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先放在一边,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把竹筒里蔫掉的旧花换掉,将新鲜的野花插进去。
换完花,大家开始各自忙碌。
孟老大去灶房烧水,趁着天色早赶紧把豆角处理好晒上。
慕知微在院子里四处打量,找合适的地方挂沙袋。
惠娘则是清洗豆角,洗好后接着把刚刚没有切的酸豆角切了。
六狗子和小狗子搬了小凳子坐在堂屋屋檐下读《三字经》,偶尔还会互相考对方刚刚念的几句什么意思。
孟老大从灶房出来,没一会儿,就跟慕知微就定了主意,把沙袋挂在堂屋门口的屋檐下,横梁结实,还能挡点雨,练拳也方便。
两人搬来梯子,又喊来六狗子和小狗子帮忙试高度 —— 既要让孩子们够得着,又不能太矮影响出拳。
调了好几次,终于把沙袋稳稳固定在横梁上。
这边刚忙完,惠娘也切好了酸豆角,她把菜板收好,去河边洗衣服。
孟老大把艾叶,五指毛桃放到围墙上晒。
水烧开了,慕知微跟孟老大一起把豆角拿去灶房过水。
先往水里加小半勺盐保持豆角的色泽,少量的豆角下锅,按到开水里,煮上两分钟,等豆角失去硬挺感,稍微有些韧性就出锅放入干净的凉水里降温。
父女俩合作,很快将所有豆角过完水,饶是这样,出了灶房也是大汗淋漓。
孟老大让慕知微去休息乘凉,他去晾豆角,慕知微确实累,便没有推辞。
晾豆角很简单,几根细的竹竿搭在围墙和鸡窝边缘,将豆角搭上去。
慕知微坐在堂屋前的台阶上觉得全身酸软无力,默默给自己把了个脉。
身体就一个字能形容:虚!
加上余毒,简直雪上加霜!
孟老大忙完,想起女儿说要买罐子,便转头问慕知微:“荞妹,咱们啥时候去买罐子?”
慕知微下意识追问:“要走多久?”
“快的话半个时辰就到了。”
慕知微感觉更累了。
昨天才走去镇上,今天真不想走了。
酸豆角最少也要泡五天,14天后亚硝酸盐会降到最低,此时食用最安全。
罐子早一天晚一天买没差,慕知微便对着孟老大道:“爹,过两天再去吧。昨天走了太多路,今天腿还酸着,等歇透了再去也不迟。”
“那歇好了再去。”
孟老大点头应下,又想起午饭的事,接着问,“那今天晌午,咱们是还买大骨熬汤,还是买块肉做肉羹?”
一提到肉羹,慕知微就想起之前想加的山药,可连去镇上买罐子都嫌累,更别提上山找食材了,便干脆道:“爹,买一块后腿肉做肉羹吧。”
“好,我这就去买。” 孟老大拿起钱袋揣进怀里,转身快步出了门。
慕知微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外,突然觉得无所事事。
想回屋躺会儿,又觉得大好的日头浪费了可惜。
要是有个躺椅就好了,能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歇着,还能看着弟弟们读书,两不耽误。
等爹回来,问问他会不会做。
六狗子和小狗子刚好读完一遍《三字经》,慕知微随口挑了两句考他们:“‘养不教,父之过’,后面两句是什么?”
“教不严,师之惰!” 小哥俩几乎是齐声背了出来,没半点卡顿。
慕知微又问:“那‘三才者’,指的是哪三才?”
“天、地、人!” 这次小狗子快了半拍,六狗子也紧跟着答出,一个字都没差。
慕知微又随便挑了几句稍难的,小哥俩也都麻利地接了上来,显然是把内容记扎实了。
她笑着提议:“要是你们能把《三字经》全文背下来,咱们接下来就开始学《千字文》,怎么样?”
小哥俩立刻用力点头。
特别是六狗子,昨天就拿着《千字文》认过字形,早就盼着学新内容了;反观小狗子,小脸没半点笑意,他先认完三字经的字,却还没看过千字文,被哥哥抢先一步了,不开心。
慕知微见他这副小模样,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颊,二十斤的小孩,19斤的好胜心,也不知道怎么生的。
小狗子不但没躲,还蹭了蹭慕知微的手:“大姐姐,快教我们学千字文吧!”
“咱们先来定个时间表吧,这样每天什么时候做什么就清清楚楚了。” 慕知微提议道。
“时间表?” 小哥俩对视一眼,眼里满是好奇,齐齐看向她。
慕知微转身去堂屋把笔墨纸砚都拿出来。
见兄弟俩盯着笔墨跃跃欲试,便把东西放到院子里的饭桌上。
先教小哥俩怎么坐,又教他们笔墨纸砚该怎么摆,还伸手帮他们调整坐姿,直到姿势正确才开口叮嘱。
“这些习惯得慢慢养,现在先知道个样子。记住,体态和仪容,言行举止藏着一个人的气质,任何时候都不要弯腰驼背含胸。”
小哥俩用力点头,齐声表示记住了。
慕知微接着教他们怎么磨墨:“磨墨要顺时针转,力道要匀,别太用力把墨条磨断了。”
六狗子和小狗子学得认真,小手握着墨条,慢慢转着圈,虽然磨得慢,却也像模像样。
慕知微见他们入了门,便自己提笔沾了水,在桌面上试着写了几个字 —— 原身的字是娟秀的簪花小楷,写得极好,可她习惯了写行草,再加上对这里的文字还不算熟,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自己看着都觉得丑。
看来又得重新练字了。
慕知微暗自叹气,这才发现忘记买字帖了。
她翻开《三字经》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字是正楷,笔画和她写的大差不差,倒也能暂时当范本。
扭头就见六狗子和小狗子也学着她的样子,沾了水在饭桌上写字 —— 写的正是《三字经》里的句子。他们还不懂笔画的顺序和组合,却凭着记忆,把字完整地画了出来,虽然歪歪扭扭,却也看得出来写的是什么。
慕知微干脆先不写学习表,转而教他们写 “横、竖、撇、捺” 这些基本笔画,一边写一边念:“横要平,竖要直,撇像刀,捺像脚。” 又拿了竹简过来,把所有笔画都写在上面,让他们能随时看。
“桌子太高,你们跪椅子上写不方便,可以沾水在墙上写,或者在青石板上写。”
喜欢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