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说了,这点路费不用算。”
慕知微见他坚持,便不再推让,又约定好明天拿豆角的时间,算盘先离开了。
三人往回走,到了岔路口,春婶子从这里回家,孟老大和慕知微继续往前走。
刚到去大壮家的岔路,就看到大壮拎着一篮茄子跑了过来,篮子里装得满满当当。
慕知微都看呆了:“大壮,你怎么摘了这么多?”
“一不小心就摘多了。” 大壮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
孟老大接过篮子,慕知微拿出钱要给他,大壮却连连摆手:“不用给钱!这是送给你们吃的!” 说完,转身就跑,很快没了踪影。
慕知微无奈地和孟老大对视一眼,孟老大叹道:“这孩子是个懂感恩的。回去让六狗子送点米粿过去,三个孩子单独过活不容易,咱们不能占他们的便宜。”
慕知微点头。
刚才忙着挑豆角、算账,忘记让他们尝米粿,正好送点过去。
至于老宅的人,她刻意没提;孟老大不知怎么地也没提,然后,就当他们不存在了。
晚上,蒸好的米粿涂上葱油酱,一上桌就赢得全家人的喜欢 —— 软糯的米粿裹着咸香的葱油,一口下去满是滋味。
黑鱼汤更是受欢迎,小狗子和六狗子一口气喝了两大碗,剩下的鱼肉和鱼汤被孟老大、惠娘和慕知微分着吃了,汤都没剩下一滴。
吃饱喝足,孟老大和惠娘一起把第二天要给百香楼的豆角泡上。
天色还没暗,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各自忙活。
六狗子和小狗子铺好纸,一边写字一边消食;
惠娘坐在竹椅上,给慕知微的第二套新衣服缝最后几针,然后接着缝第三套;
孟老大看着慕知微白天削的竹签和竹刀,实在觉得粗糙,便拿过柴刀,一点点打磨起来;
慕知微也在练字 —— 两个弟弟学习这么用功,她这个当姐姐的不好意思摆烂,最起码尽快把字练好看,不然教他们的时候实在拿不出手。
默完一页《三字经》,慕知微放下笔,端详着纸上的字:前面大半部分依旧凌乱虚浮,没什么章法,最后几个字才算有了点模样,可离她喜欢的狂草、甚至原身擅长的簪花小楷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看来这字还得好好练啊!”
她轻叹一声,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 嘴巴里淡淡的,突然想喝茶、想喝酸甜的饮料。
这么热的天,要是有酸梅汤、八宝茶就好了,等下次去县城,一定要配材料回来自己煮。
没钱的时候,喝凉白开都觉得甜,现在稍微有点钱,就觉得凉白开没味道了。
慕知微摇摇头,由俭入奢,果然容易。
又喝了口水,看到两个弟弟已经写了三页大字,抬头看看天,怎么还没黑啊!
犹豫了一下,还是重新铺了张纸,蘸上墨,继续练字。
惠娘和孟老大坐在东屋门口,把女儿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相视一笑。
终于天黑了,慕知微率先停下笔去洗澡,回来坐了没一刻钟,就开始打哈欠。
这段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体早就形成了生物钟。
她跟父母打了招呼,领着两个弟弟回屋睡觉,先讲了两个寓言故事把六狗子哄睡,又讲了个破案故事,讲完的下一秒就困得睡了过去 —— 她没发现,身边的小狗子还睁着眼,在黑暗里默默回味着故事。
自第一晚后,小狗子就没再半夜痛醒过,也没哭过,慕知微以为是自己会带孩子,家里其他人也这么想,没人多想。
一夜无梦,慕知微醒来时,只觉得全身轻松 —— 明明昨天还赶了路、搬了东西,今天却一点疲惫感都没有。
她忍不住给自己把了把脉,余毒还在,身体依旧虚,可今天没了那股疲惫的乏力感。
昨天的黑鱼汤这么管用?
心里嘀咕着,决定今天再熬一次鱼汤试试。
身边的两个弟弟还在呼呼大睡,慕知微放轻动作起身,推开房门 —— 院子里安安静静的,她竟然是家里起得最早的。
伸了个懒腰,洗漱完,神清气爽地走向小灶——做早饭。
昨天蒸的三大盘米粿,吃了一盘,送了一盘给大壮和谷子家,还剩下一盘。
放了一夜,米粿更紧实了,手指按上去,弹性十足。
慕知微坐在院子的石桌上,用打磨好的竹片刀,把米粿慢条斯理地切成薄片;又去仓房拿了个鸡蛋,打到碗里加了点盐,搅散备用。
小灶引了火,锅里加了点油,爆香蒜头,加水。
“滋啦” 一声,香味瞬间在院子里散开。
加了半锅水,盖锅盖前,想起昨晚烧茄子剩下的油渣,又去灶房拿了一小把丢进去,一起煮着。
等水开的间隙,慕知微走到菜地边的空地上,打了一段太极 —— 纯粹活动手脚,不敢练气,怕加速体内余毒的蔓延。
打完太极,身上微微出汗,手脚都热乎了,浑身舒畅。
锅里的水开了,蒸汽从锅盖缝隙里冒出来。
慕知微揭开锅盖,先舀了一勺葱油酱进去,汤顿时染上了酱色,香味更浓了,把切好的米粿片一片一片拨进锅里,等汤再次沸腾,把打散的鸡蛋倒进去,用筷子搅出蛋花,调味,可以吃了。
把竹筒圈放到桌子上,把小锅端上去,又把昨天发酵的淘米水连着罐子放到灶上,切了几片生姜放进去,一起煮着,下午洗头发用。
闲着没事,慕知微又去灶房把碗筷、勺子都摆到石桌上,顺便看了眼昨晚泡的豆角 —— 泡得正好,颜色鲜亮。
一切准备就绪,闲着没事干,她拿出纸笔练字。
孟老大和惠娘是被香味叫醒的,一开始还以为是做梦,等走出屋一看,就见女儿端坐在桌边,垂眸练字;旁边的桌上,小锅冒着热气,小灶上还煮着东西。
夫妻俩走近了,看到小锅里是米粿汤,才想起慕知微昨晚提过今早吃这个,没想到她起这么早。
惠娘:“荞妹怎么起这么早?”
慕知微听到声音,才抬头发现他们:“爹娘,早。”
她下意识打了招呼才解释:“我起来才发现今天我是家里起得最早的。”
喜欢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