军府洗刷冤屈,功不可没。但此事还需彻查,你且先回将军府,静候消息。”
陶若再次谢恩,起身退下朝堂。她的步伐沉稳而坚定,虽然表面上神色镇定,但心中仍隐隐担忧。李夫人兄长阴谋败露,以他的性格,难保不会在被彻查前狗急跳墙,做出更疯狂的举动。将军府虽然暂时看到了摆脱危机的曙光,但前路依旧充满未知。
回到将军府,大哥迎了上来,看到陶若平安归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妹妹,你在朝堂上的表现实在令人钦佩,想必那李夫人兄长再也无法狡辩了。”
陶若微微点头,“大哥,虽然李夫人兄长已被陛下下令彻查,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必定不会甘心失败,说不定还会有后续的动作。”
大哥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妹妹所言极是,我们需时刻警惕。”
此时的将军府,虽然因为陶若在朝堂上的胜利而有了一丝喜悦的氛围,但众人心中都明白,危机并未完全解除。
而在京城的另一处阴暗角落里,李夫人兄长被关押在此。他坐在简陋的牢房中,双眼通红,心中恨意翻涌。“陶若,你竟敢坏我好事,我定不会放过你!还有将军府,我要让你们都付出代价!”他低声咆哮着,脸上的表情扭曲而狰狞。
他开始思索着如何在被彻查前做最后的挣扎,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但他仍不愿放弃。他在心中谋划着一个更为疯狂的计划,准备给陶若和将军府致命一击。
陶若和将军府能否彻底摆脱危机?李夫人兄长又会做出怎样疯狂的举动?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燕朝的局势,也因为这场朝堂风波,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喜欢重光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光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